内容推荐 德语文学以诗歌和“Novelle”(即中短篇小说)著称于世。著名的德语作家大都写过一些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德语国家的中短篇小说,其中特别是以一时一事为题材的短篇,具备以小见大的优点。它们像生命力旺盛的山花野草一般,在德语国家的土地上到处生长出来,发育得多彩多姿。霍夫曼等浪漫派作家的小说,散发着神秘的“兰花”的幽香;高特赫尔夫等瑞士小说家的作品,充溢着阿尔卑斯山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生长在北海之滨的施笃姆的小说始终像笼上了一层轻雾似的,弥漫着凄清柔美的诗意…… 本书选译了歌德、海涅、茨威格、卡夫卡等德语文学大家的名篇佳作。本书书名来源于《创世记》的一个故事。故事讲了人类的祖先挪亚在地球上洪水开始消退的时候放鸽子出方舟去打探消息,但等他放出第三只鸽子后,这只鸽子却再也未回归,再也无消息。作者借此寓言对帝国主义的世界大战进行了谴责,对人类命运表达了深重忧虑。 作者简介 卡夫卡(Kafka,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同梵高一样,卡夫卡是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出了大名的人。他的一生并没有什么传奇经历,按部就班地上学和工作,只是挤出晚上睡觉的时间写作。 他生前只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弥留之际嘱托好友焚毁所有手稿。而友人惜才,并未遵守诺言,将他的作品整理出版,引发了世界文坛的大震动。其中又以长篇小说《城堡》《审判》,中篇小说《变形记》,短篇小说《判决》《饥饿艺术家》等为世人讨论最多。爱因斯坦听闻卡夫卡的名声,翻开他的小说后却表示:“这反常得让我看不下去,人类的大脑还没有这么复杂。” 文学对于卡夫卡从不是谋生手段,也不是兴趣爱好,诚如他自己所说:“我不是对文学感兴趣,而是我本身就由文学构成,我不是别的什么,也不可能是别的什么。” 目录 译序 Novelle——“好看的”德语文学 一对奇怪的小邻居 《莱茵家庭之友》的“小宝盒”(选译) 烧炭党人和我的耳朵 夜宿猎户家 年轻的英国人 穷乐师 怪女仆艾尔齐 帕格尼尼 灯怨 燕语 普劳图斯在修女院中 安妮娜 有遗产的舅舅 格莉琴 芙尔薇娅 小园中 老人们 第三只鸽子的传说 法律门前 猎人格拉胡斯 序言 《杨武能译德语文学经 典》 王蒙 熟知杨武能的同行专家 称誉他为学者、作家、翻译 家“三位一体”,眼前这二十 多卷《杨武能译德语文学经 典》收德语文学经典翻译, 足以成为这一评价实实在在 的证明。身为大学教授和博 士生导师的杨武能,尽管他 本人早就主张翻译家同时应 该是学者和作家,并且身体 力行,长期以来确实是研究 、创作和翻译相得益彰,却 仍然首先自视为一名文学翻 译工作者,感到自豪的也主 要是他的译作数十年来一直 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出版界的 重视。搞文学工作的人一生 能出版皇皇二十多卷的著作 已属不多,翻译家能出二十 多卷的个人文集在中国更是 破天荒的事。首先就因为这 件事意义非凡,我几经考虑 权衡,同意替这套翻译家的 文集作序。 至于杨教授为数众多的 译著何以长久而广泛地受到 喜爱和重视,专家和读者多 有评说,无须我再发议论了 。我只想讲自己也曾经做过 些翻译,深知译事之难之苦 ,因此对翻译家始终心怀同 情和敬意。 还得说说我与杨教授个 人之间的交往或者讲情缘, 它是我写这篇序的又一个原 因,实际上还是更直接和具 体的原因。 1980年,我奉中国作家 协会指派,全程陪同一个德 国作家访问团,其时还在中 国社会科学院跟冯至先生念 研究生的杨武能正好被借调 来当翻译。可能这是访问我 国的第一个联邦德国作家代 表团吧,所以受到了格外的 重视。周扬、夏衍、巴金、 曹禺等先后出面接待,我和 当时的小杨则陪着一帮德国 作家访问、交流、观光,从 北京到上海,从上海到杭州 ;到了杭州,记得是住在毛 主席下榻过的花家山宾馆里 。 一路上,中德两国作家 的交流内容广泛、深入,小 杨翻译则不只称职,而且可 以说出色,给德国作家和我 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和他 当时都还年轻,十多天下来 接触和交谈不少,彼此便有 所了解。后来尽管难得见面 ,却通过几次信,偶尔还互 赠著作,也就是仍然彼此关 注,始终未断联系。比如我 就注意到他一度担任四川外 语学院的副院长,在任期间 发起和主持了我国外语界的 第一次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 ;知道他因为对中德文化交 流贡献卓著,获得过德国国 家功勋奖章和歌德金质奖章 等奖励;知道他前些年在广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杨 武能译文集》,成为我国健 在的翻译家出版十卷以上大 型个人译文集的第一人,如 此等等。不妨讲,我有幸见 证了杨武能从一名研究生和 小字辈成长为著名译家、学 者、教授和博导的漫长过程 。 杨教授说,像我这么对 他知根知底且尚能提笔为文 的“前辈”,可惜已经不多, 所以一定要把为文集写序的 重任托付给我。我呢,勉为 其难,却不能负其所托,为 了那数十年前我们还算年轻 的时候结下的珍贵情谊! 导语 德语中短篇小说的作者们大多是讲故事的能手。他们的作品都结构严谨、富于传奇色彩和戏剧性,既思想深邃又充满幽默感和画意诗情,能使人读得津津有味,从中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所有这二十篇作品汇集起来,便构成一幅长长的、生动的历史画卷。读完全书,我们对德语国家在此期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会得到一个形象的、感性的认识。 精彩页 一对奇怪的小邻居 [德]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封·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年),德国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他不仅以伟大的诗剧《浮士德》以及许多优秀的长篇小说和抒情诗丰富了德国和世界文学的宝库,而且也创作过一些中短篇小说,为这种源于意大利、被称为“Novelle”的体裁在德国的产生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他1795年模仿薄伽丘的《十日谈》写成的《德国流亡者讲的故事》,是德语文学史上第一组有影响的中短篇小说。 《一对奇怪的小邻居》摘自歌德著名的长篇小说《亲和力》,但内容独立、完整,情节集中、明朗,也富有传奇性。写性格看似相异的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亲和力”现象,同样不乏哲理智慧。 两个小邻居,一男一女,都出身大户人家,年龄也相当,很可能有朝一日结成一对儿好夫妻。两人在一块儿渐渐长大起来,双方的家长都为日后的结合而满心欢喜。谁知道,没过多久,做父母的便发现自己的希望看来要落空了,因为在两个可爱的小人儿之间,产生了某种特殊的敌意。也许是两人的天性太接近了吧。他俩都有着内向的性格,意志倔强而自信,各自都受着小伙伴的喜爱和尊敬。对待其他人,他们总是和和气气,温柔可爱;可只要两个碰到一块儿,就老成为对头,老互相捣蛋,互相竞争,说不出来是为了什么目的,却又老是这么争来斗去,因此谁对谁都没好气儿,恰似一对天生的冤家。 这种奇怪的关系,在做游戏时就已表现出来,随着年龄增加而越来越严重。记得有一回,孩子们玩打仗游戏,分成了敌对的双方,倔强勇敢的小姑娘当一方的首领,向另一方发起了猛烈无情的攻击,眼看另一方已给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若不是她那小对头一个人奋力抵抗,反败为胜,最后解除了敌人武装,并使她成了俘虏的话。可就这样,她仍拼命挣扎,使他不得不解下自己的绸围巾来反缚住她的手,既保护自己的眼睛不被她抓着,也免得他的俘虏受到伤害。 然而,这却使小姑娘永远也不能原谅他,是的,她甚至做出各种努力,想要给他伤害。双方父母注意到了这种反常的情绪,便商量决定把两个小冤家分开,就此打消了那个美好的希望。 男孩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里,立刻显得出类拔萃,门门功课都一学便会。根据保护人的意愿和他自身的爱好,他成了一名军人。无论去到哪儿,他都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敬重。他那落落大方的风度,似乎使与他相处的人无不感到心情舒畅、愉快。离开了大自然安排给他的那个唯一的仇敌,他心里觉得非常幸福,虽说并不清楚知道原因在哪里。 小女孩却相反,对情况的改变颇觉突然。她年岁大了,受的教育也有所增长,内心渐渐萌生出来某种新的情绪,过去常和一般男孩玩的那种激烈游戏也不再参加了。总之,她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在她的周围,似乎再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她去仇视,更别提有什么人能使她觉得可爱了。 这当儿,来了一位年轻人,年龄比她过去那个邻居和对头稍长一些,颇有地位、钱财和权势,是社交场中的风头人物,女士们崇拜的偶像,可对她却一片痴情。有生以来,姑娘这是第一次受到一个男朋友,一个情人,一个奴仆的侍奉。年轻人撇开那许多年纪比她大、教养比她高、容貌更娇艳、要求也更多的女人而单单钟情于她,使她心中很得意。他对姑娘既一往情深,又不冒昧唐突。在她每次遇到这样那样的讨厌事儿时,他总是忠心耿耿,挺身相助。他虽已明白地向姑娘的父母提出求婚,却又只是满怀希望地安安静静等着,他说:姑娘还很年轻。——所有这一切,都使姑娘对他产生好感,加之习惯成自然,他与她经常待在一块儿,一来二去,他俩的结合便被大伙儿看成了心照不宣的事。别人常常称她为年轻人的未婚妻,她久而久之也觉得自己就是了。因此,等到后来她与这个早已被当成她未婚夫的人交换戒指时,她自己也好,其他人也好,谁都想不到对这件事还需要做什么考虑。 订婚后,事情也并未加快发展,双方仍一如既往,快快活活地相处在一起,以便在开始日后的严肃生活之前,尽情享受这春天一般的婚前的光阴。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