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半生孤影鸣凤于飞(于凤至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落花无言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于凤至,1897年生于今吉林省大泉眼村一个富商之家,自幼受良好教育;1916年嫁给张学良,成为少帅夫人,在家乡兴办学校,服务家乡教育事业;1940年因患乳腺癌到美国就医,其间,抚育子女,并凭借经商天赋,在商界投资、开拓,卓有成就。1990年逝世。
于凤至的后半生,经历了与丈夫离婚、与癌症抗争、儿子早逝等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人生种种艰难处境,但她从未向命运屈服,而是凭借坚强的毅力,实现了从癌症患者到生命重生的蜕变,并以高超的情商、智商和财商,白手起家,经商炒股,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属于自己的传奇,以不屈的姿态傲然于历史的舞台。于凤至用自己的方式,尽展巾帼不让须眉的瑰丽人生。本书生动演绎了一个自爱、自强的女性形象和风采。
作者简介
落花无言,本名陈艳,笔名落花无言、花妩妍,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专栏作家,《中国女性》杂志专题写稿人。已出版《灵魂有香气的女人最优雅》《人生看得几清明:苏东坡词传》《半生情缘一世传奇——张爱玲传》等。
目录
第一章 于凤于飞
雏凤来仪
于家有女初长成
欲说还休
第二章 固守与别恋
姻缘姻缘
愿得一心人
琴瑟和谐
持家有道
飞往光亮处
第三章 隐藏的泪
孤枕泪影
清醒中的嬗变
岁月狰狞
心底疮痍
第四章 风起云涌
看不见的界线
南京之行
祸起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五章 陪伴与离别
软禁与陪伴
陌生的美国
一定要活下去
重生
第六章 奔波与憔悴
相见时难
那场轰炸
孩子,孩子
贵人相助
第七章 为母则刚
股市搏杀
命运无常
祸从天降
探亲始末
第八章 放手之间,只为成全
奔走呼吁
两地之间
痛读家书
卿本佳人,奈何情深
第九章 浮生一梦
商界女王
高瞻远瞩
心愿
回忆录
张于凤至
导语
富家千金,少帅夫人。
罹患癌症,浴火重生。
与君一别,遥遥再无重逢日。
经商炒股,大洋彼岸展风姿。
人生海海,起落沉浮。她凭着高超的智慧,以不屈的姿态傲然民国史坛。只是,在爱情面前,半个多世纪的思念和等待,成全的却是另一段不属于她的传奇。
精彩页
优良的学习环境中,她耳濡目染,深受影响——既有超越同龄人的见解力与洞察力,更有纯良的品质、豁达广阔的气度。
雏凤来仪
晚清末年,时局动荡不安,各地起义层出不穷,清政府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
碧水依旧无声无息地流淌,无论岁月怎么变迁,也无论江边船上的旗帜换了多少次,此时的江面上照旧行驶着各种船只。
锣声响起,远处的路上,官轿起伏,渐行渐近,知县照例出巡,热闹的仪仗队照例为其敲锣打鼓开路前行,前呼后拥的气派也一如往常。
一群美丽的女子,悠悠然地从热闹的街市穿过。这些逛街的女子们,有的裹着三寸金莲,有的穿着旗人女子传统的花盆底鞋,她们美丽清秀的容颜,摇曳生姿的体态,吸引着路人纷纷驻足。
新旧交替的时代,火车已不再新鲜。一声刺耳的长鸣中,熙熙攘攘的旅客涌动起来,火车附近并无站台,背包裹的,穿洋装的,着对襟短褂的,种种送别的人,拥在火车车窗附近频频挥手。一阵浓烟吐出,“咣当——咣当——”,火车渐渐启动,在那长蛇似的铁轨旁,有人随着火车奔跑着,直至那条钢铁巨龙越行越远。
日光底下,为生活所迫的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火车站附近,则会在沿途摆摊,贩卖些食物、生活用品,赚取微薄的用以糊口的铜板。
算命先生的摊位边,算命先生戴着西洋眼镜,鼻子下面两撇假胡须,打扮得十分夸张,颇具喜感。风雨中的苦力,却在烈日之下挥汗如雨,偶有歇息,凑在一起卷个纸烟,吞云吐雾。
此时,白山黑水的东北三省,土匪遍地;逃荒、躲避战乱的人们,来的来,去的去。富贵商人与贫困百姓共存,军阀与匪患层出不穷,更多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穷则思变,有识之士必然想到:要过上好日子,必然是要在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番天地。
深夜,吉林省怀德县大泉眼村内,一所宅子依然透着灯光。灯光之下,是一个叫于文斗的男子,此时,他正埋头于灯下,一手拨弄着算盘,一手翻着账本,寂静的屋子,传出拨算盘珠发出的清脆响声。
妻子于钱氏安静地斜倚床畔,她想到自己昨夜做的好梦,心中便欣喜万分,恨不得立刻将这个消息分享给丈夫。
这个男人,她越看越喜欢。虽然丈夫貌不惊人,却浑身充满了能量,有他在,自己的心里便极为安妥。
她亲眼见证着丈夫在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中,通过奋斗,使家业不断扩大,人脉日渐广博。外面战乱纷飞,他们家却能偏安一隅,足见丈夫的能力之大,格局之广。
想到此,她的眉梢又挂上了一抹温柔。
追溯其源,于文斗祖上乃是山东省登州府海阳县司马庄人氏,于家祖辈在乱世中讨生活。
纷飞的炮火,开荒的岁月,无情的自然灾害都没有击退于家祖辈、父辈们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决心,于氏族人经过几代人的耕耘,终于在这片白山黑水之地生存了下来。
也是在这动荡的时代,于家迎来了新的生命——于文斗。
于文斗出生在梨树县蔡家镇大榆树村。他自幼聪明过人,学什么都快。机灵能干的于文斗既跟随父亲下田农耕,学习各种农业知识,又随父亲去市场买卖,习得经商之术。
于文斗长大成人,他不断思索:上辈靠着开垦土地置办下的家业,并不能使家庭兴旺。他清醒地认识到,乱世之中,置地务农,存有隐患,并非安身立命之根本,经商或许更容易闯出一番天地。
沉稳干练的于文斗果断地迈出经商的脚步。凭着过人的胆识,卓越的理财能力,清同治元年(1862年),于文斗在昌图府辽源县(今双辽市城区)开始了经商之路,创业之路。
双辽市城区原称郑家屯,位于吉林省西部、双辽市境域西南部,地处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点。郑家屯自古以来就以“辽河航道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和“东北重镇”而闻名全国。
清嘉庆初年,蒙古东部的阿鲁台·瓦刺被邻近部落打败,酋长奎蒙克斯哈达逃往黑龙江省嫩江避难。同族的达尔罕王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把西辽河两岸划为自己的牧区。同年,温都尔郡王把辽河西岸3公里内划为开放地,允许一部分蒙古人开荒种地。
清嘉庆元年(1796年),温都尔郡王见辽河两岸来往行人越来越多,便派一个蒙古人在郑家屯开设旅店,接待来往客商。这个店主叫正月,汉族人都称他为郑月。也有人说,是一个汉族人郑某在此开店。总之不论店主是蒙古族人,还是汉族人,这个旅店的生意越来越大,人们都尊称店主为郑爷,旅店就叫郑家店。由于郑家店买卖兴隆,许多人家都愿意在旅店附近落户,周围住户逐渐增多,形成一个大聚落,人们就把这里叫郑家屯了。
清同治元年(1862年),温都尔郡王把郑家屯西北10公里、今那木斯蒙古族乡(驻后金力)白市村辟为牲畜市场。次年开始放荒,又有许多汉族人相继来这里安家落户,有的还开设商店、旅店、牛马市,这一带的人口日益增加,村落也多起来,渐渐成为边外西辽河流域物资集散之地。
在温都尔郡王一族中有两个人,一个叫三喇嘛,另一个叫八梅伦,二人为了筹钱抵债,又把郑家屯附近郡王所有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