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体制机制改革与碳达峰碳中和问题研究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赵艾同志关于绿色低碳问题的部分演讲材料、牵头的课题研究成果等,涉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研究,气候投融资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碳达峰目标政策研究,以及推进碳达峰的地方案例等方面。既有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认识,又有理论联系实际对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制度建设、实现路径方面的具体见解和政策建言,很多观点既有理论指导性,又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作者简介
赵艾,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等兼职教授。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曾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司长、西部开发司司长、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兼机关党校校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原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规划组组长、经济社会组组长、新闻发言人,中共重庆市委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经济体制比较、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国际竞争力、党建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各类出版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理论与政策研究文章,编著或参编经济理论研究或政策研究图书多部。
目录
第一章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第一节 改革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推动力
第二节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生态环境高标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生态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是解决“双碳”问题的关键
第四节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
第二章 气候投融资推动产业结构以碳达峰为目标转型升级
第一节 气候投融资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气候投融资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碳达峰目标现状与成效
第三节 问题与挑战
第四节 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
第五节 政策建议
第三章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地方实践(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第一节 苏州工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的做法和成效
第二节 苏州工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国内外可参考借鉴经验
第四节 推动苏州工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改革路径
附录:碳访录|赵艾:实现“双碳”目标关键在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后记
序言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
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对国际
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构建
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
展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
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
碳达峰碳中和。
一、积极推进碳达峰碳
中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
、绿色低碳之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首
先是积极。党的二十大报告
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
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是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高度谋划发展。到2035
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
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
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
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时间
紧、任务重。从国际上看,
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碳排
放已经达峰并进入下降通道
,而我国从发展阶段和发展
进程看,碳排放还处在增长
阶段。我国实现碳达峰只有
7年多一点时间,从碳达峰
目标到碳中和目标之间只有
30年的时间,可以说面临着
非常艰巨的任务。多年来,
我国在实践中积极推进绿色
低碳发展,在节能减排方面
作出巨大努力。特别是党的
十八大以来,我国贯彻新发
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
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着
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
色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两年,“双碳”工作开局良
好,各方面进展好于预期,
但任重道远,必须继续以积
极的认识和实践,毫不动摇
地推进相关工作。“积极”的
重点概括起来在6个方面。
一是积极推动碳达峰碳
中和“1+N”政策体系有关部
署落实。《关于完整准确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
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两个顶层设计文件,明确
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时间
表、路线图、施工图,这是
“1”。“N”是重点领域、重点
行业实施方案及重点支撑保
障方案三个方面。重点领域
包括能源、工业、城乡建设
、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
重点行业包括煤炭、石油天
然气、钢铁、有色金属、石
化化工、建材等;重点支撑
保障包括科技支撑、财政支
持、统计核算、人才培养等
。此外,要加强统筹协调,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
转变,对碳达峰碳中和进行
综合评价和考核。
二是积极推动能源绿色
低碳转型。要立足以煤为主
的基本国情,促进煤炭清洁
高效利用。把促进新能源和
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
的位置,传统能源逐步退出
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
替代基础上,推动新旧能源
有序替代,牢牢守住国家能
源安全底线,有效保障能源
安全。
三是积极推进产业优化
升级。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
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坚决遏
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
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进工
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
化转型。
四是积极推进建筑、交
通等领域低碳转型。积极发
展绿色建筑,推进既有建筑
绿色低碳改造。加大力度推
广节能低碳交通工具,倡导
绿色出行。
五是积极提升生态系统
碳汇能力。坚持“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和修复,科学推进大规模国
土绿化行动。
六是积极推进绿色低碳
科技创新。完善绿色低碳技
术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
技术攻关,鼓励先进适用技
术示范推广。强化“双碳”领
域人才培养,加强专业技能
人才队伍建设。
此外,要积极推进绿色
低碳农业、绿色低碳生活方
式等。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
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关
中国式现代化,事关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事
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
,要毫不动摇、坚持不懈积
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正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
“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
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二、稳妥推进碳达峰碳
中和,必须统筹考虑、有序
进行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
峰碳中和的进程和力度。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
味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
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
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
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
达峰到碳中和,实属不易。
这是一场硬仗,是一项复杂
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能一
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从
国际上看,乌克兰局势加剧
了国际能源市场供需失衡,
部分欧洲国家开始重启煤电
,全球“双碳”进程面临着诸
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
立足客观实际,保持战略定
力,坚持底线思维,科学把
握节奏,循序渐进、久久为
功,规避风险、应对挑战,
统筹考虑碳达峰碳中和所涉
及的方方面面。既要积极,
更要稳妥。总的来讲,要处
理好发展和减排、降碳和安
全、破和立、整体和局部、
短期和中长期等多方面多维
度关系。概括起来,重点处
理好以下三方面关系。
……
一是加强国际合作,充
分融入国际国内两个循环。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
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
不足、经济全球化不确定因
素增多的背景下,解决气候
变化、“双碳”问题,不可能
关起门来进行,必须统筹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4: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