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地处三省的山区、市区和牧区的学校,汉藏两族的校长、教师、家长与学生共读两本书的真实故事。读者通过共读产生了共鸣,形成了教育共识:转变思想,释放人性,育人为人。在共识基础上共创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家长也乐的新教育。在共创过程中共成长,精神境界更上一层楼。 本书可归纳为“五个共”:共读、共鸣、共识、共创、共成长。 本书有两大亮点:一是卓有成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二是小学生和教师、家长一起敞开心扉共论教育。小学生对教育的认知不为后天的知识、经验、权威束缚,不为职称等名利左右,只依靠内心天赋良知直指面向未来的教育。 人的智能不如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如人的智慧。教师不能不知心灵与智慧。本书有助于读懂小学生心灵,为小学生打造一个免于恐惧和痛苦、远离愚昧和抑郁、心灵健康成长、智慧得以释放的课堂软环境。 本书为可爱的小学生和可敬的小学教师树碑立传,小学生是未来,小学教师为未来服务。在本书展示的小学生的大智慧和小学教师的大爱里,能看到我们中国光明的未来。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山西省吉县屯里镇安乐小学读书会纪实 对话 教师读书笔记 家长读书笔记 小学生读书笔记 大学生读书笔记 刘红萍校长三次线上领读 朴实的生活 伟大的同行———刘红萍校长自传 第二部分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家校社协同育人纪实 对话 “爱 说课堂”第一次线下研讨会 五(3)班线下实践活动 “爱 说课堂”第三次线下研讨会 三方共读两本书线上寒假活动 小学生大智慧 “爱 说课堂”线下公开课 惊喜 惊讶 惊叹 西善桥——一座通向善良与智慧的桥 第三部分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格桑花读书会纪实 对话 读书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教师读书笔记 学生读书笔记 读书会表彰大会 第四部分 共谈减负关键 学生的负担从何而来 从来信看负担与减负 唯“三减”能“双减” 第五部分 《教育是什么》读者来信选 第六部分 《课堂的革命》应用案例选 《课堂的革命》和高中英语教学 《课堂的革命》和小学软件教学 《课堂的革命》和社区教育 第七部分 后续的思考 关于三本书 拜访学生更重要,可解“两难”困局 让学生免于恐惧———强国必经之路 启发觉悟是根本 “心灵标准件”与三本书 看图说话 累、游戏、傻 瞄准学生的心,深化考试制度改革 认知和创新 序言 本书是继《课堂的革命》《教育是什么》之后的第 三本书。 2014年2月,《课堂的革命》出版之时,出版社给 书加了个腰封,上面写道:“多一个家长阅读,多一个 幸福成长的孩子;多一个教师阅读,多一批健康成长的 学生;多一个学生阅读,多一个走出迷茫的青年;多一 个人阅读,我们的教育就多一份希望。”出版之后8年 来的事实证明该评价成立。从大学教师到小学教师到家 长,从大学生到中学生到小学生,该书对教育者和受教 育者都有启发作用。同时,该书对我国十分缺乏的软件 人才的培养也极具参考价值。 2014年3月,时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专 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东南大学万遂人教授,在 读了《课堂的革命》后把书推荐给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 医学工程学院的老师,老师们看了赞不绝口。同年6月 ,万教授邀请我参与该院教改实验,我给参与实验的 200多名学生每人发了一本《课堂的革命》。阅读提高 了师生对教育的认知,共读让师生取得了共识,为教改 实验获得成功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学生从“要我学 ”变成“我要学”,学习热情高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任何群体,做任何事,只要认知到位,形成共识,就 能做好。同年9月22日,参与实验的张宇教授在给我的 邮件中写道:“我有一种感觉,你对教育的热情和贡献 ,一定会让创新课程在中国成功、发展。” 2020年4月,《教育是什么》出版时,微信已普及 ,我通过微信发布信息,竟然让地处江苏、山西、青海 三省城乡的数所学校,通过对《课堂的革命》《教育是 什么》两本书的阅读推动了教育进步,出现了教师乐教 、学生乐学、家长也乐的可喜局面,我分别以线上线下 的形式参与其间。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只参与传道,不参与授业。教育部有个三维教学目 标,我只参与第三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第二维 的“方法与过程”,不参与第一维的“知识与技能的教 学”。参与过程涉及的人、事、理汇集起来而成本书。 本书原来只有第一部分的内容,本书的序言都是在 只有第一部分内容时写下的。在编辑第一部分的过程中 ,发生在山西省吉县山区学校里的故事,也出现在江苏 省南京城区和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牧区的学校里,于 是就有了第二和第三部分的内容。 不断增加内容,给编辑工作增添了太多麻烦,我曾 为此向编辑致歉,但编辑大度地说:“你不是在写书, 是在做事,是在不停地做。”编辑的回复,让我想起了 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民进江苏省委专职副主委朱毅民 先生在亲赴南京西善花苑小学调研时说的话:“关于教 育,说的很多,说得好听的也很多,但更重要的是做, 是落地!”很幸运,包括本书的三本书都是在我们中国 学校的大地上做出来的。 2022年8月19日,民进江苏省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 上,在南京召开基础教育改革案例学习研讨会,参会的 有全省各地10所小学的校长和部分教育专家,议题是《 课堂的革命》《教育是什么》两本书的研讨,南京西善 花苑小学在会上分享了共读两本书、创建新教育的经验 。希望这次研讨会成为江苏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起点 。 第一本书《课堂的革命》是脚踏实地的教育实践的 “地书”,第二本书《教育是什么》是仰望星空的教育 理论的“天书”,现在看来,第三本书《教育的觉醒》 是读天地之书而觉醒的“人书”。 《教育是什么》书里原创的三维体系理论和配图值 得在此专门一提。“两论一图”:人类文明进化三段论 ———兽道,王道,人道;思想、教育与制度三位一体 文明体系理论;人类被文化而文明进化路线图。“三论 三图”:三维九方认知体系理论与认知体系图;三维九 方课堂软环境理论与软环境图;三维九方德育体系理论 与德育体系图。大道至简,人类文明进化三段论,有助 于认知人类文明进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三维文明体 系理论,有助于认知一个文明人群体的昨天、今天和明 天。外认知世界大势、内认知民族自身,至关重要。三 个“三维九方”论,有助于分别从人的认知行为本身、 软环境和德育三个角度认知新旧两种教育。三生万物, 真期待“三”生万紫千红新教育、万千气象新时代。 多年以来,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读者对书的反应 提示:三本书是“悟道”读物,同读者的知识或年龄关 系不大,和心灵敏感程度相关。家长不妨给孩子阅读三 本书,根据孩子的反应来判断孩子的心灵是否已被应试 教育磨钝。人与机器人的不同就在于人有一颗敏感的、 能够被教化的心,心灵迟钝可悲也可怕。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 生代表座谈时讲话指出:“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 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 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 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 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 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 ’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 导语 这是一本基于真人真事真感情的教育纪实之书。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不同地区的人群热切关注教育的眼神,包括东部的江苏的城市学校、中部的山西的山区学校、西部的青海的牧区学校等等;我们听到不同身份的人群热烈讨论教育的声音,包括教育局长、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等。在不同教育环境下,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思考各有不同,朴素的分享中闪现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这本书不是在封闭的书斋里写出来的,而是在广阔的教育实践中与众人一起“做”出来的,它讲真事、说真话,朴素、真实、原汁原味,以深入的思考启发人,以真诚的力量打动人。 学生是教育服务的“客户”,谈教育,怎能不请学生参与?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让小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之一加入阅读和讨论,孩子们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但他们的读书思考和大胆表达,既有趣又惊人。 这本书将最多的篇幅给了山西安乐小学读书会,来自这所山西临汾大山深处的乡村小学的教师、家长、学生的对话、笔记,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乡村教师和家长对教育的“觉醒”。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这本书里也蕴藏了一些对振兴乡村教育的方向和方法的思考。 书评(媒体评论) 真事善良美好,真理鲜明通透。传递给大众强 烈的教育自信。 ——民进江苏省委专职副主委,朱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