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日本海军在1887—1941年间各个阶段的发展,涵盖了日本海军从开始建立正规海军到策划对美英等国发动战争这一历史时期的战略变化、战术演进及技术装备更新的具体历程,并对这些战略、战术和技术出现的背景及它们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参考了来自西方与日本的大量史料,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回顾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五十余年中关于海军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并特别指出了日本海军关于现代战争的错误认识以及它在战备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日本海军战略战术与科技(1887-1941) |
分类 | |
作者 | (英)戴维·C.埃文斯//马克·R.皮蒂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日本海军在1887—1941年间各个阶段的发展,涵盖了日本海军从开始建立正规海军到策划对美英等国发动战争这一历史时期的战略变化、战术演进及技术装备更新的具体历程,并对这些战略、战术和技术出现的背景及它们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参考了来自西方与日本的大量史料,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回顾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五十余年中关于海军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并特别指出了日本海军关于现代战争的错误认识以及它在战备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目录 鸣谢 绪言 第一章 创建一支现代海军:1868—1894年 第二章 首战告捷:日本海军战术的演进和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第三章 整军备战:1895—1904年间日本海军的技术和作战条令 第四章 苦尽甘来:日本海军和日俄战争,1904—1905年 第五章 佐藤铁太郎:日本海军战略的矛盾性,1908—1911年 第六章 向“八八舰队”迈进:1905—1922年间日本海军的扩充计划 第七章 “以少胜多”:条约时代到第一次伦敦海军会议时的日本海军,1923—1930年 第八章 “在敌射程外攻击敌人”:第一次伦敦海军会议到条约时代结束时的日本海军,1930—1936年 第九章 空中打击:1920—1941年间的日本海军航空兵 第十章 船坞之战:1937—1941年间的日本海军舰艇建造情况 第十一章 舰队背后:1937—1941年间日本海军的后勤辅助 第十二章 性能参差不齐的武器:1937—1941年间日本海军的潜艇战、反潜战和两栖战能力 第十三章 豪赌:1937—1941年间的日本海军战争计划 第十四章 尾声:对日本海军胜败的反思 附录:旧日本海军著名海军军官生平简介 注释 参考文献 序言 绪言 “Kaigun”一词在日语里的意思是“海军”。但对老 一辈日本人来说,该词的英文翻译几乎无法概括旧日本海军 和弱小的日本海上自卫队之间的巨大差异。前者在1941年 12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而后者在今天只是在配合美国海 军保卫日本本土海域时尽一点绵薄之力。 首先,旧日本海军是一支强大的战斗部队。在太平洋 战争爆发时,它包含10艘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38艘重 型/轻型巡洋舰、112艘驱逐舰、65艘潜艇和许多小型辅助 舰艇。当时,日本的海军航空兵实力不可小觑——它的战斗 机和中型轰炸机位列世界先进水平,它的飞行员毫无疑问是 受过良好训练且经验丰富的。看看战间期北太平洋上日本战 列舰列队演习的盛况,看看12月7日早晨成群结队的战斗机 和攻击机腾空而起,飞离6艘航空母舰的甲板,再看看太平 洋战争早期停泊在特鲁克环礁湖的庞然大物——“大和”号 ,这些想必都是现代海军史上的宏伟景观。日本的海上力量 将不再具有让人印象如此深刻的视觉冲击力。 而且,和现在的日本海上自卫队不同的是,战前的日 本海军是具有“帝国”性质的部队。它的帝国性首先体现在 它与日本天皇的联系,天皇本人在日本历史传统中的崇高地 位使日本海军在公众心目中颇具威望,也给了它一道世界其 他国家战斗部队鲜有的神秘光环。它的帝国性质还体现在它 守卫着一个庞大帝国。虽然日本本土那些岛屿的海岸线标明 了帝国的初始边界,但到一战结束后,日本帝国的边界已经 扩展,台湾岛、朝鲜半岛、库页岛的南半部分、辽东半岛、 密克罗尼西亚中广泛分布的岛屿领地以及中国沿海沿江被割 让的许多领土都囊括其中。在建立这个帝国的过程中,日本 海军是关键因素。 旧日本海军也是日本崛起为世界强国的标志。1868年 ,当日本摆脱封建孤立的状态、加入西化国家行列时,它在 世界上毫无影响力。短短几年里,日本付出巨大努力,获得 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不到30年时间里,它 已经成为亚洲的一个大国;在不到40年时间里,它就成为 一个世界强国;而在不到70年时间里,它已经奋起与工业 强国美国进行对抗。在日本帝国快速崛起的历程中,旧日本 海军起了主要作用。它在美国内战后不久成立,因而和“新 式美国海军”差不多同时诞生。不过,旧日本海军没有美国 海军所具有的海军传统、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后盾。在不到 40年的时间里,日本海军已经位居世界第五;而到了1920 年,日本海军的实力显然达到了世界第三。又过了20年, 它准备挑战美国海军,并在接下来的三年半时间里与美国的 海军部队进行了对抗。这是巨大的成就。 因此,旧日本海军首先是——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成 为”——日本向海外进行力量投射的工具。海军和陆军一道 使日本的影响力在有限的正式帝国疆域(1922年建立,并 被西方帝国和国际社会承认的范围)之外急剧上升。尤其值 得一提的是,日本海军还助力日本帝国随后在亚洲的扩张。 这一不断扩大的版图预示着日本要吞并中国和西方在东南亚 的殖民地,继而使它和西方列强产生了冲突。 但对美国和日本来说,日本海军更重要的一面是它的 战败。事实上,美国不仅击败了它,而且还将其消灭。对老 一辈美国人(尤其是那些曾与日本海军作战的人)来说,击 败日本海军是他们感到非常满足和自豪的原因。对老一辈日 本人(尤其是那些曾在日本海军服役的人)来说,日本海军 的战败却恰恰是其屈辱和令人痛惜的根源。而对美日双方研 究日本海军的学者来说,它的失败正是评价它的实力、作战 表现乃至胜利时不可回避的事实。 所以,在写作本书的时候,我们努力注意两点:作为 现代海军强国的日本帝国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但其海军 后来也败在一个危险的敌人手上。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解释 日本海军胜败的根本原因,我们选取的角度是战略、战术和 技术,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逐步演进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在 这个关系内,我们力图理解日本海军所面对的首要战略问题 ,塑造其战术的国内外综合影响以及它如何获取技术和有形 资产。我们在不同的地方讨论了日本海军中与我们3个主题 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个方面——举几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比如情报、人员训练、后勤和海军燃料。同样重要的是, 我们还试图解释日本海军如何思考战争和如何为战争做准备 。 显而易见,我们对这些问题的重视清楚地表明我们打 算写的远不是一部完整的日本海军历史。写这样一部历史, 尤其要对以下几个领域进行详细的研究:海军的行政架构, 日本海军力量的经济基础(包括日本海军的预算及合同), 海军与文官政府的关系,对国内政治的介入(发生在20世 纪30年代,带来了危害,有时甚至充满了暴力),日本海 军各级官兵的教育和训练,日本海军在塑造日本外交政策中 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它在早期军控中的勉强参与。这些都是值 得探究的重要主题,而且有些已经有了高质量的专题著作。 但对我们的写作目的来说,它们都偏离了本书的主题。 我们还需要对本书的研 后记 编辑推荐 【聚焦不为人熟知的日本海军“空白期”】 太平洋战争中的海空大战很容易将人们的目光吸引过 去,可这场战争十几年甚至半个世纪前的历史却有着不亚于 这些战斗的重要性。从19 世纪80年代日本海军实现专业化 的尝试,到甲午、日俄战争提供的教训,再到海军条约体系 产生的影响,书中涉及的这些历史片段及其影响,实际上都 与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结局息息相关。 【由浅入深解构日本海军的发展历程】 本书完整讲述了日本海军由弱至强,逐步转变为一支 训练有素的现代化海军的历程,主干内容是战略、战术、科 技的演进过程。作者从每个时间段的历史概述讲起,将观点 与分析逐步展示给读者。书中并未过多引用晦涩难懂的文件 档案的原文,也不会对某个问题进行过分细致的讨论。即使 是不熟悉旧日本海军的读者,也能在本书的引导下,逐步建 立起对日本海军的认识。 【多方史料还原日本海军本来面貌】 作为与日本颇有渊源且熟悉日语的学者,两位作者相 比其他西方学者的优势不言自明,他们参阅并引用了许多日 语文献,其中既有日本官修史书《战史丛书》,也有诸如《 昭和造船史》《日本海军航空史》这样的权威著作。同时, 两位作者又不必像日本学者一样受到其文化传统、道德观念 的束缚,可以更客观冷静地评价日本海军发展过程中的得失 与成败。 【解答对日本海军生死攸关的重要问题】 日本海军为对美战争准备了几十年,他们准备得如何 ?建造“大和”级战列舰究竟是否明智?日本海军真的是被 陆军拖入战争的吗?“偷袭珍珠港”的构想是否来自一本小 说?日本海军真的指望靠“偷袭珍珠港”打赢战争吗?日本 海军为什么迟迟没有发展出可靠的雷达?为什么日本潜艇几 乎没有发挥作用?为什么日本海军对商船护航和密码保护漠 不关心?对这些长久萦绕在人们心头的问题,作者将给出他 们的答案。 【关于日本海军发展历程的独到见解】 作者详细考察了日本海军在战略、战术与技术演进过 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他们结合当时的背景综合分析了这些成 功与失败,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 者还注意到少数旧日本海军军官发表的有价值,却在当时不 被接纳的观点,同样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见解。 这些见解将使读者能够从日本海军的战败中收获更多。 【荒诞而悲哀的日本海军内部纷争】 日本海军与陆军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广为流传,日本海 军自身也并非铁板一块,同样充斥由各种原因引发的内部倾 轧,甚至不惜以清洗手段排除异己。其中有“条约派”与“ 反条约派”之间的对峙,也有“航空派”向“战舰派”发起 的挑战。既有海军省与军令部之间对政策导向决定权的争夺 ,又有联合舰队与军令部之间对战争计划的尖锐分歧,更有 日本中层军官“下克上”的狂热举动。在与美国海军交手之 前,日本海军内部已是硝烟四起。 书评(媒体评论) 埃文斯和皮蒂精彩地讲述了日美两国是如何为一 场规模宏大的海上战争进行战略规划的。 ——爱德华·S. 米勒 《美国陷阱:橙色计划始末》作者 对未来研究二战前和二战期间日本海军战略和战 术的人们颇有价值——书中论述的许多内容对我和其他 依赖英语资料的人来说都是全新的。 ——约翰·B. 伦德斯特罗姆 《航母舰队司令:弗兰克·杰克·弗莱彻、美国 海军与太平洋战争》作者 一项价值无量的贡献——很难再找到像本书一样 汇集如此之多信息的著作。 ——乔恩·墨田哲郎 马里兰大学历史系教授 皮蒂和埃文斯的研究给我们在海军条令司令部的 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灵感。 ——詹姆斯·约翰·特里顿 美国海军条令司令部前学术顾问 精彩页 虽然日本海军已经着手购置足够强大的战舰,并为夜战编组了合适的战斗群,但是如何恰当地部署这些部队以及与白昼决战相关的夜战进行的时机,从1934年开始一直是军令部激烈辩论的问题。1934年发布的《海战要务令》第五个修订版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突出了夜战。该教范特别强调了驱逐舰(水雷)战队充当夜战主力武器的重要性,并认为在夜战中尽量避免使用主力舰,尽管该文件也含糊地提到了海军战列巡洋舰(很快将成为快速战列舰)在击退敌人的警卫部队和“协助友军巡洋舰和水雷战队前进运动”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1934年的《海战要务令》要求在黄昏发动进攻,然后在能见度允许的情况下用所有部队进行夜战,并以次日早上的大决战为高潮。日本海军甚至严肃讨论过“薄暮决战”(黄昏决战)。但到了1935年,日本的夜战条令变得谨慎多了,对主力舰只的夜袭问题不置可否。 无论如何,到1936年时,日本海军很明显已经不再把夜间作战仅仅看作是一场为决战做准备的小规模遭遇战,而是决战前的一场大规模序战。那一年组建了一支规模更大的新部队——“夜战部队”,它也被称为“前进部队”(先遣部队),与第 二舰队大致相当。该部队还将包含所有夜间战斗群,从而第 一和第 二舰队的所有重巡洋舰战队和水雷战队都用上了,并由快速战列舰队提供支援。夜战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突破美国舰队的防卫圈的外环,使水雷战队能够对敌方战列舰队进行主要的鱼雷攻击。在1936年时,对夜战的这种大体设想成为联合舰队年度演习的一项主要内容,当时新改造的快速战列舰“榛名”号和“雾岛”号已经重新加入了联合舰队。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海军军令部在制定夜间作战条令时,设想了几种可能的情况。读者可以通过其中一种情境了解该条令设置的进攻节奏和阶段划分。首先,日本海军认为日军要夜袭敌军主力有3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其一,日军应在日落前发现敌主力部队;其二,日军部队应距离敌主力60千米(约33英里)以内(这样即使敌人试图撤退,日军也能在午夜前追上它们);其三,日军部队应采取任何手段尽可能与敌人保持接触,必要时甚至可以与之发生不分胜负的小规模战斗,以确定其航向和航速。 一旦发现敌人,日军就要停止使用搜索队形,而日军夜战部队指挥官将立即命令所有部队进入预定的位置进行包围,并避免在实施包围的过程中被敌人的掩护部队发现。一旦指挥官确定所有部队均已就位,他将下令鱼雷巡洋舰和除第四战队以外的所有巡洋舰战队进行远距离隐蔽鱼雷射击。130枚几乎不带任何航迹的鱼雷被交错射出,此时向敌人疾驰而去。收到所有部队的射击报告后,指挥官便命令:“拉近距离,准备进攻。”为了防止美国人改变航向,第四巡洋舰战队将分成实力相等的两部分,移动到位置居于末尾的那些敌舰(被日军探照灯和照明弹一直照亮着)的斜后方两侧。随着“全军突击”的命令下达,夜战部队将协同作战,在报告敌军动向的飞机、敌军主力舰上空的降落伞照明弹以及被投放在敌舰航向前方的浮动信号弹的指引下,展开大规模进攻。在“全军突击”令被下达的几分钟内,先前发射的大批鱼雷现在会从两个方向聚拢,并开始发生爆炸,对敌舰船体造成破坏。军令部估计鱼雷的命中率为百分之十五,所以他们坚信20枚左右的鱼雷可以击中军舰的要害,至少10艘处于敌舰队内环的舰艇会被摧毁或受伤。包括第四战队在内的重型巡洋舰,连同快速战列舰此时将向前猛冲,冲进美舰队防卫圈的内环,即使冒牺牲自己的风险也要不遗余力地确保水雷战队的成功。作战的结束阶段,也就是夜间交战的关键时刻,将是水雷战队的攻击(理想情况下将由所有的驱逐舰部队协同实施)。这种攻击将由轻型巡洋舰率领的驱逐舰以传统的“迫近致命攻击”的方式进行,水雷战队会以2000米作为瞄准和射击的标准距离。在起初的攻击之后,水雷战队旗舰将集合正在重新装填的驱逐舰,以发动连续的攻击,直到所有的驱逐舰鱼雷消耗殆尽。 前文所述的整个夜间作战,从初始部署包围阵型到水雷战队作战结束,预计需要3个小时。但军令部也认识到,具体情况可能会大大地改变作战的顺序或时机。虽然在军令部的计划中,这是一场在夜战指挥官严格控制下策划的进攻作战,但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军令部希望舰队下属各舰艇指挥官充分利用战斗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稍纵即逝的机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