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2004年到2015年的A股非公有制上市企业为样本,同时采用OLS回归模型和两阶段回归模型(2SLS),分别检验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对企业高管—职工薪酬差距、超额雇员和企业捐赠等治理决策的影响。 作者简介 郑登津,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曾在新加坡管理大学交流访问。在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管理世界》《会计研究》《南开管理评论》《审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曾两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魏杰优秀经济学论文奖、小林实中国经济研究奖、第十五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优秀论文奖等奖励。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动机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嵌入理论及社会网络理论文献综述 2.2 公司治理及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2.3 政府干预及政治关联文献综述 2.4 政党及党组织文献综述 第3章 制度背景和理论分析 3.1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公司治理:制度背景分析 3.2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公司治理:核心理论基础 3.3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公司治理:核心分析框架与作用机理分析 3.4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公司治理:实证分析框架 第4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影响力的衡量方式 4.2 数据来源 4.3 描述性统计 第5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与高管-职工薪酬差距 5.1 概述 5.2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说 5.3 研究设计 5.4 实证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与超额雇员 6.1 概述 6.2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说 6.3 研究设计 6.4 实证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与企业捐赠 7.1 概述 7.2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说 7.3 研究设计 7.4 实证结果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贡献和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举例 附录B 2SLS模型第一阶段的回归结果 附录C 估计超额雇员模型的回归结果 附录D PSM配对模型的回归结果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