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供求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等为指导,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阐释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主体结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等相关基础性问题,提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城乡模式,即社会力量嵌入型、社会力量瞄准型和社会力量偏好型三种城市模式,以及社会力量缺失型和社会力量被动型两种农村模式。在此基础上,本书针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机制构建和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可为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探讨积极可行的惠老政策、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简介 韩烨,1988年3月生于吉林长春。201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获管理学(社会保障专业)博士学位。 现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讲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养老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养老服务与养老产业研究、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合作治理研究等;已在《社会科学战线》《当代经济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两项、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一项。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总体思路与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回看理论:变迁、发展与应用 一 相关理论的发展变迁 二 理论核心内容与研究契合度 第三章 思路解读: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分析框架 一 核心概念阐释 二 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主体结构 三 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动力机制 四 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运行机制 五 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模式构建 第四章 历史沿革: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发展演变 一 1949~1978年:以救助供养为核心内容的国家供给阶段 二 1979~1999年:社会化养老服务初现的多元主体供给探索阶段 三 2000~2012年:老龄化社会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供给的阶段 四 2013年至今: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向高质量供给转型阶段 第五章 现状摸底:老年人基本状况及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养老服务供给状况 一 老年人社会人口学特征 二 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特征 三 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及特征 四 养老服务供需区域差异及特征 五 对调研结果的进一步反思 第六章 深度反思: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养老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一 样本与数据 二 研究假设 三 实证分析 四 实证结果的反思 第七章 不容忽视: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养老服务供给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一 案例选择与资料获取 二 社会力量嵌入型机构及其运营困境 三 社会力量瞄准型机构及其运营困境 四 社会力量偏好型机构及其运营困境 五 共性问题与异质性表现 第八章 困难重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及面临的阻碍 一 案例选择与资料获取 二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现状——S村和C村个案 三 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面临的困境及其集中体现 第九章 经验借鉴:典型国家及我国部分地区养老服务供给的实践与经验 一 典型国家及我国部分地区养老服务供给实践与研究框架契合度 二 英国养老服务供给实践 三 我国城市养老服务供给实践 四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实践 五 典型国家及我国部分地区养老服务供给的经验 第十章 未来可期: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路径选择 一 顶层设计:统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体系建设 二 积极实践: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城乡养老服务供给的具体路径 第十一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 研究不足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