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老子》五千言,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所以又称《道德经》。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以之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用朴素的辩证思维构建起独特的理论体系。本次以传世的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为底本,校以竹简本、帛书本,广泛吸收、引用前贤及今人之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注释、翻译,以供读者参考。 目录 前言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二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章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七十章 七十一章 七十二章 七十三章 七十四章 七十五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七十八章 七十九章 八十章 八十一章 序言 《老子》(又称《道德 经》),春秋时期老子所作 。因其书分为上下两篇,一 篇为《道经》,一篇为《德 经》,故后人合而称之为《 道德经》。 老子为我国先秦道家学 派的创始人,《老子》一书 也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史料 保存不足,国内外学术界对 其人其书的相关情况及问题 素来争议较大。 (一)关于老子其人 比较可信的资料是司马 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 简略的记载: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 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 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 子。老子曰:“子所言者, 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 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 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a吾闻 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 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 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 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 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 子曰:“鸟,吾知其能飞; 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 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 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 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 ,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 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 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 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 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 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 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 ,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 ,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 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 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 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 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 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 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 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 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 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 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 王印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 ,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 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 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西汉末年署名刘向所写 的《神仙传》中也有一篇《 老子传》,其中记录了当时 传说的有关老子的各种故事 ,但多带神话色彩,恐不足 为据。尤其在道教产生之后 ,将老子奉为教主,将《道 德经》作为道教经典,更进 一步神化老子,编了许多离 奇的故事,就更不可信了。 今之学者有关老子的争 论,集中在《史记·老子列 传》中所写到的三个人,即 老子、老莱子和太史儋。究 竟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谁才是《老子》一书的真正 作者呢? 由于司马迁生活的年代 与老子相距三百多年,在史 料不足的情况下,司马迁的 这篇传记中有的材料显然源 自其民间采访,因而取用了 不同的传闻。不过,老子和 老莱子为两人,一般是不会 混淆的。老子为春秋时期人 ,长期担任周守藏室之史, 而老莱子是位隐者,终身不 仕;老子所著书为上下篇的 《道德经》;老菜子则著书 十五篇。而且《史记·仲尼 弟子列传》中写道:“孔子 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 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 楚老莱子,于郑子产。”可 见他并未将二者混同起来, 只是两人同为春秋时期人, 且都为道家学说传播者,又 都是孔子的老师,所以在此 附上一笔,不能说司马迁搞 不清楚。 至于老子和太史儋的关 系,倒需要认真讨论一下。 由于两人都为周朝史官,且 名字之“聃”、“儋”,古音相 同而字义相通,皆谓其耳朵 长大,兼之传说中老子长寿 ,有的甚至说他就是古代能 活到八百岁的彭祖,所以司 马迁显然在记载这两人时有 所保留,而用了“或曰”、“ 盖”这样的存疑之词,供后 人判断,这反映了司马迁所 持的谨慎态度。但正如许多 学者指出的,战国时期的周 太史儋见秦献公的时间为周 烈王二年(前374),此时 上距孔子卒年(前479) 105年,老子长于孔子,倘 若此时仍在世的话应有两百 余岁,虽说清静无为的老子 长寿,但人的寿命并不可能 活得这么长,因此看来老子 与太史儋应为两个人。倒是 高亨在《老子传笺证》中提 出太史儋可能是“老聃之后” 的说法值得参考。因为先秦 时教育不普及,某一方面的 知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 中,甚至形成家族式的“世 守其职”的状况,因此春秋 时的老子之苗裔复为周太史 ,乃可能之事。至于《史记 》中写到老子出关,“莫知 其所终”的说法,则不合事 实,老子晚年很可能回到故 乡了。因为《庄子》的《天 运》、《天道》篇以及《列 子》一书都写到孔子曾到沛 地向老子问学,而且老子在 那里授徒,当了老师了。至 于他后来的结局,《庄子· 养生主》中就写到“老聃死 ,秦佚吊之”,可见“莫知其 所终”的说法亦并不然。庄 子是道家的传人,其《养生 主》为《庄子·内篇》中的 一篇,学术界历来认为,《 内篇》七篇为庄子自作,所 写的内容似更可信。 …… 此外,较重要的版本还 有唐初傅奕的《道德经古本 》和易州龙兴观的景龙碑本 、开元碑本等。 本书原文依据最通行的 传世本王弼《老子道德经注 》(中华书局楼宇烈校释本 )为底本,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