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表达心情很重要,不要闷在心里。通过这本书,作者帮助不同年龄层的孩子了解健康表达情绪的原因和方式。 这本书可以用来开启早期关键心理健康治疗的对话。对家长、监护人、教师及所有照顾孩子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引导孩子建立健全的心理,诚实面对自己的心情。 作者简介 余治莹,中国台湾儿童文学作家、绘本译者、童书评论者、绘本读写教学研究者、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第六届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学学前教育学院绘本中心顾问、故事妈妈及故事志工培训讲师。著有二十余本图画书,包括《冬瓜奶奶有法宝》《最棒的毕业礼物》等;著有《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成语最精彩》《魔法作文》等;译有七十本图画书,包括《我爸爸》《大卫不可以》《分享》《做个爱书人》等。目前在两岸三地推广早期阅读、图画书与少年小说的阅读策略、图画书读写教学等。 目录 《情绪瓶子》无目录 序言 打开这本书的读者朋友 们,我很高兴你们发现了这 样一本好书! 作为多年从事中学生心 理教育的老师,我发现孩子 们在学习、人际、行为等方 面出现问题时,家长往往会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关 注表面的现象而忽略了产生 问题的根源,即使解决了当 下发生的问题也无法获得令 人满意的结果。事实上,在 很多时候,情绪才是问题背 后的根源。 情绪就像是一股看不见 、摸不着的“能量”,潜伏在 每个孩子的体内,影响着他 们的方方面面。如果把孩子 比作一辆汽车,那么“情绪” 就好比汽车的方向盘,如果 随意乱打方向盘,汽车就可 能横冲直撞,直到冲出车道 ,发生交通事故。而且更可 怕的是,汽车的性能越好, 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 康状况调查报告》对全国范 围内超过3万名青少年的调 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 现,参加调查的青少年中有 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 郁风险,数据触目惊心。《 黄帝内经》里说:“上医治 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 已病。”我们不能每次等到 问题出现后才开始行动。如 果能在平时就重视和理解孩 子的情绪,鼓励他们觉察、 感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 绪,那么很多问题都可能不 会出现。作为父母,一方面 要看到孩子的情绪,及时疏 导他们的情绪;另一方面也 要教会孩子与情绪相处,学 会表达情绪,这既有助于我 们更好地理解他们,又能帮 他们规避不必要的冲突和困 扰。 而这本书就是在儿童教 育的早期阶段便开始介入和 引导孩子情绪的优秀绘本。 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心 理学中十分重要却又略显抽 象的情绪处理策略融入绘本 当中。以小朋友看得懂的语 言、摸得着的瓶子作为载体 ,不着痕迹地帮助孩子学会 情绪的识别与表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容 易低估情绪的价值,并且压 抑自己的情绪。情绪常被视 为麻烦,人们觉得有情绪就 是多愁善感、自怨自艾、矫 情。一旦表现出情绪,还会 被认为是幼稚、柔弱、不堪 一击,不够理性和成熟。尤 其中国文化强调隐忍、内敛 、含蓄,所以我们通常不善 于理解和表达情绪,更不知 道如何和孩子聊情绪这个话 题,如何教会孩子采用健康 、平衡的方式对待情绪。 而这本书巧妙地以“瓶子 ”作为沟通纽带,在亲子共 读时可以帮助家长拓宽与孩 子深度交流的渠道。我们每 读一页,都可以和孩子讨论 他们的情绪瓶子。例如,你 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情绪? 是否已经装满?怎样做才能 把快要装满的情绪倒出来?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伙伴去倾 诉情绪?如何温暖地倾听别 人的情绪?没错,阅读这本 书就是开启你和孩子情绪对 话的绝佳契机! 而在集体阅读的环境里 ,这本书也有很好的教学效 果。在原出版地英国的幼儿 园与小学中,这本书被广泛 地应用于心理课堂。作者为 这本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 学体系。从“命名情绪、描 述情绪、表达情绪、分享情 绪、聆听他人情绪和创造情 绪交流空间”这六大板块展 开深度课堂交流。不仅教会 孩子如何在独处时识别和处 理情绪,还告诉孩子如何与 他人建立合适的情绪交流, 帮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 甚至日后步入社会时,能拥 有一套面对不同情绪的疏解 方法。 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 本非常有趣的心理辅导绘本 ,还是成体系设计的儿童心 理健康教育素材。如果你曾 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手足无措 ,或者发现孩子无法正确抒 发自己的情绪,那就请阅读 这本书,开启这段与孩子一 起探索和沟通情绪的共读之 旅吧!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心理教师 中国科学院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博士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名师发展研究室成员 畅销书《引爆学习》作 者 陆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