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资本的温度(真实世界里的资本人物风云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炳荣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漫漫历史长河中,资本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见证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深刻渗透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期间,运作资本的人,传递着资本的温度。在这些人物的背后,资本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资本的温度》是一本通俗读物。它采用故事的行文方式,记录了经济发展史上名噪一时的政治家、企业家、银行家、投资人、投机者和诈骗者,试图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事迹去了解资本的本质和运行方式。它没有太多高深的投资术语,读起来轻松愉悦,寓道于乐。阅读本书,你将对资本有一个更加客观和理性的认识。无论你是否从事资管行业,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王炳荣,江西赣州会昌人,硕士。现任共青城涌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历任证券公司基金研究员、基金组合经理。
王炳荣先生是“格雷厄姆一多德部落超级投资者们”的忠实拥趸,践行“臻品投资、集中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淡化择时,自下而上地优选具有深厚护城河的好企业,在其价值低估时买入并长期持有。高度认同沃伦·巴菲特的专注、理性、使命感和价值观,并以此作为开创投资事业的指导方针。王炳荣先生有复合教育背景,具有证券投资咨询、基金、期货从业资格。
目录
政治家篇 是非成败转头空
国有专营政策的“捍卫者”:桑弘羊
北宋最著名改革的缔造者:王安石
战胜通货膨胀的“金融巨人”:保罗·沃尔克
痴迷研究大萧条的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
企业家篇 浪花淘尽英雄
“南洋巨富”的报国情怀:陈嘉庚
IT领袖的雄心是改变世界:比尔·盖茨
一个企业家的刚与柔:曹德旺
一个农家孩子的升腾与陨落:许家印
银行家篇 惯看秋月春风
一个不算富人的大资本家:J.P.摩根
左右战争走向的华尔街“胜负手”:杰·库克
从弃妇到女银行家的蜕变:张幼仪
“零售之王”的“炼金师”:马蔚华
投资人篇 青山依旧在
能坚持的策略才是好策略:乔尔·格林布拉特
情怀铸就最优秀的价值创造者:龚虹嘉
一个价值投资者的“无奈”:但斌
一个公募基金经理的“倔强”:张坤
投机者篇 几度夕阳红
一个冒险家的历史遗产: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华尔街第一位伟大的投机者:雅各布·利特尔
以一己之力战胜华尔街的“失败者”:杰西·利弗莫尔
一个“逆行者”的勇气:约翰·保尔森
诈骗者篇 都付笑谈中
“庞氏骗局”的缔造者:查尔斯·庞兹
从纳斯达克主席到金融巨骗:伯纳德·麦道夫
金融史上最离奇的诈骗者:格雷格尔·麦格雷格尔
“网贷教父”的崩塌:周世平
结束语
序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资本和土地、劳动力一样,
都是构成生产要素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甚至,在某些经
济学家看来,一个经济体在
腾飞之前,在经济发展的初
级阶段,资本的重要性远远
大于土地和劳动力。
在我看来,就跟经济活
动一样,资本的背后也是人
。只要是人,就会有感情,
就会有偏好。
掌握资本的政治家、企
业家、银行家、投资人、投
机者和诈骗者,都是肉体凡
胎,都有七情六欲,都会通
过配置资本的方式传递自己
的无私或杂念、伟大或渺小
、安宁或恐惧。就像不能撇
开人的因素去预测宏观经济
动向一样(期望准确预测宏
观经济走向无疑是痴心妄想
),我们也不能抛开活生生
的人去给资本冠上一个诸如
肮脏、嗜血的前缀。在某种
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
资本是政治家、企业家、银
行家、投资人、投机者和诈
骗者的阿凡达。
由此可见,在资本市场
上流动的每一分钱,都散发
着人的温度。
对政治家来说,资本是
关乎国计民生的命脉,也是
个人通往政治前途的通行证
和垫脚石。
对企业家而言,资本由
最初的现金形态(资本金)
,逐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
待交易完成后进而转化为利
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
过程,涉及时间和流程、地
点和场景。
对银行家来说,资本是
银行家手中的利剑,是将商
业眼光变成商业现实的武器

对投资人来说,资本是
获得企业长期回报的工具,
是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整个
生命周期的见证者。
对投机者来说,资本是“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博
弈手段。
对诈骗者来说,资本是
满足其穷奢极欲生活需要的
伎俩。
资本出现的时间很早,
但它长时间处于极度稀缺的
状态。人类跟资本的全面拥
抱和深入结合,发轫于大航
海时期之后,也就是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之后的事情,严
格来说,是在工业革命之后
。在工业革命之前,大部分
人即使竭尽全力也只能勉强
维持温饱,“马尔萨斯陷阱”
就是人类身上的枷锁和头上
永不扩散的乌云。
工业革命带来了机器的
规模化生产,人类开始享受
生产的规模效应,有了剩余
资本(积蓄),有了借贷和
消费,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再生产、分工与协作,生产
力得到了解放,生产效率得
到了进一步提升。从此以后
,社会步入了经济增长的轨
道。这应该是一个美好的时
代,虽然会有一些扰动因素
,比如逆全球化、局部战争
等。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
,尽管人类开始享受经济增
长的时间并不长(也就两三
百年),却涌现出一批举世
瞩目的以资本为生的企业家
、银行家、投资人和投机者
,也滋生了一批臭名昭著的
诈骗者。
这里面,有大家非常熟
悉的华尔街银行家,如在金
融危机中屡次挺身而出、力
挽狂澜的J.P.摩根。也有大
家非常熟悉的企业家,如长
期垄断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的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
茨。
如果盖茨只是一个成功
的企业家,那么他很难被收
录到本书,因为成功的企业
家实在是太多了。盖茨的伟
大之处是在慈善方面。他不
仅捐钱,而且出力。
企业家与生意人或商人
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有
“利润之上”的追求,即有超
越利润的目标。如此看来,
说盖茨是一个企业家,应该
是恰如其分的。
这里面,也有大家既熟
悉又陌生的历史人物,比如
王安石。王安石变法,其抓
手主要是资本,青苗法是个
典型。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
,甚至影响了部分百姓的生
计,但他的治国思路确实很
有前瞻性。只不过,在农业
社会,没有人可以破解“马
尔萨斯陷阱”和边际报酬递
减的魔咒,即便位高权重的
政治家王安石也不行。
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投
资人,如乔尔·格林布拉特
、但斌、张坤等。他们的个
性比较鲜明,且在投资职业
生涯中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坚
持。
书中的人物真实存在,
书写他们的书籍汗牛充栋。
所以,就书中的人物故
事而言,恐怕并没有多大程
度的创新。我认为,如果刻
意创新,一旦用力过猛,反
而可能弄巧成拙、扭曲历史
。但是,即便同一个人、同
一件事或同样的故事,给我
们这些“吃瓜群众”的启示,
也是不一样的。本书以故事
的行文方式来记录经济发展
史上那些名噪一时的人物,
目的是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
事迹去了解资本的本质和运
行方式。
当然,我也有一个小小
的愿望,那就是让更多的人
通过阅读本书,对资本有一
个更加客观和理性的认识。
本书按资本背后的人物
角色,划分为政治家篇、企
业家篇、银行家篇、投资人
篇、投机者篇和诈骗者篇。
这种划分方式不够严谨
,比如企业家和投资人就很
难划分,有些人既是企业家
又是投资人;银行家和政治
家也多有重叠。像J.P.摩根
,他在人生的大部分阶段,
表面上是一个银行家,但其
实充当了一个政治家(美联
储主席)和外交家(资本外
交)的角色。
再如,投资人和投机者
之间也很难划分。有些人用
正确的方式投资,但阶段性
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有些
人用错误的方式投机,却得
到了市
导语
本书按资本背后的人物角色,划分为政治家篇、企业家篇、银行家篇、投资人篇、投机者篇和诈骗者篇。
本书按照不太准确的“贴标签”的方式对人物进行划分,一方面试图让读者对资本所在的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提醒读者朋友,资本无处不在,它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深刻渗透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后记
从“投入一产出”和“成本
一收益”的角度看,写书是
一个苦差事。
一本书从前期准备到最
终面世,短则一年,长则三
五年,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
和精力。
但是,写书的回报却是
极其有限的。想要通过写书
发财,需要远在星辰之外的
好运气。对作者来说,能获
得一小部分读者的喜欢和认
可,已经是极大的“奖赏”了

毕竟,我并不是什么特
别的人物,既不是科班出身
的经济学家,也不是一个有
能力兜售心灵鸡汤或自我救
赎的灵魂导师。我只不过是
一个资质平平的读书人,一
个热爱自己职业的资管行业
从业者,一个无足轻重且名
不见经传的投资经理。
但即便如此,我仍然有
作此书之动力。
北宋大学问家张载曾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这恐怕是中国读
书人的最高追求了。我没有
这样的野心,也配不上这么
高的追求。我只是觉得,作
为一个职业读书人、一个知
识工作者,当我读过大量的
书籍、历经长时间知识的灌
输之后,我也想用某种方式
来检验自己的学习状况、知
识结构和认知水平。
写书,可能是我能想到
的最佳的知识检验和输出方
案了。
十几年前,读研究生那
会儿,出书是不太容易的。
当年跟导师刘教授合编了一
部教材,当看到自己的名字
出现在书的封面时,竟然很
没出息地兴奋了半天。
如今,在一个全民阅读
的时代,人人可以通过互联
网或写书的方式来分享“认
知盈余”。这在以往是难以
想象的,如今却是稀松平常

魏晋时期的曹丕,地位
甚高,后来登上了皇位,算
是走上了人生巅峰。但他仍
不满足,仍然感到“年寿有
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
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
无穷”。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很快
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
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
产的东西。
所以,如此说来,写此
书之目的,首先恐怕是满足
作者自身的精神需求。当然
,如果纯粹是出于以上目的
而作此书,那未免也太过于
“草率”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
经济的腾飞是从改革开放开
始的,迄今也不过四十多年
。虽然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但跟欧美发达国
家近代动辄上百年的经济发
展周期相比,我们起步最晚
,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更薄弱的,可能是国民
对资本的认识。
人们总觉得资本离自己
很遥远,总认为资本是冷冰
冰的。人们弄不清楚,何为
资本。他们更没法搞明白,
政治家、银行家、投资人、
投机者和诈骗者跟资本有何
关联。在对资本略知一二的
群体中,他们对资本的误解
也是一直存在的。其实,资
本背后的人决定了资本的温
度。
在资本的世界里,一个
很有意思的现象是,跟政治
家、银行家、投资人、投机
者和诈骗者相比,企业家所
遭受的抨击可能是最猛烈的
。在互联网上,对企业家的
肆意攻击和随意谩骂随处可
见。有些人甚至认为,企业
家是“吸血鬼”,赚得太多了
,比周扒皮还厉害。
我们必须认清这么一个
事实:企业家是社会财富的
创造者,也承担着创业失败
的风险。社会舆论很容易被
“幸存者偏差”左右,有些人
只看到(或只愿意看到)一
小部分企业家的成功,而习
惯性地忽视那些数不胜数的
失败的企业家们。
鲁迅先生曾用辛辣的文
字讽刺那些看问题不够全面
或不能系统看问题的人。他
说:“譬如勇士,也战斗,
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
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
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
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
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
冤哉!”
由此看来,提升读者对
资本以及资本背后的人的认
识,是作者写作此书的另一
个目的。
但是,我们不应该对实
现这个小目标抱有过高的期
望,毕竟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和观念太难了。但即便如此
,我们还是应该去做,哪怕
为了那极小比例的一部分人

是为结束语。
精彩页
政治家离资本并不遥远。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而搅动资本为其服务。
入选本篇的政治家们,都有利用资本改善民生、增进国民福祉的强烈意愿。即便汉武帝的“钱袋子”桑弘羊,其亲自制定国有专营制度的本意也是弥补国库空虚,增强国家财政实力,进而达到“对外能御敌,对内可安民”的目标。只不过,国有专营制度的出台,却对国家私有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一批特权集团,滋生了大量的腐败问题,并导致了国内的矛盾加剧。
这是他始料未及的。至于他是否反思过自己的政策得失,我们不清楚。不过,在和儒生的辩论中,桑弘羊仍然坚持己见,坚信自己制定的政策是最好的、最有效的。
距桑弘羊两千年之久的哈耶克,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他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破解了经济运行的密码,并解开了桑弘羊的“惊世之问”。
王安石的情况也比较类似。他的青苗法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种粮和吃饭的问题,但最终让不少民众陷入极度贫困甚至是妻离子散的境地。
正所谓,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一项政策的出台,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桑弘羊和王安石所处的年代,都是农业社会,而农业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存量经济”社会。在这个社会,所谓改革,本质上都是重新“切蛋糕”和“分蛋糕”的零和博弈行为。
所以,从历史的“后视镜”里,我们可以看出:让市场自己发挥作用,也许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更有助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有些事情不太一样,该折腾的时候还得折腾。
比如,当国家被持续的高通胀困扰的时候。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深陷高通胀。作为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在干预和应对高通胀中表现出来的英勇之举,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和尊重。
又如,当经济体陷入危机的时候。
本·伯南克对大萧条的研究,让他在亲临经济危机时游刃有余、处置得当,从而防止了危机的进一步蔓延。
梁启超先生曾言:“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只要你不是庸人,毁谤或赞誉就必然相伴左右。
但好在,本篇的政治家们,都懂“是非成败转头空”的道理。
当然,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们“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国有专营政策的“捍卫者”:桑弘羊
他是汉武帝的“钱袋子”,为汉武帝征讨匈奴提供了经济条件。他制定了盐铁专营的经济政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是桑弘羊,一个备受争议的大汉政治家和经济学家。
公元前81年农历二月,西汉国都长安,大汉朝的议事大殿上,发生了一场关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大辩论。
这场大辩论的主题是:盐铁等行业应该任其自由竞争,还是继续国有垄断经营?
这一年是汉昭帝始元六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已去世六年。 辩论的一方是一群儒生。这群青年才俊是大将军霍光召集到京师的“贤良文学”,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桑弘羊的经济政策进行挑刺和发难,以达到废黜盐、铁、酒等国家专营政策的目的。
辩论的另一方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司农(类似现在的财政部长)、大汉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桑弘羊和他的下属。
这是一场火药味十足的辩论会,与其说是辩论,不如说是政治角力。因此,双方都铆足了劲儿,试图一击即中,直击对方软肋。咄咄逼人的儒生一上来就对“财政部长”桑弘羊采取了凌厉的攻势,慷慨激昂地陈述了盐、铁、酒国营造成的三大恶果:
首先,国营制度会造成绝对的垄断,价格容易被操纵,也容易出现强买强卖的情况。道理很简单,如果商品的供给方只有一个,那么消费者只能被动地作为价格的接受者而存在。这样一来,该商品的价格就会被抬高,直到高到消费者买不起为止。
其次,政府强行收购粮食和物资建立储备,这是典型的“与民争利”之举,会导致经济萧条和民众凄苦。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市场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的时候,会形成一个均衡价格。如果政府或需求方强行压低价格(导致交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就会导致部分供给方主动退出市场,而供给方的退出又会加剧商品的供给不足。如果供给方无法主动退出,他们也会因为收益无法覆盖成本而破产,最终的结果也是商品供给不足。如果这是生活必需品,那么普通民众就有可能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最后,国营制度豢养了权贵阶层,形成了一批“以国营为名,实则攫取私利”的特权集团。
P3-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1: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