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由《周易》创立并由象数派发展的“象数思维方式”,采用取象—观象法、取数—运数法、符号模型法,表现出整体性、功能性、形象性、变易性特征,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传统科技(以中医为代表),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书采用当代学者提出的“释古”方法,注重史料的考证,同时注重逻辑分析和理论归纳,将纵向的历史文本与横向的思想原理相结合,以史料文本(“易之文”)为依据,以思想原理(“易之道”)为目的,既不为“释古”而“释古”,更不为“复古”而“释古”,只企望在“释古”的基础上,总结象数派哲学思维的特征及其得失,建构象数哲学体系,从一个特定层面展开《易》之“道”,并希望能在打通易学与现代哲学、现代科学的通道方面,对今人有一点点启迪和帮助。 作者简介 张其成,著名国学专家、养生专家、中医文化学家。国家级非遗“张一帖”医家第十五代传承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第一位《黄帝内经》博士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张其成中医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化学科带头人,先后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委会会长,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 幼承家训,习医学文,易儒并进,章黄一脉,佛道双修。首次提出“易道主干,二三教合易”说,主张“易魂佛心,儒风道骨,医艺并用,五经归元”,以内求实修打通生命觉悟之路。尤其在《易经》与《黄帝内经》的相关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被称为当代易医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从2004年开始系统讲授“国学五经”,目前是全国唯一讲授“国学五经”的国学导师。在中央电视台、喜马拉雅FM等主讲《易经》《黄帝内经》,是最受欢迎的国学主播之一。 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美国东亚人类学会优秀著作奖、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畅销书奖、“最受欢迎的中医药十大好书”“十大国学好书”等。2009年被搜狐网评选为“当代四大国学领军人物”之一,2019年被人民网评选为“健康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同学养生第一人”,2020年荣获汤用彤国学奖。 目录 第一章 象数易学的发展与演变——象数派源流论 第一节 汉易中的象数学 第二节 宋易中的象数学 第三节 明清象数学 第四节 象数派解《易》的特征 第二章 穷宇宙造化之妙——象数派天道观 第一节 气化流行:宇宙的生成过程 第二节 象数模型:宇宙的结构次序 第三章 人文情怀与生命境界——象数派人道观 第一节 借卦占以定人伦明王道 第二节 五常伦理与政治神学 第三节 从太极到人极 第四节 作为人伦图景的河图洛书 第五节 先天心法与性命之学 第四章 “象数”的内涵——象数范畴论 第一节 卜筮与象数 第二节 《易经》中的象数 第三节 《易传》中的象数 第四节 易学中的象数观 第五节 象数与术数 第六节 象数与义理 第七节 小结 第五章 对宇宙本源的探索——象数本体论 第一节 象本论 第二节 数本论 第三节 象数本体论的特征 第六章 传统思维方式的典范——象数方法论 第一节 《周易》思维形式与象数思维形式 第二节 象数思维的方法 第三节 象数方法论的特征及其影响 后记 序言 象数易学的哲学思维 《周易》是我国最早最 重要的典籍之一。历代对《 周易》的注释,构成了“易 学”。易学作为经学的一种 ,从汉代开始,迄今已有两 千多年的历史。历代易学家 在对《周易》的研究态度和 注释方法上各有特色,总的 来说,可分为象数与义理两 大派。《四库全书总目》将 易学分为两派六宗,即象数 派、义理派和占卜宗、机祥 宗、造化宗、老庄宗、儒理 宗、史事宗。六宗实际上可 归属于两派:占卜、机祥、 造化三宗归属于象数派,老 庄、儒理、史事三宗归属于 义理派。象数派以象数为第 一位,以象数解《易》,以 象数论义理;义理派以义理 为第一位,以义理解《易》 ,以义理论象数。从整个易 学史发展过程看,两派的分 歧和较量一直没有停止。象 数派在解《易》的同时,涉 及天文、历法、音律、伦理 、哲学、医学、占测等内容 ,导致其易学体系十分庞杂 ,也造成了人们对它认识的 难度大大增加。久之,象数 易学被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 纱,并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 就近现代学术界而言, 可以说,其对象数易学的态 度仍然是不够公允的。有人 认为,象数就是术数,是“ 算命打卦”的同义语,应打 人封建迷信的行列;有人认 为,象数易学根本不是易学 正宗,与哲学更风马牛不相 及,只有义理易学才是中国 哲学的组成部分。但是,也 有人认为,象数易学代表了 古代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 甚至当代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新发明都可以从中找到来 源…… 认识的偏差和误区带来 了研究的薄弱与缺陷。现代 除了两三本象数易学源流史 著作外,还几乎没有一本象 数哲学的专著。本书试图填 补这一空白,在分析、比较 汉代象数易学与宋代象数易 学的基础上,主要解决以下 问题: ①“象数”在各历史阶段的 内涵。 ②“象数易学”形成演变的 过程及规律。 ③象学派和数学派从易学 本原论到哲学本体论的提升 。 ④中国传统哲学史上“象 本论”派与“数本论”派的特 征。 ⑤象数思维方法的特征及 其对中国传统人文和科学的 影响。 ⑥象数派的宇宙生成法则 与宇宙结构法则。 ⑦象数派的人文情怀、性 命学说与生命境界。 “象数”和“象数学”(象数 易学)是两个既有密切的联 系又有不同内涵的概念。从 《周易》开始,作为卦爻的 “象数”就成为“象数学”研究 的主要对象。“象数学”的两 大鼎盛时期——汉代与宋代 ,其对“象数”的内涵各有不 同的拓展。 宋易象学派与数学派在 易学本原论上有“象在数先” 和“数在象先”的论争,进而 通过“气”“理”范畴,将这场 论争提升为本体论的论争。 以周敦颐、朱震以及明清时 期来知德、方氏父子为代表 的象学派将“象”与“气”合为 一体,以“气”为宇宙本体; 以邵雍、张行成、蔡沈为代 表的数学派将“数”与“理”合 为一体,以“理数”——“数” 为宇宙本体。数学派还通过 对“太极”的解说强化了这一 本体观。“太极”虽被视为一 个兼包虚实、动静、心、气 、理数的综合体,但其本质 仍是“理数”,即宇宙事物生 成变化的次序、理则。“理 数”之“理”不同于程朱之“理 ”,“理数”之“数”也不同于 毕达哥拉斯之“数”。邵、张 、蔡的“数本论”在中国乃至 世界哲学史上独树一帜。 由《易传》创立并由象 数派发展的“象数思维方式” ,采用取象—观象法、取数 —明数法、符号模型法,表 现出整体性、功能性、形象 性、变易性特征,对中国传 统文化尤其传统科技(以中 医为代表),产生了重大影 响。 象数派将宇宙生成的过 程看成气化流行的过程。汉 代象数学家通过卦变学说、 “四太”阶段、九宫位序反映 了这一过程,宋代象数学家 通过“一生二”法则和先天学 说进一步阐释了这一过程。 象数派的宇宙结构论之所以 不同于西方,一是因为其宇 宙结构论与其宇宙生成论密 不可分,或者说,有一种重 生成论、轻结构论的倾向; 二是因为其将宇宙的结构视 为一种先验的、程式化的象 数模型,即卦爻、九宫、五 行、河图洛书模型,这是一 种时空合一、偏向关系功能 的结构模型。 象数学家一般被认为只 重天道不重人道。实际上, 无论汉代象数学家还是宋代 象数学家,都不能作如是观 。汉代象数学家虽然偏重天 文之学,“多参天象”,但其 目的却在于以天道推人道, 以卦占定人伦、明王道,以 阴阳灾异推论人事吉凶、宣 扬五常伦理,表现出了强烈 的人文关怀和政治理想;宋 代象数学家则更参合天人、 以人为核心,或由太极论人 极,或由物理之学、宇宙之 学论心学、性命之学,从而 建构了宇宙与人文同构、同 序的理论图式,表达了鲜明 的人文价值理想。 对《周易》的研究,在 途径上向来就有学理阐发与 文献考证之别。前者关注于 揭示或阐发《周易》的道理 (“易之道”),目的在于建 立《周易》的思想理论体系 ;后者关注于训诂、考证《 周易》的文句、字义(“易 之文”),目的在于求取《 周易》的本来意义。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