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讲述新型资源观和金属矿共伴生资源的基本概念、可利用属性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热力学相变、物相重构等金属矿共伴生资源的科学原理,以及金属矿共伴生资源制备胶凝材料、陶瓷材料、多孔材料以及3D打印材料等金属矿共伴生资源利用的技术方法,包括利用,最后对金属矿产资源全组分利用的前景进行了讲解,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本书可作为采矿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适合从事地质资源、地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矿物材料、生态环境等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金属矿共伴生资源利用(金属矿深部绿色智能开采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矿业工程 |
作者 | |
出版社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在讲述新型资源观和金属矿共伴生资源的基本概念、可利用属性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热力学相变、物相重构等金属矿共伴生资源的科学原理,以及金属矿共伴生资源制备胶凝材料、陶瓷材料、多孔材料以及3D打印材料等金属矿共伴生资源利用的技术方法,包括利用,最后对金属矿产资源全组分利用的前景进行了讲解,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本书可作为采矿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适合从事地质资源、地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矿物材料、生态环境等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1 新型资源观 1.1 矿产资源概述 1.1.1 矿体-矿石-共伴生矿 1.1.2 围岩和废石 1.1.3 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 1.1.4 矿产资源量和矿产储量 1.1.5 矿床工业指标 1.1.6 矿产资源的分类 1.2 矿产资源的社会属性 1.2.1 矿产资源的地质属性 1.2.2 矿产资源的经济属性 1.2.3 矿产资源的环境属性 1.2.4 矿产资源的政治属性 1.3 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 1.3.1 世界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 1.3.2 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特点和消费现状 1.3.3 我国非金属矿产持续有效供给形势严峻 1.4 矿产共伴生资源的全组分利用 1.4.1 矿产共伴生资源利用的含义 1.4.2 矿产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的需求 1.4.3 矿产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主要途径 1.4.4 矿产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标准 1.4.5 矿产共伴生资源全组分利用 1.5 树立新型资源观 1.5.1 传统资源观的反思 1.5.2 新型资源观的意义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2 矿产共伴生资源的可利用属性 2.1 引言 2.2 金属矿产共伴生组分一般特征 2.3 矿产共伴生资源类型 2.4 黑色金属矿产共伴生资源特征 2.4.1 铁矿种类及共伴生资源特征 2.4.2 锰矿种类及共伴生资源特征 2.5 有色金属矿产共伴生资源特征 2.5.1 铜矿种类及共伴生资源特征 2.5.2 铅锌矿共伴生资源特征 2.6 贵金属矿产共伴生资源特征 2.6.1 岩浆热液型金矿 2.6.2 火山及次火山-热液型金矿 2.6.3 沉积-变质型全矿 2.6.4 变质-热液型金矿 2.6.5 风化型金矿 2.6.6 金矿共伴生资源特征 2.7 铝土矿和赤泥 2.7.1 铝土矿 2.7.2 赤泥 2.8 矿产共(伴)生组分的可利用属性评价体系 2.8.1 矿产共伴生资源可利用属性评价原则 2.8.2 矿产共伴生资源可利用属性评价标准 2.8.3 矿产共伴生资源可利用属性评价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3 矿产共伴生资源利用原理 3.1 相和相变 3.2 矿物相变 3.3 热力学和相图 3.3.1 热力学 3.3.2 相图 3.4 相变类型 3.4.1 固-液界面反应 3.4.2 固相反应 3.5 物相重构的基本原理 3.5.1 化学组分重构 3.5.2 矿物成分重构 3.5.3 粒度重构 3.6 重构计算 3.6.1 化学组成与实验式 3.6.2 配料量与实验式 3.6.3 示性矿物与配料量 3.6.4 坯料性能的计算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4 矿产共伴生资源制备胶凝材料 4.1 尾砂制备混凝土辅助胶凝材料 4.1.1 混凝土的组成 4.1.2 混凝土辅助胶凝材料 4.1.3 硅质铁尾砂粉辅助胶凝材料的制备原理 4.1.4 硅质铁尾砂粉辅助胶凝材料的应用研究 4.2 利用尾砂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 4.2.1 原理与方法 4.2.2 应用分类及其原则 4.2.3 磁铁矿尾砂在水泥生产中应用 4.2.4 利用铅锌矿尾砂作为矿化剂生产水泥熟料 4.2.5 黄金尾砂制备高贝利特相胶凝材料试验研究 4.3 碱激发尾砂胶凝材料 4.3.1 碱激发胶凝材料组成及机理 4.3.2 尾砂前处理 4.3.3 尾砂碱激发方法及其性能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5 矿产共伴生资源制备陶瓷材料 5.1 陶瓷材料简介 5.2 陶瓷材料基本分类 5.3 制备陶瓷的主要矿物原料 5.3.1 黏土类原料 5.3.2 石英类原料 5.3.3 长石类原料 5.3.4 其他矿物原料 5.4 制备陶瓷材料的基本原理 5.4.1 陶瓷材料的相结构 5.4.2 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 5.4.3 陶瓷材料的结合键 5.5 制备陶瓷材料的一般工艺流程 5.5.1 原料选择和目标材料设计 5.5.2 坯料制备 5.5.3 釉料制备 5.5.4 成型 5.5.5 烧结 5.6 铁矿共伴生资源制备陶瓷材料 5.6.1 资源特点及其制备陶瓷材料的可利用属性 5.6.2 制备陶瓷坯体材料 5.6.3 制备陶瓷釉面材料 5.7 金矿共伴生资源制备陶瓷材料 5.7.1 资源特点及其制备陶瓷材料的可利用属性 5.7.2 制备陶瓷坯体材料 5.7.3 制备陶瓷釉面材料 5.8 赤泥制备陶瓷釉面材料 5.8.1 资源特点及其制备陶瓷材料的可利用属性 5.8.2 原料处理 5.8.3 配方确定 5.8.4 以低铁赤泥为原料制备陶瓷坯体材料 5.9 其他共伴生资源制备陶瓷釉面材料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6 矿产共伴生资源制备多孔材料 6.1 多孔材料概念及其基本分类 6.1.1 多孔材料简介 6.1.2 多孔材料分类 6.2 多孔陶瓷材料制备工艺 6.2.1 高温发泡工艺 6.2.2 溶胶-凝胶工艺 6.2.3 固态棋板工艺 6.2.4 其他制备工艺 6.3 多孔陶瓷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6.3.1 孔径与孔结构 6.3.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