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保时捷、博世、C&A……这些今天响当当的的世界品牌都脱胎于家族企业,至今已存续繁荣了几百年的时间。他们在一个行业中深耕,经过家族几十代人的努力,逐渐从小作坊走向世界冠军。 本书讲述了德国十几个著名商业家族不为人知的成功故事,包括钢铁业的德雷斯勒家族,邮政服务业的伦巴第塔西斯家族,化学制药业的默克家族,银行业的沃伯格家族,出版业的雷克拉姆家族,工业巨头奥古斯特·蒂森家族,精密机电行业的博世家族,军火大王克虏伯家族,服装业的布伦宁克梅耶家族、螺丝贸易业的伍尔特家族等。这些家族创造了巨大的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有的甚至建立了一座城市。同时提供了德国家族企业发展全貌概述与珍贵的历史年表。 作者简介 王贯虹,德国科隆大学普通语言学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学士,2016-2020年,从事高校德语教学工作,所授课程包括大学基础德语、德语语言学导论、德语口译实践、德语应用文写作等。现从事对外交流、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 目录 穿越历史、韧性生存的德国企业 钢铁生产与德雷斯勒家族 知识拓展 德国有多少家族企业? 邮政服务与伦巴第塔西斯家族 知识拓展 家族企业如今聚集在德国的哪些地区? 化学制药与默克家族 银行业与沃伯格家族 知识拓展 大型家族企业活跃在哪些行业? 知识拓展 社会福利改善效应 出版业与雷克拉姆家族 知识拓展 还有哪些其他著名的家族出版企业? 工业巨头与奥古斯特·蒂森家族 知识拓展 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是哪家? 知识拓展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家族企业有哪些? 精密机电与博世家族 走向世界的德国家族企业 知识拓展 第一批职业经理人是何时出现的? 女企业家和她们的商业王朝 军火大王与克虏伯家族 知识拓展 欧洲哪里有最多的家族企业? 年轻人如何接管大型家族企业 一座城市与拜耳家族 华丽转型的匡特家族 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 知识拓展 有多少女性在经营家族企业? 服装设计与布伦宁克梅耶家族 知识拓展 家族企业的历史有多悠久? 螺丝贸易与伍尔特家族 超市货架上最知名的家族企业 德国家族企业概览 附录:德国家族企业纪事(1149年至今) 致谢 序言 成功的家族企业往往起 源于卓越的经营理念、成熟 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市场环 境,以及最重要的一点:有 意愿且有能力成功继承并延 续家族产业的后代。许多为 我们所熟知的德国企业皆属 此列:富格尔家族 (Fugger)、雷克拉姆出 版社(Der Reclam-Verlag )、家电企业米勒(Miele )、书画工具企业辉柏嘉( Faber-Castell)、匡特家族 (Quandt)、钢铁企业蒂 森(Thyssen)、化工企业 汉高(Henkel),以及家电 企业博世(Bosch)等。 简单来说,家族企业发 展的必备条件确实如上所言 。但大型的德国家族企业往 往与家族的关系密不可分, 这使得企业发展变得更加错 综复杂。公司成立之初的经 营理念往往很难贯穿企业发 展过程的始终。有时候,某 位优秀继承者所做出的关键 性选择,能够为企业的发展 壮大提供决定性推力,如默 克制药公司(Merck)等。 事实上,公司权力的过渡往 往比编年史中的记载更加惊 心动魄。举例来说,强大的 钢铁大亨奥古斯特·蒂森 (August Thyssen)就在权 力让渡的过程中造成了家族 的分裂。 很多时候,家族企业的 真正崛起往往伴随着向权力 和政治的靠近,如克虏伯家 族(Krupp)和保时捷家族 (Porsche)。钢铁企业家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Alfred Krupp)曾极力讨好德皇威 廉二世,并邀请他光临自己 位于埃森的巨大山庄别墅。 据说皇帝第一次去到那里时 ,曾因其极尽奢华的装饰而 感叹“难以置信”。为实现自 己创办大众品牌的汽车梦想 ,汽车设计师费迪南德·保 时捷(Ferdinand Porsche )曾刻意接近德国元首。他 还被授予“德国国家奖”,并 于1939年被任命为坦克委 员会会长。 本书从不同方面讲述了 德国著名商业家族的故事, 包括他们如何变得富有和强 大、他们所经历的纠纷及他 们的失败。经济历史学家维 尔纳·普朗普(Werner Plumpe)曾在接受采访时 说,家族企业是所有企业的 原型。他明确指出:“家族 凝聚力为其成功提供保障。 ”同时,只有极具才干的企 业家才能与时偕行,紧跟急 剧变化的技术革新和市场发 展。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 过于那些在几代人的传承和 巨大的社会动荡中成功经营 自己企业的家族。500多年 来,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家族 企业镀锌专家(The Coatinc Company)正是以 这种方式活跃于钢铁生产领 域。保罗?尼德施泰因 (PaulNiederstein)是该公 司的第17代掌舵人,他说: “我的祖先们曾经历过瘟疫 和世界大战。当你知道他们 曾战胜过如此巨大的挑战后 ,你会更加坚定地继续前行 。” 极具启发意义的一点还 在于,伟大的家族企业也会 给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 深远影响,拜耳化工集团甚 至建立了一座城市——勒沃 库森市,而博世公司则为现 代化社会生产条件设立了新 标准。此外,百乐顺、马骑 兵及冠利等食品生产公司的 产品,100多年来始终伴随 着德国人的日常生活。在本 书中,你将了解到这些公司 是如何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 。 祝你拥有一个舒适、愉 快、有趣的阅读体验! 约阿希姆·莫尔和伊娃-玛 丽亚·施努尔 2021年6月于汉堡 导语 本书深刻剖析了德国家族企业如何利用新技术改进生产、洞察商机、融资、扩张,他们所经历的市场冲击和政治纷扰、财产纠纷以及企业传承等,更关键的是他们如何从传统的手工业时代过渡到工业化时代的经营、管理、投资、创新,并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始终焕发青春和活力。其经验与启示值得广大中国企业学习借鉴。 书评(媒体评论) 全世界80%左右的中小 企业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家族 企业。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 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 问题。两百多年来,德国经 历了社会革命和战争,却成 功地孕育出了一大批传承悠 久的家族企业。这些家族企 业不仅经营业绩稳定,而且 不乏世界级的“隐形冠军”。 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德国 企业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 案例,值得中国企业家借鉴 。 ——赵向阳 德国吉森大 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 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 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作者 以家族企业为主的德国 企业具有强韧的生命力,是 德国企业的重要起源,也是 德国“隐形冠军”的重要组成 部分。本书介绍了德国一批 著名商业家族的历史,其中 不少企业的发展历程在中文 资料中出现较少,具有较强 的参考价值,同时行文生动 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严鹏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副主 任,《工业文化研究》主编 《德国企业史》记录了 德国众多企业的成长史—— 从家族企业成长为世界企业 ,从以家庭成员的经营过渡 到社会精英的管理——它们 能不断转型,实现自我成长 ,既引领技术变革以适应市 场需求的变化,也具有穿越 数次经济周期的经营智慧和 领先于时代的开创精神,非 常值得处于数字化浪潮时代 的企业学习和借鉴。 ——陈琛 机械工业信息 研究院先进制造发展研究所 所长,机工战略主理人 家族企业是人类历史上 最长期且最广泛存在的企业 组织形式,为国家经济持续 、高速、稳定增长奠定了微 观基础。但家族企业如何传 承?如何与现代治理体系兼 容?如何缔造世界一流企业 ?《德国企业史》这本书为 此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熊金武 中国政法大 学商学院企业史研究所所长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古今中外,不外如是。当下 恰逢国家大力发展制造业、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之时,这 本《德国企业史》以德国家 族企业发展崛起之历程为鉴 ,可以为国家中小型制造企 业这一国家未来中坚力量群 体提供卓有价值的指引,是 值得用心去感悟、追寻的秘 笈。 ——黄昌夏 西门子中国 研究院科技创新合作高级总 监、智能制造首席顾问 精彩页 穿越历史、韧性生存的德国企业 历史学家维尔纳?普朗普在一次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提到了几个世纪以来各种商业帝国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为什么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幸存下来。 明镜周刊:普朗普先生,早在中世纪末期,一些著名商业家族就已经在神圣罗马帝国站稳了脚跟,比如来自奥格斯堡的富格尔家族等。这是德国的第一批家族企业吗? 普朗普:这取决于人们如何定义企业。其实,家庭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家庭和经济的运行就已经密不可分了。而核心问题始终在于:家庭关系如何能够与经济运作共存。 明镜周刊:即使在一个农场里,也需要分工合作,每个人各司其职…… 普朗普:手工业者和商人同样如此。即使是以富人命名的施瓦本商人雅各布·富格尔(Jakob Fugger)等人,在1500年左右的时候也会安排自己的家人来打理生意。家族关系有助于实现资金、人脉和人力资源的共享,因此也出现了为实现物质利益而结合的家族联姻。从那时起,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就已经是商人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供养家族,维持家族的延续。 明镜周刊:也就是说,家族企业是公司的原始形式? 普朗普:可以这么理解。意大利有着保留家族书籍的悠久文化传统。这些厚厚的家族藏书被保存在威尼斯等意大利北部城市的一些商人家族中。书籍中记载了老一辈想要传授给后辈的经济知识,也就是后辈应掌握的常识知识库,包括生活规则、宗教训条、商业和其他实践知识。家族和公司之间的紧密联系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而在德国,直至今天,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仍属于家族企业。 明镜周刊:为什么那些早期成立的公司中,一些能够存活至今,而另一些却早已消失了? 普朗普:重大的变革发生在18-19世纪。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了商品和服务的大规模生产时代。这给传统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为适应时代发展,人们需要动用大量的资金并建造大型的生产设施。这使得此前普遍存在的生产经营模式,即集作坊、住宅和家庭为一体的家族生产经营模式分崩离析——一些有别于家庭经营的新兴事物开始产生了。 明镜周刊:这是否意味着许多早期家族企业的衰落? 普朗普:不计其数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就这样消失了。然而,那些在工业化初期成功创建新公司的创始人,往往来自一些此前有着成功经商经验的家族。如果他们拥有可用的资金、技术和商业知识,那么就具备了以更现代化的商业形式开展商业活动的条件。 明镜周刊:早在17-18世纪就出现了大规模生产的雏形,如具有国家特权的垄断性手工作坊,以及商人间分散组织起来的分发加工包销模式,用于大规模生产和流通特定产品。哪种形式对家族企业的发展更为重要呢? 普朗普:显然是分发加工包销模式。后拿破仑时代,德国几乎所有的手工业制造者都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而处于分发加工包销模式中的个别家族却能够脱颖而出,取得成功。例如,纺织业商人会选择将农村的纺纱工和织布工整合起来,并从他们那里拿到商品,然后销往世界各地。这意味着商家不再需要自己建设大型的生产设施。在19世纪,这种分发加工包销模式为我们今天所知的许多公司创造了财富。来自哈根地区的哈科特家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很好地体现了旧的分发加工包销模式与鲁尔地区现代煤炭和钢铁工业之间的联系。哈科特家族从当地铁匠处收购铁器并进行销售。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德国鲁尔区之父的弗里德里希?哈科特(Friedrich Harkort)正是来自这个家族并继承了家族的事业。 明镜周刊:家族商业帝国就是从这些企业发展而来的吗? 普朗普:家族商业帝国的形成,往往起源于一代人的财富积累和下一代人的成功投资。正如来自美茵河畔法兰克福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作为银行家的迈尔·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于19世纪初获得了巨大财富,他对自己说:我有五个儿子,现在我要把他们送往当今世界最热门的金融中心,这样他们就能够将我的企业继续发扬光大。他的儿子们去了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并在那里从事金融行业,有的甚至在当地成功实现了家族联姻。这正是早期工业化商业帝国崛起的典型案例。 明镜周刊:18世纪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将市场经济结构与资本密集型商品生产相结合。这种变化对家族企业有何影响? 普朗普: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发展推动了这一变化。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大型市场不断形成,而未能成功适应这一变化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家族往往不堪重负。位于下萨克森州埃因贝克市的众多啤酒作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