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方针,“讲好中国故事”。全书分四个部分:一、伟人故事;二、红色人物;三、汀江红旗;四、红色记忆,所有故事内容均来源于真人真事。
本书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以及苏区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色小上海革命故事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康模生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方针,“讲好中国故事”。全书分四个部分:一、伟人故事;二、红色人物;三、汀江红旗;四、红色记忆,所有故事内容均来源于真人真事。 本书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以及苏区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作者简介 康模生,笔名木森、穆生,1937年生,长汀县城人,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汀江文艺》主编,长汀县文学协会理事长,长汀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著有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傅连唪》(曾获省、市奖),电视剧获福建省政府首届“百花文艺奖”等多项奖,《客家母亲河传说》获福建省1994年第三届民间文学评奖三等奖,《红旗跃过汀江》获福建省2005年第四届民间文学评奖二等奖,以及《名城首府圣地——长汀》《史论探秘》《那条江与那个城》《奋战洪魔》等作品16部,并撰写党史论文、专题、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体裁文章16篇,在省级以上评奖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目录 一、伟人故事 毛泽东:八到汀州创伟业 朱毛红军人闽第一仗 ——长岭寨大捷 毛泽东辛耕别墅绘蓝图 毛泽东虚心“求教” 红四军在长汀制作了第一批正规的红军军装 毛泽东撰写发布《告商人及知识分子书》 毛泽东视察红军斗笠厂 一次别开生面的会议 毛泽东关心红军连队 ——铁坚口述 商人不是敌探 抗旱的那天 散沙与湖洋泥 ——李坚真口述 渡荒 ——李坚真口述 东征漳州:获军事经济双赢 “反罗明路线就是打击我的” ——毛泽东与罗明的故事 周恩来:为巩固和扩大闽西苏区作出了卓越贡献 周恩来与罗明做客农妇家 ——罗明口述 周恩来在汀州每天节省“一把米”的故事 一次难忘的教诲 “松江”的秘密 朱德:挥戈汀江征腐恶 一件棉袄 瞿秋自在中央苏区的文化工作 瞿秋白在汀州狱中轶事 ——陈炎冰口述 刘少奇在福建长汀的峥嵘岁月 陈云在汀州指导订立劳动合同 邓小平在长汀的足迹 二、红色人物 陈毅燃起新桥一把“火” 功勋卓越的开国上将 ——杨成武 何叔衡: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浩气长存青史间 ——段奋夫烈士 血染战旗红 ——王仰颜烈士 宁死不屈千古扬 ——吴必先烈士 面对屠刀仍从容 ——涂凤初烈士 闽西农民运动杰出领导人 ——张赤男烈士 “苏区第一个模范”傅连暲 一生为公安政法事业鞠躬尽瘁 ——梁国斌烈士 幸存者的历史功勋 巾帼英烈唐义贞 危难见忠诚 ——罗化成与梁国斌的故事 抗日铁骑刘云彪 卓越的农民运动领导人邓子恢 张鼎丞关心长汀地下党 傅连暲日夜兼程救主席 方方在闽西苏区 永远的记忆 ——拜访涂通今将军 刘华香:松毛岭保卫战的活见证 周肃清:被派到福建的第一个中央巡视员 从基督徒到红色医生的傅连障 路易·艾黎与福建长汀等地的工合运动 三、汀江红旗 革命者来 具有独特历史意义的长汀党组织 长汀县早期建立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纪实 汀州福音医院 ——中央苏区第一所红色医院 中央苏区第一个女县委书记一二事 最早为红军服务的石印机 四打苦竹山 受到毛泽东、朱德嘉奖的古城暴动 竹钉阵 棉被阵 转战闽西 ——铁坚口述峥嵘岁月 苏区军民鱼水情 ——杨成武和他的乡亲们 浴血鏖战松毛岭 红九军团金华山最后一场殊死战 红九军团长征前的告别大会 红军长征第一村 ——一钟屋村 艄公蓝星朗助力“红旗跃过汀江” 长汀商人对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贡献 红色医生傅连暲在长征中 闽赣走廊的卫士 百鱼岭阻击战 ——铁坚回忆红五连战斗生活片段 温坊战斗中的红二十四师 消灭团匪李七孜 兆征县抗敌大队配合留守红军后卫团开展牛岭阻击战 ——赖荣光口述 活跃在闽赣边的汀瑞游击队 俞炳辉:负责组织护送瞿秋白等人过江前后的一段往事 一面珍贵的奖旗 草地茫茫八昼夜 ——老红军胡久保等过草地的故事 附录 红色记忆 南昌起义军入汀打响了闽西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南昌起义军进军潮汕途中几个重大政策的制定与更改 中央红军第九军团长征从福建长汀出发始末 长汀人民对红军长征胜利的突出贡献 “南阳会议”的历史作用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领导汀州市反经济封锁的历史功绩 中华苏维埃运输管理局福建分局的往事 闽西红旗不倒的启示 傅连暲与中华医学会 从历史档案看唐义贞何时入党 “朋口战役”与“福建事变” 福建查田运动的前前后后 后记 序言 长汀史称汀州,自唐开 元二十四年(公元726年) 置汀州起,至民国,是州、 郡、路、府、专署的所在地 ,成为闽西政治、军事、经 济和文化中心。客家母亲河 ——汀江是福建四大水系之 一,全长260公里,流经上 杭、永定、广东韩江,注入 南海。南宋长汀知县宋慈开 辟汀江航道,将海盐、海鲜 等各种货物从广东潮州、汕 头顺韩江、汀江源源不断地 运人汀州,然后转运闽西各 县及江西赣南等地,赣南、 闽西各地的土特产则由汀江 运到潮汕、广州等城市。后 来,汀州城成为土地革命时 期中央苏区与周围地区的物 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 被誉称为“红色小上海”。 1931年,中共中央机关从 上海陆续秘密转移至江西苏 区瑞金,因长汀毗邻瑞金, 相距50公里,所以长汀是必 经之地。中央机关的同志来 到长汀,惊喜地发现长汀很 繁荣,上海能买到的东西, 这里也能买到,所以交口称 赞长汀是“红色小上海”。在 1931年12月25日,周恩来 同志致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 的信中,高度称赞道:“汀 州的繁盛,简直为全国苏区 之冠。”除此之外,赞誉长 汀为“红色小上海”者也不乏 其人。1948年7月,年中共 中央香港分局书记方方在香 港《正报》连载的《三年游 击战争》(郭沫若作序)中 写道:“一个是红色的首都 ——瑞金,一个是红色的上 海——汀州”。1951年,中 共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总团 长谢觉哉在访问报告中讲道 :长汀“是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的经济中心……在苏区有‘ 红色的上海’之称”。(见唐 铁海《中央老根据地印象记 》,华东出版社,1954年 版) 诚然,长汀有千年的历 史积淀,但是最重要的因素 是由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红色政权,所以才有了 “红色小上海”光荣的红色历 史和故事。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 军入长汀,建立了中共长汀 党支部,开始革命活动,直 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 长达8年时间。1931年9月 ,闽西和赣南根据地连成一 片;10月,中共汀州市委、 市苏维埃政府成立。汀州市 成为中央苏区唯一的中心城 市。不久,中共福建省委、 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和省 总工会等省级机构在长汀相 继成立。从此,汀州不仅成 为中央苏区重要城市、中央 苏区经济中心,而且成为福 建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 和文化中心。 长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 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革 命圣地之一,中央红军长征 出发地之一。许多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领导人 共计有200多人在长汀战斗 过、工作过或生活过。他们 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 奇、朱德、瞿秋白、邓小平 、贺龙、叶挺、彭德怀、刘 伯承、陈毅、恽代英、彭湃 、吴玉章、项英、任弼时、 叶剑英、陈云、聂荣臻、罗 荣桓、张闻天、王稼祥、李 维汉、何叔衡、滕代远、萧 劲光、李富春、李克农、林 伯渠、董必武、谢觉哉、徐 特立、周以栗、伍中豪、陈 正人、方志敏、李六如、王 观澜、伍修权、王首道、贺 诚、陈赓、郭沫若、罗炳辉 、胡耀邦、杨尚昆、陆定一 、萧克、周肃清、蔡树藩、 郭天民、黄火青、周建屏、 杨英、邓子恢、张鼎丞、谭 震林、方方、罗明、邓颖超 、康克清、邓六金等。还有 长汀本邑涌现的革命领导人 张赤男、罗化成、王仰颜、 段奋夫、陈丕显、刘亚楼、 杨成武、童小鹏、傅连唪、 何廷一、涂通今、梁国斌、 黄亚光、吴必先等。他们为 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和中央 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 胜利不惜流血牺牲,建立了 不朽的丰功伟绩。 由于中央苏区日益巩固 和发展,国民党反动派除了 军事上对革命根据地加紧“ 围剿”外,经济上的封锁也 越来越残酷。从1932年开 始,对接近红色苏区的“白 区”实行“计口售盐、售油( 煤油)”。盐“每人每天只许 买三钱,购时必须凭证。火 油办法亦如之,唯重量稍稍 不同而已”。1933年5月,国 民党南昌行营颁布《封锁办 法》,专门在靠近革命根据 地的县设置管理所,各水路 交通要隘设管理分所或检查 卡;划定靠近苏区的县为封 锁区域,并设赣江、闽江、 汀江水道督察处。对米谷油 盐布匹、药材等必需品,“ 非有护照及通行证,不准放 行”。还野蛮订立“五家连坐 法”,规定五家中如有一家 将食盐运往苏区,其余四家 不报者,以“甘心赤化”罪处 置。与此同时,敌人还严禁 苏区的货物输往“白区”。这 样就使苏区日常生活必需品 食盐、布匹、药品、煤油等 十分缺乏且十分昂贵。 因此,粉碎敌人的经济 封锁,保证军民日常生活的 急需品供应,成为中央苏区 经济战线上一项重要的斗争 任务。起初,中央苏区“红 色小上海”在中共汀州市委 、市苏维埃政府直接领导下 和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 及临时中央政府指导下,汀 州市经济建设出现了生机勃 勃的景象。 加强财政、金融、交通 、邮电事业的建设。1931 年9月,闽西工农银行和中 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福建分行 相继迁往汀州。银行不仅印 发纸币、邮票和公债券,而 且办理金银兑换,组织存放 款,建立金融制度,发行兑 汇苏维埃纸币,推销公债等 业务。在镇龙宫前周 导语 《红色小上海革命故事集》内容丰富,故事独特,情节巧妙,引人入胜,能使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从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和艰辛,铭记革命先辈和苏区人民的不朽功勋,让大家以史为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弘扬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后记 本书的出版,首先要感 谢福建教育出版社林春森主 任、朱蕴苣老师的高度重视 支持,来因是1921年由他 们组稿出版了本人编著的《 福建中央苏区民间歌曲选集 》。之后,他们通过征询, 约我写一部比较有红色长汀 特色的《红色小上海革命故 事集》,当然,我非常乐意 地接受了约稿。此书撰稿历 时3年,其间,他们经常联 系笔者交流审稿事宜,花了 不少时间与精力,令笔者感 动不已。 同时,特别要感谢全国 著名的党史专家黄修荣主任 为本书作序,他对本书作了 全面而精辟的述评,并给予 很高的评价,称其为一部优 秀的福建长汀地方党史教材 ,也是一部有关长汀历史文 化名城、客家首府、革命圣 地的优秀导游书。 本书的出版受到了中共 长汀县委书记赖进益、县长 吕莉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 长邹建佳等县领导同志,以 及县委党史方志研究室、县 教育局、县文化体育和旅游 局、古韵汀州文旅集团公司 、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县 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的重 视和支持。 本书有数十幅插图,大 多来自1982年福建人民出 版社出版的《福建革命史画 集》,参加采访、摄影的主 要人员有:赵肃芳、林国栋 、林承武、陈尔忠、周映丁 、胡国钦、谢明坤、夏念长 、沈或、林年华、杨湘贤、 黄顺、袁松树、陈章松、周 在祥等;绘画作者有谢成水 ;摄影人员有:木森、亦敏 、邓木榕、陈伟田、胡晓钢 、陈水木、陈子亮、谢仰锋 等。 在此,对以上县领导和 单位领导以及摄影、绘画作 者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由于个人水平有 限,本书存在不妥之处,甚 至差错等问题,恳请读者批 评指正。 康模生 2023年11月 精彩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先后8次来长汀,在汀江两岸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毛泽东在长汀的革命活动,在闽西乃至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毛泽东第一次来长汀。就使长汀成为“革命发展的转折点” 1929年3月中旬,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出发,转战赣南来到长汀。 “在长汀的意外战果,这是革命发展的转折点”。这是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延安访问朱德时,朱德说的一句话。([美]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东方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293页)当时,红四军转战赣南,情况一直不妙。赣敌刘士毅、李文彬部围追堵截,迫使红四军在赣南艰苦奋战。不久,井冈山失守,红四军放弃“围魏救赵”回援井冈山的计划,改为变动不居的游击政策,以对付敌人的跟踪追击。 “红军并没有计划拿下长汀”,但为什么又拿下长汀呢?显然这是毛泽东随机应变的谋略。 1929年3月11日,红四军从瑞金壬田出发,沿着武夷山南端的闽沟,抵达长汀县境内的楼子坝住了一夜。这是红军首次人闽第一站。3月12日,当红四军先头部队出现在长汀一个偏僻的山镇四都乡时,乡民们大吃一惊!这天是圩天,又是佛期,抬菩萨游街的乡民们把菩萨扔在地上,跑得无影无踪。毛泽东见此情况,即令部队停止前进,派出一支宣传队进村刷标语、贴布告,召集群众大会。毛泽东对乡民们说:“红军是劳苦大众的军队,是来把压迫剥削劳苦大众的土豪劣绅,从大家头上拉下来。我们不但要打倒土豪劣绅,还要消灭保护土豪劣绅的国民党军队。”毛泽东的话很快打消了乡民们的思想顾虑,他们纷纷出来欢迎红军进村。 第二天,毛泽东在四都下赖村协和店驻地召开团以上干部会。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枪声。毛泽东走出店外,看了看,听了听,便走回来,说:“离这么远就打枪,这个部队不会打仗!” 红四军原计划在四都暂住几天,歇息歇息,再做下一步打算。现在“不会打仗”的敌军紧逼上门,毛泽东灵机一动,改变原计划,利用我军进攻的特点,兵分三路,一下就击溃了福建省第二混成旅郭凤鸣部一个团,追逐15公里,追到长岭寨下的陂溪村。 当天下午,毛泽东在陂溪村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听取中共长汀临时县委书记段奋夫和张大鹏的汇报。当机立断,进攻长岭寨,消灭郭凤鸣1 3月14日,红四军进攻长岭寨,歼灭郭凤鸣旅1000余人,击毙旅长郭凤鸣,解放了长汀城。长汀果然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美]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东方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296页) 这时,蒋桂决裂,国民党军阀开始混战。毛泽东于3月20日在汀州辛耕别墅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作出决策,“在国民党混战初期,以闽西赣南20余县一大区为范围,用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群众的公开割据,深入土地革命,建设工农政权,由此一割据与湘赣边之割据连接起来,形成一坚固势力,以为前进的根基”(《红军第四军前委致中央的信》)。 这次会议,毛泽东批准正式成立中共长汀县委,由段奋夫任县委书记,王仰颜、罗化成、张赤男、黄亚光、傅维钰(女)等为县委委员。 当天晚上,毛泽东以前委名义将上述行动方针,向中央写了书面报告,“闽西赣南一区内之由发动群众到公开割据,这一计划是决须确立,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因为这是前进的基础”。 为了发动群众打土豪、筹军饷,制定正确的政策和行动方针,毛泽东亲自召集老佃农、老裁缝师傅、老教书先生、老钱粮师爷、老衙役和流氓头子等六种人的调查座谈会,全面了解长汀的经济、社会、民俗方面情况,准确地制定了在长汀打土豪、筹军饷的政策和对象,所以,几天时间就筹得军饷5万余元。 为了统一红军军装,前委研究决定从筹得的军饷中拿出一部分钱,赶制了4000套灰布军衣,配上红领章、红五星、灰布绑腿。这是红军创建以来第一次统一了服装! 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率领红四军在汀州活动17天。长汀果真成为革命发展的转折点。 第二次来长汀“红旗跃过汀江” 1929年5月,蒋桂军阀混战告一段落,粤桂军阀狼烟又起。盘踞在龙岩一带的军阀陈国辉部参加了粤桂军阀混战,闽西境内一时空虚。江西敌军则由于蒋桂战争结束,调头进攻红军。正在此时,毛泽东接到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的书面报告,要求红四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再到闽西活动。毛泽东欣然同意东进闽西。 5月19日,毛泽东、朱德挥师离开赣南,当晚抵长汀濯田镇,毛泽东住在镇上“槐盛店”。他不顾劳累,夤夜写了两封紧急指示信,派宋裕和送出,一封交闽西特委,指示邓子恢在5月22日赶到蛟洋,商讨退敌之计。另一封交上杭地方武装领导人傅柏翠,要他们在5月21日到连城庙前商量行动计划。 20日一早,红四军在濯田镇樟树下召开群众大会,宣传红军“是工人、农民的武装,是帮助穷人谋利益的队伍”。会后,部队从濯田进军水口。当时正值雨季,汀江水猛涨,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无法涉水过江。而军情相当紧急,赣敌李文彬旅紧迫不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