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电子商务行业法律问题为核心,突出理论结合实际、司法裁判结合行政监管的特点,重点解决电商领域实务中的具体问题与前沿问题。内容主要分为五大板块:电子商务法总论问题;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电子商务中的合同问题;直播电商法律问题;电子商务中的广告法问题。 作者简介 姚志伟,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职律师。兼任财政部彩票监管咨询和评审专家,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研究会理事,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在《人民日报》(理论版)《法律科学》《法商研究》《环球法律评论》等刊物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在《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审判》《国际商报》等报纸杂志、商务部官方网站,以及专业微信公众号发表电子商务法相关实务文章三十余篇。在威科先行法律数据库推出“姚看电商——《电子商务法》实务专栏”。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法、人工智能法的研究和实务工作。 目录 第一编 电子商务法总论问题 《电子商务法》适用范围研究 以微信等信息网络方式沟通订立买卖合同的管辖风险 线下交付是“信息网络”行为?——涉电商平台知识产权案件管辖研讨 朋友圈发广告,要进行电商主体公示吗? 第二编 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民法典》网络侵权条款评释 “通知-移除”规则在电商领域的新发展——以《涉电商平台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指南》为中心的考察 《中美经贸协议》中的电商侵权条款解读 首发解读:最高院涉网知识产权批复征求意见稿——《中美经贸协议》落地初分晓 从“匆匆那年”案看通知的效力 “多元”且“合理”:电商平台的必要措施 恶意获取权利或进行权利登记与恶意通知的认定 错误通知中的“善”与“恶” 电子商务平台内经营者反向行为保全研究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限制——以销售者的利益保护为中心 网络服务提供者披露疑似侵权用户身份信息问题研究 让“知产”的归“知产”,“食安”的归“食安” 第三编 电子商务中的合同问题 “薅羊毛”是“错误”吗?——电子商务零售交易中商家标价错误行为的救济 商家标错低价后如何自救?——《电子商务法》第49条第2款下的司法观察 裁判风向:商品无中文标签案件中惩罚性赔偿规则的适用 电商难题:绝对化用语广告与欺诈的认定——行政与司法的实践分析(上篇) 电商难题:绝对化用语广告与欺诈的认定——行政与司法的实践分析(下篇) 电商难题:网店店堂告示的效力——司法裁判的类型化分析 最高法审理涉疫案件指导意见解读:未成年人直播打赏问题 第四编 直播电商法律问题 从“老罗直播”看“网红带货”中的法律问题 公职人员“直播带货”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慎用《广告法》监管“直播带货” 《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解读之一:MCN机构的规范经营 对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电商直播指导意见的解读之一 对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电商直播指导意见的解读之二 网红经纪协议的司法实证分析(一):能否强制要求艺人继续履约? 网红经纪协议的司法实证分析(二):法院调整过高违约金的考量因素 网红经纪协议的司法实证分析(三):MCN机构与艺人“分手”,“竞业限制”条款是否有效? 第五编 电子商务中的广告法问题 主播发布虚假广告,需要“假一赔三”吗? 正品商家非授权使用“网红推荐”的合法性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