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唐人乐府论著辑考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亓娟莉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人乐府论著辑考与研究”最终成果。共辑考唐人乐府论著六十余种,据其文献特征分为初盛唐乐府论著、中晚唐及五代乐府论著、佚名及其他待考论著三部分。附录中收入了《教坊记》《羯鼓录》《乐府杂录》及《乐府古题要解》等四种唐代音乐史料文献。本书通过对唐五代乐府论著的全面搜集整理,考索作者、作时,辑录相关佚文,挖掘新的史料,探讨其文献价值,使零散断滥之乐府史料初步形成脉络清晰的全唐五代乐府论著汇编,从文献角度完整展示了唐五代乐府发展的面貌和特征,是集文献整理汇编与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成果,也是研究唐五代乐府文学及音乐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亓娟莉,博士,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中国乐府学会理事,陕西省语言学学会理事,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乐府文学与文献学、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唐人乐府论著辑考与研究”“唐代音乐史料编年与考论”,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乐府杂录校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专著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目录 前言 上编 初盛唐乐府论著 一 赵邪利及其琴学论著 二 僧道英《琴德谱》 三 窦琎《正声乐调》 四 陈怀《琴谱》 五 张文收《新乐书》 六 司马承祯《琴三诀》 七 沈逮《大胡笳十八拍》 八 沈氏《沈氏琴书》 九 武则天《乐书要录》 一○ 刘贶《太乐令壁记》 一一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一二 郗昂《乐府古今解题》 一三 王昌龄与《续乐府古解题》 一四 刘慷《乐府古题解》 一五 沈建《乐府广题》 一六 佚名《乐府解题》 一七 董庭兰与琴曲《胡笳》 一八 佚名《律书乐图》 一九 贺怀智《琵琶谱》 二○ 李隆基《金风乐》 中编 中晚唐及五代时期乐府论著 一 《古今乐纂》与《乐纂》 二 齐嵩《琴雅略》 三 陆鸿渐《教坊录》 四 宋洗《乐书》 五 李勉《琴说》 六 李约《东杓引谱》 七 薛易简《琴诀》 八 吕渭、李良辅《广陵止息谱》 九 萧祜《无射商九调谱》 一○ 段成式《觜篥格》 一一 段安节《琵琶录》 一二 佚名《琴集》 一三 佚名《琴雁》 一四 赵惟昧《琴书》 一五 王大力《琴声律图》 一六 陈康士琴学论著 一七 李冲《琴操通》 一八 徐景安《历代乐仪》 一九 陈拙《大唐正声新徵琴谱》 二○ 陈游《乐苑》 二一 窦俨《大周正乐》 下编 佚名及其他待考论著 一 佚名《音律图》 二 佚名《唐乐图》 三 佚名《辨音集》 四 佚名《琴式图》 五 佚名《琴谱调》 六 佚名《乐部》 七 佚名《琴议》 八 佚名《管弦记》 九 李守真《古今乐记》 一○ 季玄楚《乐经》 一一 刘氏、周氏《琴谱》 一二 《鼓吹乐章》与《汉魏吴晋鼓吹曲》 一三 田琦《声律要诀》 一四 翟子《乐府歌诗》《三调相和歌辞》 一五 佚名《外国伎曲名》 一六 佚名《古解题》 一七 佚名《历代歌辞》 附录 一 乐府古题要解 二 教坊记 三 羯鼓录 四 乐府杂录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李浩 亓娟莉在西北大学读书 时,硕士学位论文围绕《乐 府诗集》一书选题,博士学 位论文又以《(乐府杂录) 校注》为题。毕业14年后, 呈献给学术界的这部《唐人 乐府论著辑考与研究》,属 于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结题成果,仍然在乐府学 领域内深耕,论域上从一部 专书到整个有唐一代,方法 上也从对原典的校释到乐府 文献的辑录。 我有幸再次在亓娟莉新 书出版前拜读,感到与她已 有成果及坊间相关的著述相 比,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方法的科学性。亓 娟莉首先给我们综述了有关 乐府研究的学术史,在充分 肯定前哲与时贤取得的成就 后,她同时也指出,目前的 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 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教坊记 》《乐府杂录》《乐府古题 要解》等少数几部文献;二 是没有形成唐代乐府文献的 系统整理研究,尚无全唐视 角下乐府论著的系统整理, 未能形成有序推进的研究态 势。所以,她的研究就不完 全是“照着说”,而是一种“ 接着说”,以已有研究为出 发点的一种学术的拓展,资 料的扩充和相关问题的讨论 和订正。 亓娟莉的这部《唐人乐 府论著辑考与研究》主要对 唐人乐府论著进行考察,梳 理相关目录文献、个人传记 、乐志以及唐宋笔记杂著等 史料记载,并就论著作者生 平、作时等加以考索,辑录 相关佚文,探讨文献价值。 作者还对唐人乐府论著 进行分类。从内容方面划分 ,大致可将本研究考察的唐 人乐府撰著归纳为综合、琴 学、解题及歌辞乐章、笔记 杂著等四类。通过研究,她 发现唐人乐府四类论著中, 琴学类最为丰富,其传承贯 穿了整个唐代。其次为综合 类,综合类乐书的撰者又以 乐府专职人员为主,带有一 定的官方性质。盛唐前后集 中出现了一批解题类著作, 代表了唐人对乐府诗歌创作 的总结和批评,今传唐人乐 府论著则以笔记杂著类为主 。就时间跨度而言,本研究 所谓唐人乐府论著上起李唐 立国,涵盖赵邪利等由隋人 唐人士之撰著,下则迄于唐 末五代时期。对所搜集的论 著从作者、作时、佚文及文 献价值等几个方面加以全面 考察,首先梳理目录文献著 录信息,其次结合史籍就作 者生平、作时等加以考索, 最后辑录相关佚文,分析其 历史文化信息及文献价值。 佚文辑录方面,考虑到文献 之间相互转引的情况以及古 人转引、传抄文字的特点, 以辑录最早、最可靠的佚文 为主。研究重点以前人未曾 整理辑录或较少研究的乐书 为主,凡研究较多、成果丰 富者则不作重点考察。 我认为这些分类和划分 都是有意义的。虽然不能说 都精准确切,但是这种尝试 和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体 现了当代乐史乐论研究的不 断深化和细化。 第二是辑录乐府文献的 丰富性。本研究辑考唐人乐 府论著六十余种。其中作时 、作者可考者依其作时分别 归入《初盛唐乐府论著》及 《中晚唐及五代乐府论著》 ,其次将因文献资料所限, 无法判断作者、作时或辑录 佚文者归人《佚名及其他待 考论著》。 亓娟莉所做的这些工作 ,具有重要的音乐史料学价 值。本研究首次全面辑录整 理唐五代乐府论著的工作, 搜集整理散佚的唐五代乐府 论著,挖掘新的史料,探寻 文献作者、作时,分析解读 其文献价值及历史文化信息 。所辑乐府文献或尚未引起 学界重视,或未为学界所知 。《律书乐图》《大周正乐 》《音律图》等均属首次辑 录整理,有许多佚文提供了 可资研究的新证据,从文献 角度完整展示了唐五代乐府 的总体面貌,有助于厘清乐 府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兼具 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对进 一步全面系统描述唐五代乐 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亓娟莉在做了大量深入 研究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 到她所做的工作尚存在一些 不足:一是部分论著如《音 律图》《琴操通》等,因资 料所限,无法推知其具体成 书时间及撰者,甚至有的如 《沈氏琴书》究竟是否为唐 人所作,亦难以判断。二是 部分史料需进一步考证解读 。许多佚文属首次辑录,其 中不乏极为独特者,需要仔 细研究综合解读。 其实,除了亓娟莉所提 及的这两个方面,我认为还 可以从以下几点拓展:一是 海外汉文献,二是地下新出 文献。包括文字文献、图绘 文献及文物遗存。 总体看来,本研究的选 题和已有的开拓都是值得充 分肯定的。更应该肯定的是 ,亓娟莉在内地二线城市的 一所普通师范院校里,几十 年如一日,孜孜砣砣,契而 不舍,咬定青山不放松,围 绕着唐代乐府论著和乐府文 献有计划、有目标,一步一 个脚印朝前走,不急躁,但 也不放弃,既不重复别人, 也不重复自己。在功利主义 和浮躁学风弥漫的当下,人 文学科特别是传统文史学科 如何接续传统,深耕当下, 面向未来?亓娟莉以她的踏 实努力作了回答。所以我乐 于向学界推荐,并希望亓娟 莉和乐府学的同道在这一领 域作出更多的新探索。 谨为序。 2023年12月4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