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为了治疗自己的抑郁症,离开德国,隐居瑞士提契诺州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后,观察自然、体验自然后创作出的38篇随笔诗歌作品集,并精选收录了其同时期创作的多幅插画。黑塞在提契诺将观照自然之美作为自我疗愈的实践,此举成为全球青年修炼的榜样,此作也成为自我疗愈的指导性文本。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出生于德国南部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1899年,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未获得公众承认;1904年,以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轰动德国。后来,他辞去工作,专事写作,先后完成《在轮下》(1906年)《盖特露德》(1910年)《罗斯哈尔特》(1914年)等早期重要作品。 1912年,黑塞移居瑞士并在1923年加入瑞士国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黑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主要长篇小说有《德米安》(1919)、《悉达多》(1922)、《荒原狼》(1927)、《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和《玻璃球游戏》(1943)等。其中《荒原狼》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蒙塔诺拉四十年 在提契诺重生 山隘 山村 农庄 红屋 南方夏日 冬日,寄自南方的一封信 色彩的魔术 提契诺的教堂 小径 湖岸 提契诺夏夜 昂格罗的圣母 提契诺的圣母节 诗人黄昏所见 洛迦诺 屋舍·田园·园篱 夏日终曲 暮霭 水彩画 秋天 返乡 与妮娜重逢 五月栗林 作画 画者之乐 悼老树之死 对比 百日草 屋中漫步 入秋 夏秋之际 提契诺秋日 桃树 1955年日记二则 漫步暮色中 对提契诺的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