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王海亭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20世纪80年代台湾最具代表性的七种社会运动(妇女运动、消费者运动、农民运动、劳工运动、环保运动、反雏妓运动、无住屋运动)作为研究对象,在探讨社会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基础上,概括阐述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的历史过程和主要内容。本书对于大陆读者了解与研究这个时期的台湾社会状况具有代表性与参考价值。 目录 序言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五节 本书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台湾人民反侵略传统和反对国民党独裁的行动精神 第二节 台湾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影响 第三节 台湾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力的成长 第四节 国民党威权体制的松动和社会控制能力的下降 第五节 台湾外围环境的变化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台湾社会运动的兴起(1980—1982) 第二节 台湾社会运动的成长(1983—1986) 第三节 台湾社会运动的深化(1987—1989)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的组织、策略、类型和特征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的组织和参与群体分析 第二节 抗争策略的变化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的类型和特征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的功能和困境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的功能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的困境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大事纪略 附录二 大里“反三晃”运动记事表 附录三 “反六轻”运动大事记 参考文献 序言 序言 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世界格局处于 大动荡的前夜,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并不断集聚,美苏全 球争霸态势从互有攻守转变为美攻苏守,冷战后形成的 两极格局行将终结。在此背景下,东西方两大板块之间 的碰撞、交融、渗透渐次加深,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暗 流汹涌,社会价值观发生西化的趋势有所抬头,全球“ 结社革命”迅猛发展,世界各地涌现出一大批非政府组 织,新兴社会运动蓬勃发展。 具体就台湾地区而言,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完成,台 湾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民党 当局对台湾社会的控制力逐渐下降,政治民主化诉求被 提上日程。剧烈的社会变革,为台湾社会运动的兴起和 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活动空间和发生可能性。 20世纪80年代在台湾兴起的社会运动,类型众多, 涵盖了消费、环保、性别、阶级、阶层、族群、特定社 会群体、人权和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几乎整个台湾社 会所有的阶级、阶层和群体都参与进来。这波持续十年 、风起云涌的集体抗议行动,对台湾社会的转型和台湾 政治生活的自由化及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 为台湾社会运动发展史上的“黄金十年”。 本书选取20世纪80年代台湾最具代表性的七种社会 运动作为研究对象,在探讨台湾社会运动兴起的历史背 景基础上,概括阐述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的历史 过程和主要内容,分析台湾社会运动的组织、参与群体 、抗争策略和方式,归纳台湾社会运动的类型和特征, 最后对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的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影响其发展的内、外困境。 研究发现,经过为期十年的社会运动实践和训练, 台湾已经进入一个运动社会当中,社会运动成为台湾民 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社会运动中涌现出的大量社会运 动组织,作为沟通官方和民间社会的桥梁纽带,为台湾 市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历史条件;社会运动还提升了台 湾民众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思维,推进了台湾社会的自由 化进程;在社会运动为台湾社会发展变迁提供动力、累 积资源和凝聚共识的同时,政治反对力量将其视为一种 获取政治资源的工具,部分程度地攫取了20世纪80年代 台湾社会运动的成果。 在梳理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20世纪80 年代台湾社会运动作为一个横断面,综合考察其发展的 历史过程,有助于从整体上研判台湾社会十年间所发生 的显著变化。特别是对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的组 织、参与群体、抗争策略、类型和特征的深入分析,有 助于厘清十年来台湾社会所发生的林林总总的社会运动 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发展逻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 析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的功能和困境,对了解台 湾社会运动发展的趋势和未来走向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参 考价值。 王海亭 2021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