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人如何与这个世界、与自己更好相处的书。全书分为6个部分,通过32个隐喻故事讲述了如何克服恐惧与焦虑,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说服自己进行变通,如何走出我们思维习惯中的常见误区,如何与关系亲密的人相处,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如何取舍,以及怎样掌控自己的生活。
书中所采用的隐喻来自我们的生活,关乎我们的喜怒哀乐,关乎我们的成长,关乎我们如何才能快乐地生活。
本书的隐喻通俗易懂,故事极具亲和力,文字轻松易读,图片诙谐幽默,适合每一个人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蜥蜴脑(写给大家看的图画心理学)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瑞典)达恩·卡茨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人如何与这个世界、与自己更好相处的书。全书分为6个部分,通过32个隐喻故事讲述了如何克服恐惧与焦虑,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说服自己进行变通,如何走出我们思维习惯中的常见误区,如何与关系亲密的人相处,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如何取舍,以及怎样掌控自己的生活。 书中所采用的隐喻来自我们的生活,关乎我们的喜怒哀乐,关乎我们的成长,关乎我们如何才能快乐地生活。 本书的隐喻通俗易懂,故事极具亲和力,文字轻松易读,图片诙谐幽默,适合每一个人阅读。 目录 一切的开端 隐喻、图画和关系框架 如何处理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脑中蜥蜴 松开拔河比赛的绳子! 懦弱的跳水新手 别去想那些绿斑蛙! 闭着眼睛看恐怖片 刚按下的是哪个按钮? 年长的你和年幼的你 当你的方法不奏效时 小锤子不好使就用大锤子 “我只画小丑” 即使信号灯20年来都没变绿过,也继续等 狗是最好的! 告别无休止的“乒乓球赛” 手上有什么就用什么 思维中常见的错觉和谬误 为什么我的滑雪教练这么差劲? 下雨是因为天气恶劣吗? 不是所有人都不满意 上蹿下跳,躲避狮子 反正我已经抽了一支烟,不妨把整包都抽了吧 你是怎么学会骑自行车的? 我们如何与其他人(及自己)相处 总是抱怨你爱的人 当你拥抱某人的时候,就很难生他的气了 把孩子“撕成两半” 你为什么把花瓶摔坏了? 你再害怕的话,我就要扇你耳光了! 室内植物蔫了是它的错吗? 我们的短视思维 乖乖坐好,下周这根骨头就是你的了! 滚动面前的大雪球 生活这件事 船上的偷渡客 派对上的醉鬼 活在想象里 你的生活平衡吗? 你人生故事的主演:其他人! 本书隐喻的灵感来源 参考文献 致谢 序言 在某次心理学会议上, 我告诉同事自己正在写一本 关于图画览喻的书时,他说 :“隐喻?!这想祛也太天 马行空了!” 隐喻在我们的日常交谈 中实在是太常见了。我的这 位同事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 己正是用了一个隐喻“天马 行空”来表达自己的反对意 见。这用另一个隐喻来讲就 是鱼不知道自己在水里! 隐喻就在身边,而我们 往往没有意识到。一张桌子 有四条“腿”,某网球运动员 正处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巅 峰”,某艺术家歌唱得像“夜 莺”一样。大多数语言学家 都认为人类的语言与思维相 关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隐 喻。 我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和 卡罗林斯卡学院作为认知行 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 )的临床治疗师及讲师,已 经有20多年了。我坚信好的 治疗师必须同时也是好老师 ,因为所有成功的心理治疗 都包含着明确的教育要素。 治疗师必须要以人们易于理 解的方式来解释研究的结果 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以某种 特殊的方式行事,为什么我 们会被焦虑和抑郁打倒以及 这些心理上的变化会怎样改 变我们对自身、周围的人乃 至生活本身的看法。 这可能就是心理学家总 是使用隐喻的原因。通常, 隐喻会受其产生年代存在的 典型现象所影响。100多年 前人们刚开始使用电力时, 弗洛伊徳就用“能量”和“充 电”描述人类的心理。如今 我们说“处理”和“存储”想法 ,明显是来自计算机革命。 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已经了解 的事情来认识自己。 使用图画隐喻 在本书中,我为文字配 了插图。合适的图画的“解 说”效果无须细述。图画在 所有的教学材料中都有所应 用。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 么至今没有被全面应用于各 种治疗中。 在第一次实习时,我就 对图画隐喻产生了兴趣。当 时我只是使用了儿幅简单的 图画,治疗就取得了多次突 破。 我画了草原上被狮子吓 坏的斑马来解释人类对压力 的反应。我还临慕了一张照 片,照片中有一名男子站在 跳板上,他要等到感觉“对 了”之后再跳水(对的感觉 可能永远不会来,然而事实 上不管怎样你都能先跳下去 )。不久,我就收集了大量 有用的隐喻,并结合自己粗 糙的手绘一起使用。2003 年,我在瑞典最大的认知行 为治疗协会会员期刊Beteen deterapeuten上发表了一篇 关于图画隐喻的文章。文中 的一幅插画就是“懦弱的跳 水新手”,在CBT专业人士 中广受欢迎。几年后这个隐 喻被应用在了更广泛的领域 ,各种能力层次的“人生导 师”都在使用它。它还出现 在了我同事某本关于儿童和 恐惧的著作的封面上。 接纳与承诺疗法 (Aczeptante and Tomwitment Therapy,AiT )和隐喻 我对在心理治疗中应用 图画萌生了兴趣。与此同时 ,一种新式行为疗法进入了 瑞典。隐喻在这种新疗法一 -ACT中有明确的应用。实 际上,使用这种疗法的治疗 师之间共享着大量文字与图 画形式的隐喻衍生品。 虽然已经有一些研究在 试图解释个体对隐喻的看法 与反应,但我还没有看到有 哪项研究能够说明特定隐喻 是如何提高疗效的。 关于ACT,我还坚信隐喻 以图画形式呈现可作为语言 表达的有效捷径。图片给人 的感受似乎与人们对现实生 活的体验更为贴近。ACT的 基石之一就是鼓励人们从个 人经历中得出关于自身与周 围世界的结论。根据ACT的 观点,很多人的痛苦来自于 过度的口头反刍(译注:心 理学家用“反刍”比喻对经历 和想法的反复思考);而且 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思虑 过度几乎是致命的。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首先,我希望以一种更 为新颖、有趣的方式传递心 理学的知识。目前,书店的 架子上堆满了面向大众的心 理学科普书籍。这些书通常 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书过度热情,教 人如何通过使用一些心理学 技巧或唉醒某些神秘事物的 内在品质,在眨眼间改变自 己的生活。这类书的作者接 受过的心理学培训很少或基 本为零。他们只是在攻克了 一些个人危机之后,针对各 类问题得出了自己的“灵丹 妙药”。通常,人们都会觉 得这一类型的书是基于某些 科学原理的,但事实上这是 对流行心理学的误解。书中 提供的许多建议都是无效的 ,甚至还可能有害,只不过 是一种现代形式的骗术罢了 。 第二类书晦涩枯燥,其 作者是心理学家或其他对如 何帮助他人改善生活开展过 认真研究的研究者们。他们 传达的信息往往是正确的, 但很少有人看。毕竟,这类 专业作品既不能令人快乐地 阅读,也不是知识启蒙读物 。 换句话说,一般大众想 要了解有用的心理信息都要 面临两难选择。流行的书往 往不可靠,在某些情况下甚 至可能是有害的。更科学的 文献往往很无聊,容易让人 昏昏欲睡。我希望这本书能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取得平衡 ,以简单有趣的方式传达有 关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成果 。简而言之:用简单的插图 和简明的文字解释。 这本书中的插图(大部 分是用来描述隐喻的),展 现了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的某 些场合里遇到的挑战。其中 的许多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