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强化话语主体提升执政形象、优化话语内容提升话语质量、搭建话语平台传播中国声音、展示话语权力贡献中国力量四个层面,讨论了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对于推进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许徐琪,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现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师、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会理事,在《经济日报》《浙江日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权威期刊发表文章多篇。 目录 绪论 一、选题 二、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三、相关概念解析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一节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必要性 一、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内在要求 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所需 三、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使命使然 第二节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可能性 一、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提供了现实基础 二、西方国家面临的困境提供了外部环境 第二章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一、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一个客观的物质过程 二、资产阶级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三、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必然趋势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观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新闻观 三、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话语权思想 第四节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相关理论借鉴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二、话语权相关理论 三、国际传播学理论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塑造期(1978—1992) 一、改革开放取得的初步成效促使话语深入人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初步形成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发展期(1992—2012) 一、改革开放的新成就促使话语权获得新进展 二、政治话语的新发展促使话语结构趋向成熟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提升期(2012年至今) 一、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促使话语权取得质的飞跃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展现新气象 第四章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取得的成就 一、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内的认同度 二、打破了“历史终结论”的谎言 三、促进了全球话语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五、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 第二节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一、话语主体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话语内容有待创新发展 三、话语平台的效用有待发挥 四、话语外部环境存在一定障碍 第五章 苏联话语权兴衰的历史实践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苏联话语权建设的兴与衰 一、话语权的形成与发展——列宁时期 二、话语权的巩固与衰退——斯大林时期 三、话语权的复苏与滑坡——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 四、话语权的瓦解与崩溃——戈尔巴乔夫时期 第二节 苏联话语权丧失带给中国共产党的经验与启示 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是赢得话语权的理论基础 二、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赢得话语权的道德基础 三、发达的生产力是赢得话语权的物质基础 四、正确的发展道路是赢得话语权的政治基础 五、成功的民族政策是赢得话语权的民族基础 六、合宜的外交政策是赢得话语权的外交基础 第六章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应遵循的原则 一、充分尊重话语权 二、公平竞争话语权 三、有效保留话语权 第二节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现实路径 一、强化话语主体,提升执政形象 二、优化话语内容,提升话语质量 三、搭建话语平台,传播中国声音 四、展示话语权力,贡献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