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国家传播学论丛》(第二辑)是国家传播学会召开年会而遴选出的优秀论文集。国家传播学会成立于2016年,会长是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汝东教授。学会成立之后,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主要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开学术研讨。为此,国家传播学会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2016)、陕西师范大学(2017)、上海大学(2018)召开了三届国家传播学高层论坛。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国家传播学论丛》(第一辑)。 2019年11月22日—24日,第四届国家传播学高层论坛在重庆交通大学召开,有100多位海内外学者参加了会议,收到参会论文50多篇。陈汝东会长和主编共同商讨,从中遴选了22篇优秀论文,汇编成《国家传播学论丛》(第二辑)。论文作者主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三峡大学、长江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河北大学、江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高校。《国家传播学论丛》(第二辑)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国家传播话语分析与理论建构、国家叙事与传播理论、影视文化与国家形象建构、新媒体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新时代国家治理与网络传播等话题展开学术研讨,为提高国家传播力和影响力做出应有的理论贡献。 作者简介 李红秀,四川省南江县人。文学博士,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任贝宁阿波美—卡拉维大学(University of Abomey-Calavi in Benin)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德瑞克大学(Drake University)访问学者,教育部学位中心评议专家,重庆市宣传文化“巴渝新秀”青年文化人才,重庆市社科文库专家,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文学和新闻传播学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关系研究”1项,主持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3项,主持研究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其中,学术专著《新时期的影像阐释与小说传播》获重庆市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大学生人格教育系统创新研究》获重庆市第三届高等教育项目成果二等奖,论文《重庆建设内陆开放型文化品牌的思考》获重庆市教委一等奖。在《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图书评论》《文艺争鸣》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多篇被选入《复印报刊资料索引》中。在《重庆日报》《重庆晚报》等媒体上发表消息、通讯、新闻评论等作品800多篇。主编教材《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2013)、《当代文秘写作》(2009)和《影视传播概论》(2007),参编《周文研究论文集》(2013)、《再论周文》(2005)。 目录 关注国家传播实践,繁荣国家传播研究(代序) 一、国家传播话语分析与理论建构 融媒体:表达的革命 融媒体叙事与国家形象传播的理论模型 中国当代医患冲突话语研究的新动向 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方法 论土耳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构建一 二、新媒体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基于微传播视角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创新研究 党员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控制阶段Twitter平台中国媒体账号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三、国家叙事与传播理论 风格的修辞学概念演变与当代转型 新时代乡村文明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 文化自信推动协商文化走进新时代 传播学范式下的舞蹈传播理论建构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闻报道中短视频的嵌入式运用与传播价值 四、影视文化与国家形象建构 软实力与文明之师——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中的文化元素分析 硬实力与威武之师——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中的军事元素分析 电视媒体直播助农的新启示 新时代下阅兵仪式对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 红色文化短视频传播路径探析 走向市场化、人民化、云端化——新媒体冲击下报媒坚持党性并向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研究 五、新时代国家治理与网络传播 以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作为传播的自由:政府社会治理中公众网络参与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人民日报》“中东欧”报道的框架分析 后记 序言 关注国家传播实践,繁 荣国家传播研究 陈汝东 初冬的重庆,天朗气清 ,物阜人兴!在这美好的季 节,我们相聚在重庆交大, 共同举办“第四届国家传播 学高层论坛”,研讨共和国 传播的历程,探讨国家传播 的未来,共襄学术盛举。在 此,我谨代表全球修辞学会 、国家传播学会,向各位学 者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同 仁致以亲切的问候! 本届论坛的召开适逢共 和国建立70周年,会议以“ 新中国70年以来国家传播的 嬗变与创新”为主题,致力 于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 的国家传播理论与实践等重 大问题,不仅透射出学会同 仁对共和国传播实践发展历 程的洞悉,也展现了新一辈 学者对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密 切关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 义和实践价值。 新闻以家为根,传播以 国为本。新中国成立70年以 来的历程,不仅是中国人民 共同建设新家园的历史,也 是新闻与传播的历史。新中 国新闻与传播的历程,既是 党和国家治理政策上传下达 的历程,同时也是人民参与 社会管理、国家治理的历程 。不言而喻,我们生活在一 个岁月峥嵘的时代,同时也 是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一个从容而优雅、豪迈且豁 达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机遇 和挑战并存的时机,我们有 幸共论学术,同襄盛举。让 我们为此报以热烈的掌声! 重庆交大不仅具有悠久 的历史传统,而且享有辉煌 的声誉!其“明德行远、交 通天下”的校训,给人以远 行的力量和信心。“人通智 至、文慧天下”,交大人文 学院的办学理念,彰显了全 院同仁汇聚天下英才的磅礴 志向。以李天安书记、张玉 蓉院长、李红秀教授等为代 表的重庆交大学术团队,紧 紧把握学术发展的新契机, 立足国家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前沿,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 与融合.同心协力、不辞辛 苦,成功地筹办了本届高层 论坛,成就了国家传播学研 究的新气象,为我国国家传 播学的理论建设做出了突出 贡献。相信本届论坛的举办 ,必将塑造国家传播学理论 建构的新气象!请让我们以 热烈的掌声为他们的辛勤付 出点赞! 最后,祝各位学者发表 成功,精神愉快!祝论坛圆 满成功,取得丰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