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不相信神话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意)奥莉娅娜·法拉奇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部回忆录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无畏的女人,从年轻时起,就渴望了解世界,渴望战斗。一个女人,一个作家(她总是喜欢这样称呼自己),一个从越南到墨西哥再到德黑兰的记者,说出了世界的真相。她见证了最伟大的事件,让每一个关注她或阅读她文章的人都参与其中。
作者简介
奥莉娅娜·法拉奇,20世纪最著名的记者之一,也是著名作家,被誉为“采访女王”和“文化奇迹”。1929年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记者生涯。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1980年8月来中国采访过邓小平。2006年因病去世。法拉奇曾两次获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代表作有《男人》《风云人物采访记》《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好莱坞的七宗罪》等。
目录
第一部分 用佛罗伦萨方言表达,用佛罗伦萨方言思考
我不相信神话
奥莉娅娜·安娜斯塔莎
做一个孩子并不幸福
我的英雄
高中里的讨厌鬼
远去的医生梦
第一份工作,第一次被解雇
别了,佛罗伦萨:从《时代》到《欧洲人》
第二部分 工作,旅行
去全世界旅行
初访德黑兰
匈牙利,自由的死亡
讨厌的人
无用的性别
珀涅罗珀与美国
等待我们探索的宇宙
重返纽约
重回元年的佛罗伦萨
越南风云
墨西哥
重返太空
我的主编
采访的艺术
第三部分 爱与自由
命中注定的相遇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一位英雄的陨落
等待死亡的托斯卡
重返希腊
婚姻无用
未出生的孩子
自由
给阿莱科斯最后的礼物
第四部分 写作这个职业
被记者职业耽误的作家
别了,《欧洲人》,我选择了《晚邮报》
九月,于德黑兰
我爱小说,但厌恶写作
贝鲁特纪事
谢谢你,爸爸!
第五部分 严峻的考验
未来与过去
在纽约的生活与写作
入侵者
信奉基督教的无神论者
9·11事件
我的爱国心
死亡是件奢侈的事
人名索引
注释
导语
勇往直前的“生猛成长之书”,我行我素的“女性反叛之书”,“世界第一女记者”炼成记。
曾获多项大奖,代表作《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风云人物采访记》畅销全球。
法拉奇是我们这颗星球上幕质朴但又幕复杂的人之一,即使是在她与风云变幻的外部世界打交道时,她也不失那份神秘感。她对人世始终抱有某种对抗的态度,始终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姿态。
书评(媒体评论)
奥莉娅娜·法拉奇是一个
善于解剖权威的采访者,一
个善于打碎偶像却让自己成
为偶像的记者。
——《纽约时报》
法拉奇一生致力于自由
和平等,以一己之力挑战世
界上所有的不公正。她关于
家庭和工作的看法我很欣赏
,让我认真考虑“应当用自
己短暂的生命做点什么”这
个所有问题当中最重大、最
根本的问题。
——李银河
精彩页
我不相信神话
我很晚才开始明白自己的重要性,明白自己对很多人意味着什么。其实直至今日,我也没有完全弄明白。很多人在我身上看到了阿喀琉斯或圣女贞德的影子,可我并不是他们。我只是一个敢于说出心中的想法,做自己认为该做之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且毫不恐惧的人罢了。或者说,我只是尽力不向恐惧妥协罢了。我还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人,自律且冷酷(正是我的自律和我遭受过的巨大痛苦让我变得冷酷)。可也仅此而已。我不想背负起那些并不属于我的责任,所以我并不希望人们把我看作一位斗士,或是圣人。最重要的是,我不希望被误解。然而一直以来,误解无处不在。我对自由的信仰常常被人们误解(在我看来,自由并不意味着混乱或放纵;我也不断对阿莱科斯①说,自由首先是义务,其次才是权利)。人们误解我的“无政府主义”。真正的无政府主义应该是神圣而优越的,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够管理好自己,不侵犯、杀害他人,不窃取他人财物。人们还误解我的独立。因为他们不明白,我怎么能以一种不偏不倚的方式拒绝与左派或右派同流合污,以及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人们爱我,却并不理解我。而我也同样不能理解那些围绕在我四周的兴奋与喧嚣。我不喜欢被一步步推上神坛,不喜欢被崇拜。我不过是一个害羞、腼腆、执着于独处且不爱交际的人而已。我不相信神话,尤其是关于我的神话。1
奥莉娅娜·安娜斯塔莎
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九日,我出生于佛罗伦萨。我母亲托斯卡·法拉奇和我父亲爱德华多·法拉奇都是佛罗伦萨人。母亲有西班牙血统,她的曾祖母是巴塞罗那人;而父亲有罗马涅①血统,因为他的母亲是切塞纳人。从两人相处时喜怒无常的情绪来看,这种组合显然糟糕透顶。不过我自认为是纯正的佛罗伦萨人。我用佛罗伦萨方言表达,用佛罗伦萨方言思考,时时刻刻入耳的也是佛罗伦萨方言。我接触的文化、接受的教育都是佛罗伦萨式的。在国外,每当人们问我是哪里人时,我始终回答“我是佛罗伦萨人”,而不是“意大利人”。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2
我原本应该与曾祖母同名,叫“安娜斯塔西娅”。这是她的女儿,即我的祖母嘉科玛的意愿,尽管曾祖母曾对她做过两件无法饶恕的事:一生下她就将她抛弃在切塞纳的孤儿院里,以及在二十年后引诱了她未来的丈夫——我的祖父安东尼奥。“行了,她当时这么做又没有什么恶意。”我的祖父安东尼奥·法拉奇显然也想用曾祖母的名字为我命名,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仍对安娜斯塔西娅心存爱意,并且丝毫不加掩饰:“是的,是的,那个老巫婆还赖在我心里没走呢。”我的父母亦是如此,因为他们对安娜斯塔西娅怀有绝对的敬意。在决定通过我来延续对曾祖母的记忆后,他们只考虑到底应该把名字的重音落在字母a还是字母i上,也就是说,我应该叫“安娜斯塔莎”还是“安娜斯塔西娅”。不过最终他们还是改变了主意,因为祖父说出了祖母嘉科玛原谅曾祖母的原因:那个老巫婆是自杀身亡的。两人不得已将目光转向了普鲁斯特,决定用他笔下的人物,盖尔芒特公爵夫人的名字为我命名,而“安娜斯塔莎”则和外祖母的名字一起,成了我的中间名。奥莉娅娜·安娜斯塔莎·塔丽特。真是太可惜了。我时不时会为没有和曾祖母同名而感到遗憾,因为在我家的祖祖辈辈中,只有她的故事独一无二。3
我对皮埃乔内街上的房子印象最为深刻,那是我出生的地方。它在一幢楼的最顶层,进门右拐就是祖父母的房间。房间里有个小祭台,是一张小小的桌子,祖母在上面点了许多小蜡烛,还放了一张黑白的画,画着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正对大门、正好与祖父母的房间形成一个直角的,是我父母的房间。)房间左边放着一张彩绘沙发椅,后来我把它搬到了纽约的家中,而床、衣柜和屉柜则被我留在了佛罗伦萨的家中。要知道,母亲生下我时,就躺在那张床上。而我回佛罗伦萨时,也会睡在上面。这两间房的门外是一段走廊,紧接着有一扇通往起居室的门。起居室里的桌子现在放在我卡索莱的家中,而玻璃书柜则还在佛罗伦萨。还有两幅父亲的画作,一幅是他的肖像画,现在在佛罗伦萨。画中的父亲像祖父一样笑得一脸狡黠,却还不忘用手捂着嘴,试图隐藏。另一幅画上是一只单腿站立的长腿鹬,现在被我挂在卡索莱房子的大厅里。起居室中很昏暗,窗外是个小庭院。沿着走廊继续向前,不一会儿就变得宽敞起来,来到一个四四方方的房间,其中的一面墙上画着壁画。房间里有一张长沙发,我们都管它叫“情人沙发”,因为皮埃拉姑姑和她的未婚夫马里奥总是坐在上面打情骂俏。他们轻声交谈,亲吻对方。可这样美好的场景却总是被抱怨声打断:“你们没看见孩子就在一边吗?!”穿过这间屋子就是餐厅,对我来说它简直无比宽大,里面还有一张巨大的餐桌。餐厅的右边还有两间屋子:一间空荡荡的,里面只有一张鞋匠桌,祖父会在那儿给全家人修鞋;另外一间是比安卡姑姑和皮埃拉姑姑的房间。有一天我躲到皮埃拉姑姑的裙子底下,看见了两条无比丑陋的腿:粗短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