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建构审美化的心灵史/南开学者书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作者 | 宁宗一 |
出版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收录了40余篇南开大学著名学者宁宗一先生关于文学研究、美学研究的文章。宁宗一先生认为,在所有人文领域中文学最贴近人的心灵,文学乃是人的心灵史、性格史,人的精神立体运动的历史。因为心理结构乃是浓缩了的人类文明,文学文本则是打开时代灵魂的审美化的“心理学”。 作者简介 宁宗一,1931年生于北京,满族。195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1987年任教东方艺术系,十年后退休。曾任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创会会长,天津红楼梦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天津古典小说戏曲研究会创会副会长、会长,以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史、小说、戏曲美学,并以此为依托探寻心灵美学之真谛。撰有《说不尽的〈金瓶梅〉》《〈金瓶梅〉可以这样读》《宁宗一〈金瓶梅〉研究精选集》(台湾学生书局)《心灵文本》《倾听民间心灵回声》《心灵投影》《名著重读》《教书人手记》《走进困惑》《文罄篇》《宁宗一小说戏剧研究自选集》等二十余部专著。 目录 上编 我的文学史观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与中国社会 关注古代作家的心态研究 中国古典小说学论纲 从罗烨《醉翁谈录》谈“说话”艺术 古代小说流派简论 史里寻诗到俗世咀味 古代小说研究的反思和取向 古代小说研究方法论刍议 戏曲史·心史·社会史 创制元杂剧艺术史新构架 拓展元曲和元曲史研究的思维空间 中国戏曲史研究方法论刍议 戏曲史就是更替史 倾听民间心灵回声 中国戏曲与小说的血缘关系 下编 心灵的辩证法 考据,不应该遮蔽审美视线 镂心刻骨的痴情 政治史的战争风俗画卷 《水浒传》的民族审美风格 智慧的较量 笑笑生对中国小说美学的贡献 重读《金瓶梅》断想 市井细民的心灵史 动人魂魄 艺术与道德并存 一位古代小说家的文化反思 喜剧性和悲剧性的融合 寂寞的吴敬梓 心灵的绝唱 面对大师的心灵史 追寻心灵文本 白先勇先生“细说”120回《红楼梦》的方法论意义 惊天动地的呐喊 歌颂强者的诗 生活的潜流 另一种精神世界的透视 《西厢记》进入经典 悲剧的咏叹调 胆识与才情 重新接上传统的慧命 《长生殿》的悲剧意识 意蕴:新编史剧的历史深度和反思力度 编后赘语 序言 经典文本·心灵史·阅读行 为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成就, 而且历千年而血脉不断,这 在世界文化史上是蔚为奇观 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准 确地评论:“中国是特别东 方的”。在我看来,黑格尔 的精辟见解揭示了这样一个 事实:世界上一些文明古国 ,如埃及、巴比伦、印度、 希腊,都曾在世界文化史上 留下了最初的辉煌篇章,为 人类文明和进步开辟了道路 。但在历史曲折的演变中, 这些伟大的古代文化或是消 亡、沉沦,或是断裂。唯有 长期相对独立发展的中国文 化,历数千年而绵延不断, 与西方文化相比,具有特别 鲜明的东方色彩。具体到中 国古典文艺也是“特别东方 的”,这是我们阅读、领悟 、探索中国文艺传统时应特 别注意的。中国传统文化和 融合着这种文化基因的诗艺 与诗学,就是在一个与西方 迥异的土壤中培植起来的。 比如,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 名篇名著。许多西方的美学 概念和诗学范畴就未必适用 于中国的古典艺术形式。事 实上,正是这些具有鲜明“ 东方”色彩的伟大作品才是 伟大的中华民族为自己建造 的纪念碑。 一 今天,我们面对这些留 存下来的庞大的精神遗产, 除心存敬畏以外,自然会升 腾起一种强烈愿望,抑制不 住追问:哪些是我们心中的 经典?经典是怎样确立的? 又是什么时候被确认的?这 些,自然是见仁见智了。然 而我们又不能不对经典的含 义寻找出一种可能的共识, 包括厘清经典与非经典的界 限,经典的必要标志是什么 ,等等。 数年前,我在《文摘周 报》上看到转载郭宏安先生 一篇对经典文本的切实描述 ,他说: 经典著作是一系列我们 必须记住的人名和书名,是 我们共同的文明的标记,是 人类几千年活动的大大小小 的里程碑。这里程碑,对于 个人来说,也许只有几块, 但是它所蕴极深、极远、极 广、极大,可能支配着你整 个的一生。如果没有,也许 你的一生就失去了指南。… …这个指南,可以是政治的 ,可以是经济的,可以是科 学的,可以是哲学的,可以 是文学的,而其核心,则是 道德的。如今道德受到了嘲 笑和诟病,但是它仍然是经 典著作的一块或隐或显的基 石。 郭先生是外国文学研究 专家、翻译家、理论家,他 的这段既平实又深刻的描述 似乎不是专指文学经典,而 是泛指中外古今的文化经典 ,但是他的描述对我们有很 重要的启示。在我看来,在 多重含义下,经典应是指那 些真正进入文化史、文学史 ,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 重大作用、具有原创性和划 时代意义和永恒艺术魅力的 伟大精神产品。它们往往是 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 最完美的体现,按先哲的说 法,它们是“不可企及的高 峰”。当然,这不是说它们 在社会认识和艺术表现上已 经达到了顶峰,只是因为经 典名著往往标志着文化艺术 发展到了具有一个时代最高 表现力的阶段,而作家又以 完美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把身 处现实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以其特有的情感体验深深镌 刻在文化艺术的纪念碑上。 而当这个时代一去不复返, 其完美的艺术表达和他的情 愫、体味以至他们对自己时 代和现实生活认知的独特视 角,却永恒地存在而不可能 被复制、被取代和被超越, 从而成为人类艺术发展长河 在这个时代的标志或里程碑 而载入史册。当然,这一切 ,对于文学艺术经典文本来 说,最重要的标志和条件就 是,它必须是心灵化的、审 美化的,即对生活所产生的 心灵感应的袒露,又是种种 精神领会与情智发现的意蕴 性的审美积聚。对于读者来 说,经典随着人们的感知和 体验的加深以及审美力的提 高,是永远说不尽的,这样 的文本就有了不可代替的价 值,一个个立体的作家和立 体的精神世界才会在文艺长 河中永存。 二 在经典文本对我们的多 重意义中,其核心价值何在 ?我认为是它审美化的民族 心灵史的意义。 …… 事实是,读书是纯个体 活动。我们读一本书,读得 再深、再透也只是个人的视 角和体验。而一部经典名著 当然不是给一个人、一群人 看的,而是给无数个人读的 ,这样就会有千千万万种不 同的读法,不同的心灵体验 。在阅读领域倒不妨借用这 句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 之思想。所以,当你有了“ 独立”和“自由”的心态时, 你就会跳出传统的阅读思维 模式和话语圈子,你才会明 敏地发现一个个既在文本之 外又与文本息息相关的阅读 事实。因此,开辟多元、多 向度、多层次的思维格局, 培育自身创造性的主动的文 化性格,才是我们在面对经 典名著时必须要有的一种健 康的阅读心态,而阅读空间 自然会被大大拓展。 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 灵魂。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核 心的经典,则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的灵魂,对它的核 心价值应深怀敬畏之心。经 典资源除具有培养审美力、 愉悦心灵之功能以外,还保 有借鉴、参照、垂范乃至资 治的社会文化功能。对于每 个公民、每个读书人来说, 经典名著在科学的现代意识 观照下,其文化内涵必有启 迪当代公民明辨何为公正、 何为进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