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套教材为高等学校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路理论——基础篇》(2017年)和《电路理论——高级篇》(2018年)的第2版,内容符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制定的“电路理论基础”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全套教材共21章。《电路理论——基础篇》含13章,具体内容包括: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分析方程,电路定理,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非线性电阻电路,电容、电感及动态电路,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二阶电路的暂态分析,正弦稳态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三相正弦稳态电路,含磁耦合的电路。《电路理论——高级篇》含8章,具体内容包括:正弦稳态电路的频率响应,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二端口网络,暂态响应的复频域分析法,暂态响应的状态变量分析法,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基础,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均匀传输线的暂态分析。 本套教材遵循基础理论、思维方法、工程应用三者结合的教学理念。每章首先通过概述提出问题,然后用逻辑推理展开分析,用框图归纳总结,用例题加深理解,用紧随例题的目标检测题自我检测,最后用本章知识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全套教材有50个拓展与应用实例。 本套教材有完善的配套资源。每章有知识点关联图、思维逻辑图、重点讲解视频、要点归纳、习题参考答案和习题详解等线上资源,可扫描二维码查看。作者主持建设的华中科技大学“电路理论”线上课程(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内容与本套教材完整配套,每年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课2期。 本套教材可供高等学校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专业作为电路课程教材,也可供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电路理论——基础篇》可独立使用。 作者简介 颜秋容,工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1985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从事电工基础理论教学与相关研究近30年。 现为“电路理论”(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类“电路理论”课程责任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系统教学与教材研究会常务理事。 曾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名师、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和教学竞赛一等奖、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可靠性、电气化铁路供电技术、电力设备状态监测。 目录 第14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频率响应 14.1 概述 14.2 传递函数与频率响应 14.3 谐振电路 14.4 滤波器 14.5 拓展与应用 习题14 第15章 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 15.1 概述 15.2 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与频谱 15.3 对称性对傅里叶级数的影响 15.4 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5.5 对称三相非正弦稳态电路 15.6 拓展与应用 习题15 第16章 二端口网络 16.1 概述 16.2 端口特性方程 16.3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 16.4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16.5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16.6 拓展与应用 习题16 第17章 暂态响应的复频域分析法 17.1 概述 17.2 拉普拉斯变换 17.3 复频域分析法 17.4 传递函数 17.5 拓展与应用 习题17 第18章 暂态响应的状态变量分析法 18.1 概述 18.2 状态变量 18.3 状态方程 18.4 状态方程的复频域解法 18.5 拓展与应用 习题18 第19章 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基础 19.1 概述 19.2 电路的拓扑结构 19.3 拓扑结构的矩阵表示 19.4 稳态电路分析模型 19.5 暂态电路分析模型 19.6 灵敏度分析模型 19.7 拓展与应用 习题19 第20章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 20.1 概述 20.2 均匀传输线 20.3 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响应 20.4 传播特性 20.5 电压与电流有效值的分布规律 20.6 无损耗传输线 20.7 正弦稳态传输线的电路模型 20.8 拓展与应用 习题20 第21章 均匀传输线的暂态分析 21.1 概述 21.2 无损耗传输线方程的复频域解 21.3 无损耗传输线上的发出波 21.4 无损耗传输线上的反射与透射 21.5 拓展与应用 习题21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