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竺可桢全集(第15卷)(精)
分类
作者 竺可桢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15卷,收录1958—1960年的竺可桢日记。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上虞人。科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10年公费留美入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夏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获博士学位。1927年任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3年,参与倡议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一生致力于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等的研究,卓有成就。撰写《远东台风的新分类》、《中国气候区域论》、《中国气流之运行》、《论新月令》、《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等论文和专著。
目录
第15卷
前言
关于竺可桢日记
日记编例
第15卷说明
1958年
日记
本年事要
杂记
剪报
1959年
日记
1—9月事要
读书笔记与杂记
剪报
1960年
日记
杂记
剪报
附录一 第15卷人名简释表
附录二 竺可桢家系人物表
附录三 张侠魂家系人物表
附录四 陈汲家系人物表
附录五 竺可桢日记中常见略语符号表
序言
竺可桢,字藕舫,卓越
的科学家和教育家。1890
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
东关镇(今属上虞),
1974年2月7日病逝于北京

进入20世纪之前的中国
,科举制是国家教育制度
的主体。1898年维新派主
张改革教育制度,新风所
被之处,绍兴东关镇也办
起了新式学堂。竺可桢由
此得以在家乡读完小学,
到上海读中学,之后又进
了唐山路矿学堂,打下了
较为扎实的新学基础。
1910年,竺可桢考取第二
批留美“庚款生”,先入伊利
诺伊大学农学院,后人哈
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攻
读新兴的气象学,1918年
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
类》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
位。
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
,自传教士利玛窦入华算
起,历经三百余年,断断
续续,波波折折,直到20
世纪初,才通过新学制把
现代科学知识体系全面引
进中国的课堂。随后的留
学大潮又把现代知识分子
群推上了新世纪的舞台。
幸逢如此历史机缘,加上
自身勤奋有恒,竺可桢终
能跻身于中国第一代科学
家的行列。
1915年中国留美学生创
办“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
识为帜志”的《科学》杂志
,发起成立了“以联络同志
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为宗
旨”的中国科学社。竺可桢
汇入到这股科学救国的洪
流中,成为该社的第一批
社员和《科学》杂志的早
期编辑。以此为起点,他
一生中始终坚持向民众传
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
神,宣传科学对社会进步
的推动作用,利用各种机
会呼唤全社会注重科学事
业的发展,倡言“只问是非
,不计利害”,勇于担起天
下兴亡的社会责任。
回国后的竺可桢,先后
在武昌和南京任教,在东
南大学创建了中国大学中
的第一个地学系,为日后
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
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早期专
门人才。在推动科学教育
升级转型的同时,他长期
参与中国科学社的领导工
作,被推选为继任鸿隽、
丁文江、翁文灏之后的第
四任社长。在1915年至
1927年期间,中国的科学
体制处于团体化组织自流
发展的状态,而吸纳科学
家最多、学科覆盖面最广
、社会影响最大的中国科
学社,成为居于中国科学
界首位的代表性组织。
中国科学社按英美模式
勾画了未来中国科学事业
的蓝图,但囿于国情条件
,此梦难圆。1928年以后
,蔡元培等力主引进法国
模式,中国科学体制由此
进入了中央研究院时代。
鉴于竺可桢的学术地位,
从蔡元培着手筹备中央研
究院之日起,他就被邀请
来负责筹建气象学方面的
研究机构。1928年至1946
年间,他一直担任气象研
究所所长,自1935年起担
任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评
议员,1948年被选为中央
研究院院士。
竺可桢是中国现代气象
学和气象事业的奠基人。
他亲自主持在南京北极阁
营建气象学研究基地,培
养出一支精干的队伍。与
此同时,他为国家争权益
,经过苦心经营,中国终
于从1930年元旦起能够独
立自主地开展对我国领土
领海的气象预报,结束了
由外国人垄断中国气象预
报的历史。继地质学与生
物学之后,在竺可桢的领
导下,气象科学实现了在
中国的本土化和体制化。
他本人在台风分类、季风
、中国气候区划、气候变
迁以及物候学等方面的研
究,都处在科学的前沿。
《竺可桢文集》(科学出
版社,1979年)的编者在
卷前撰有“竺可桢的生平与
贡献”,对此已有较系统的
评述。
1936年4月,竺可桢受
命出任浙江大学校长。浙
大前任校长推行法西斯主
义教育,招致广大师生的
激烈反抗,使学校处于瘫
痪状态。竺可桢长校之后
,尽力按哈佛办学模式塑
造新浙大,着力革除弊政
,聘选优秀教授,确立“求
是”校训,注重通才教育,
尊崇思想自由,推动科学
研究。抗日战争的爆发,
致使中国的大学进人颠沛
流离的状态,而浙大是搬
迁各校中组织得最好的一
所。每到一地,即能迅速
开课,图书馆、实验室也
都随即开放,保证了教学
与科研的进行。在竺可桢
的领导下,浙大每到一地
,都为当地的文化、教育
、科学事业作出贡献,其
影响在六七十年后的今天
也清晰可见,因而浙大的
西迁被称为“文军长征”。经
历了遵义湄潭时期的相对
稳定之后,浙江大学竟在
艰难困厄中崛起,这所原
为普通的地方性大学一跃
而居于全国少数著名大学
之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
初,竺可桢即出任中国科
学院副院长。从中国科学
社到中央研究院,再到中
国科学院,他在20世纪中
国科学体制演化的历程中
,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院之初的首要任务,是
在前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
究院等原有基础上重新组
建新的科研机构。由于竺
可桢在科学界和教育界中
具有很高的声望,在实现
平稳过渡中发挥了无可替
代的作用。他历来认为发
展科学事业的关键是人才
问题。在尊重人才、使用
人才、吸引人才和保护人
才方面,都给后世留下了
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1955年,竺可桢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兼
任生物学地学部主任。随
着后来领导体制的变化,
他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执
行“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
划”的有关任务上,主要是
全国范围内的自然区划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