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不管对马克思主义持何种态度,我们都没办法否定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一学说改变了世界的进程,尤其是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本书力求提供系统的有说服力的答案,序言直入正题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究竟“行”在哪里,然后分十章全方位展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理论特质,结语部分则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意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引领时代、改变世界,就在于它坚持改变世界的哲学观,提供唯物辩证的思维法则,贯穿立足实践的认识智慧;它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揭示人类社会的结构,洞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诊断现代社会的根本问题,预见未来社会的走向,指明通往理想的进路,塑造能动的主体力量。 本书坚持用学理回答问题,以理论结合现实,对相关的一些模糊观点进行回应,展示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与当代中国实践的密切关联,提供一个理解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整体框架。 作者简介 陈培永,哲学博士、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目录 第一章 我们的世界 一、新世界观“天才”在哪里? 二、不能只是解释世界 三、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 第二章 思维的法则 一、唯物的辩证法的本质 二、作为最根本法则的矛盾法则 三、谨防变成诡辩论、变戏法 第三章 认识的智慧 一、我们能否认识? 二、我们凭什么来认识? 三、如何做到深化认识? 四、究竟存在不存在绝对真理? 第四章 现实的个人 一、人不是“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 二、生而为个体还是“社会关系体”? 三、人的本质的“变”与“不变” 第五章 社会的解剖 一、从“生产”角度看社会的构成要素 二、从“生活”角度看社会的四个领域 三、从存在与意识看社会的二元构成 第六章 历史的规律 一、为什么历史是有规律的? 二、历史的客观规律是什么? 三、如何看必然的社会变革? 四、历史之人的主体能动性 第七章 资本的秘密 一、政治解放的进步与局限 二、现代社会的三大根本问题 三、资本究竟是什么?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问题 第八章 未来的走向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 二、崇高理想为什么一定能实现? 三、通往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第九章 革命的道路 一、“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二、“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 三、“改革也是革命”有何深意? 第十章 主体的力量 一、作为“物质武器”的无产阶级 二、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 三、不同于一切旧政党的新型政党 结语 依然在改变世界 后记 序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 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 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中 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 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又强调:“实践告诉我们,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 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 克思主义行。” 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 ,从头到尾就是要回答一 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为什 么“行”?作为一种学说、一 种理论、一种思想,马克 思主义为什么在历史上“行” ,在今天还“行”?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先要说明的是,马克思主 义究竟“行”在哪里? 回顾19世纪中叶马克思 主义诞生之后的世界历史 ,可以看到,正是马克思 主义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 放运动的高潮,使一些殖 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摆脱 了依附地位,获得了独立 自主的地位,彻底瓦解了 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正 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了国际 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 激发了很多国家底层民众 的觉醒和抗争,推动了人 类社会公平正义和文明进 步的进程。在当今世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的政党依然遍布美国、英 国、意大利等众多国家, 一些国家追求进步和解放 的社会运动依然打着马克 思主义的旗帜。 尽管受到意识形态的制 约,马克思主义没有成为 一些国家的主导性思想, 但它早已深深融入西方思 想文化价值观念中。20世 纪以来的思想家,如卢卡 奇、葛兰西、阿多诺、马 尔库塞、阿尔都塞、萨特 、福柯、德勒兹、德里达 、鲍德里亚、哈贝马斯、 戴维·哈维等无不从马克思 主义这里寻找灵感,无不 一次又一次地感叹马克思 主义的力量。我们甚至可 以说,如果20世纪前整个 西方思想史是与柏拉图对 话的话,那20世纪以后的 西方思想史基本上就是与 马克思对话。 许多国外马克思主义学 者把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 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 、分析哲学、生态哲学、 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结合起 来,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 来研判当今资本主义社会 乃至整个人类的走向,来 分析阶级、性别、生态、 不平等、消费、物化等众 多社会问题,形成了国内 学界长期关注的蔚为壮观 的“××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或流派。 中国的成功是马克思主 义“行”的最好证明。正是在 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 过程中,近代中国的命运 得到了根本改变,中华民 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 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 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为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 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 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 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 的发展奇迹。” 事实胜于雄辩,不管对 马克思主义持何种态度, 我们都没办法否定一个事 实,那就是这套学说真正 改变了世界的进程,尤其 是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 进程。对于这个无可争辩 的历史事实,我们也可以 反过来推论,如果马克思 主义没有思想的厚重性、 没有未来的预见性,它凭 什么能够引领时代、能够 改变世界的进程? 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 所生活的时代,对马克思 主义的模糊理解、严重误 解、无知否定的观念还不 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待马 克思主义依然有不同的态 度,有由衷佩服赞叹之, 有全心全意信仰之,有怀 抱目的利用之,有客观辩 证对待之,也有极尽所能 污蔑之。 须知熟知非真知,对马 克思主义的熟知不一定是 真知,真知也不一定是新 知,新知也不一定是正知 。面对马克思主义,我们 需要改变固有的成见、模 糊的认知,理性思考、深 入分析,去领会和感悟马 克思主义思想的力量、理 论的魅力。 马克思主义究竟为什么 行?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 好琢磨。我们需要把握这 套学说究竟蕴含着哪些真 知灼见?它有哪些其他学 说所没有的要素? 回答这个问题,要有一 个中国维度。近代以来尤 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 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 ,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是 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之下进行的,跟马克思主 义有什么样的关系,跟马 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究竟 有什么样的关系? 本书要回答的是作为一 种学说、理论、思想的马 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意 味着要同时回答“什么是马 克思主义”的问题。因为不 把“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说清 楚,就不可能把“马克思主 义为什么行”这个问题回答 好。 本书将提供一个整体性 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框架 ,在这个框架中全面呈现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并试图对一些相关的模糊 观点、质疑声音进行回应 ,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说 服力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