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代文学灾害书写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王焕然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很多关于灾害的作品。这些作品记叙了自然灾害的恐怖场景、人们困苦的生存状态与痛苦无望的心态,记录了多种抗灾、救灾及防灾手段,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本书以文学为本位,采用灾害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古代文学的灾害书写进行了宏观考察,总结了其中蕴含的可贵的民族精神,对当下精神文明建构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王焕然,1970年出生,河南杞县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大学文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写作学的教学和研究。在《世界宗教研究》《孔子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等多项课题,出版《汉代士风与赋风研究》《谶纬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等著作。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古代文学灾害书写概论 第一节 灾害定义 第二节 中国古代灾害情况概览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灾害书写一般规律 第二章 形形色色的灾害呈现 第一节 旱灾呈现 第二节 水灾呈现 第三节 蝗灾呈现 第四节 地震呈现 第五节 其他灾害呈现 第三章 灾民苦难生活书写 第一节 饥饿的灾民 第二节 卖子鬻妻 第三节 流民 第四节 灾民的其他苦难生活 第四章 人神并重除灾害 第一节 巫术除灾 第二节 人力抗灾 第三节 仁政除灾 第五章 双管齐下赈灾黎 第一节 官方赈灾 第二节 民间赈济 第六章 有备无患防灾荒 第一节 农业防灾 第二节 兴修水利 第七章 古代文学灾害书写的独特风格 第一节 高度的现实主义 第二节 动人肺腑的真情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巧妙结合 第四节 奇异惊悚之美 第五节 多姿多彩的文体 余论 古代灾害文学蕴含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中国是一个灾害众多、 受害深重的国家,古代文学 作品中呈现了各种各样的灾 害场景,描写了灾民的苦难 生活,也展示出各种各样的 赈灾与防灾举措,体现出可 贵的民族精神品质。研究古 代文学作品中的灾害书写, 对总结抗灾救灾经验、建构 当代精神文明有不可忽视的 意义。 一 选题意义 当下世界正处于各种灾 害的高发期,人们对灾害尤 为关注。生态文艺学的发展 促使人们更加注意人与环境 之间的关系。2008年汶川 大地震后,诗歌创作呈现井 喷之势,专业作家与社会人 士都在写诗,引起了人们对 灾害文学的重视。但是,学 界对灾害文学的研究却相当 薄弱。 中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 位置,是一个灾害多发国, 每半年便发生一次灾害,灾 害种类多,受灾面积广,危 害严重,一部二十四史几乎 可称是中华民族抗灾史。灾 害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思 想文化都有重要影响,对文 学也影响深刻。大量作家积 极上书反映灾情,为百姓呼 吁,亲身参加抗灾活动,用 作品书写灾害。中国文学史 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灾害记 录史,各种体裁的作品,举 凡诗、词、曲、赋、小说、 歌谣、戏曲、散文等都有灾 害书写。早在神话中,便叙 写天灾,如大禹治水、女娲 补天、后羿射日等,呈现灾 害景象,讴歌抗灾英雄。以 后历代文学中都不乏对灾害 的书写,直到现当代依然如 此。书写极端条件下的自然 灾害的恐怖场景、人们困苦 的生存状态与痛苦无望的心 态,展示丰富多彩的抗灾与 救灾手段,是古代文学中的 一枝奇葩,具有重要的文学 价值与其他多方面价值。这 类作品数量不菲,风貌独特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本书能够拓展古代文学 及灾害学的研究视野,找到 新的学术增长点,对深化这 两个学科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本书还有以下价值:首先 ,是建立中国灾害文学的基 础与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为 生态文艺学提供可贵资源。 其次,挖掘古代灾荒文学中 包含的防灾、救灾、赈灾、 抗灾经验及教训,对我们今 天的灾荒救治与预防具有借 鉴意义。最后,深刻挖掘古 代文学灾害书写所蕴含的民 族精神,对于当代精神文明 建构有积极意义。 二 研究现状 在灾害文学研究中,呈 现古今不均衡之势。现当代 文学走在了前头。张堂会《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现代文 学书写》(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12年版)及《自然 灾害与当代文学书写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年版)分别研究现代 文学灾害书写和当代文学灾 害书写。周惠《20世纪中国 文学中的灾害书写》(入选 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 论文)具体分析了20世纪中 国文学当中灾害书写的一般 形态。此外,还有不少对汶 川地震诗歌等灾害书写研究 的论文。相比较而言,作为 灾害文学重镇的古代文学这 座宝库却并未引起学界足够 的关注。 古代文学灾害书写研究 相当薄弱,研究论文数量不 多,而这些研究,大多集中 在一些特定的作家作品中, 如《诗经》,以及唐宋重点 作家如杜甫、白居易、梅尧 臣、苏轼,明清小说等。研 究《诗经》灾害书写的有李 福、崔亚虹《田祖有神,秉 畀炎火——〈诗经〉中的灾 荒描写与抗灾精神》(《辽 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 第1期)、王焕然《试论《 诗经〉的灾荒书写》(《曲 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 第5期)、孟凡港《歌声中 的苦难记忆——《诗经〉中 的自然灾害记载》(《中华 文化论坛》2011年第2期) 等。研究唐代灾害文学写作 的,集中在对白居易的研究 上,如吴夏平《白居易的灾 害诗》(《古典文学知识》 2013年第3期)、马言《试 论白居易灾害诗的史学价值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 期]。此外,刘艺《杜甫天 灾诗探微》(《杜甫研究学 刊》2013年第1期)研究杜 甫灾害诗。研究宋代灾害文 学的,有李铁松等《两宋时 期自然灾害的文学记述与地 理分布规律》(《自然灾害 学报》2010年第1期)、李 朝军《论梅尧臣的自然灾害 题材诗赋》[《贵州师范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王菽梅《 试论王禹偁的灾害诗》[《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王焕然《苏轼与灾荒》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5年第1期] 及《宋代辞赋的灾害书写》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6年第6期]等 。对清代灾害文学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小说与诗歌。小 说方面的研究,有刘卫英《 《柳秀才》与柳御蝗灾象征 溯源》(《蒲松龄研究》 2003年第3期)及《明清灾 害叙事中匿灾事象的文学言 说机制》(《东疆学刊》 2013年第1期),王立《〈 聊斋志异〉灾荒瘟疫描写的 印度渊源及文化意义》[《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7年第3期]、 《佛经翻译文学与〈聊斋志 异〉中的瘟疫与灾害母题》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与刘卫英合写的《明清 雹灾与雹神崇拜的民俗叙事 》(《晋阳学刊》2011年 第5期)及《清代火山地震 叙事的文学言说》(《晋阳 学刊》2013年第1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