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蕃古道青海段历史文化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由十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梳理了唐蕃古道青海段形成、发展、延续、变迁的历史脉络以及不同时期不同路段的走向、重要节点和发展变化;第二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古道沿线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三章介绍了古道沿线涌现出的重要历史人物;第四章介绍了古道沿线分布的墓葬、城址、驿站、寺观、塔窟、岩画、碑刻、古桥、渡口等物质文化遗产;第五章介绍了古道沿线已入选国家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的一些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六章依据文献资料梳理了古道沿线生息过的主要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第七章梳理了古道沿线主要民族发展迁徙的历史;第八章概述了古道沿线各民族在不同时代进行文化交流的方式、过程与特点;第九章勾画了古道沿线多宗教文化传播流变的概貌;第十章从文化线路的视角对唐蕃古道青海段的文化内涵、动态性特征、整体文化价值进行了论述,并从联合申遗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简介
陈玮,男,藏族,青海省大通县人,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出版十余部专著、合著,在学术期刊用藏汉两种文字发表论文近百篇,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十余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十余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唐蕃古道青海段的线路及历史变迁
第一节 青藏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早期交通
一 旧石器时代青藏高原与中原地区的交往
二 新石器时代青藏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通
三 体质人类学反映出的西藏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四 文献记载中中原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往来
五 汉代以来河湟地区的交通及管理
第二节 文成公主进藏与唐蕃古道的形成
一 成型的唐蕃古道
二 唐蕃古道青海段的主要线路及几条辅道
第三节 唐代以后唐蕃古道青海段的历史变迁
一 元明清时期中原与西藏地区的交通
二 民国时期青康公路的修建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西藏与内地的交通
第二章 唐蕃古道青海段的历史事件
第一节 古代历史事件
一 先秦至两汉时期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 隋唐时期
四 宋元时期
五 明清时期
第二节 近现代历史事件
一 光绪“河湟事变”
二 马麒“艳电”
三 朱绣入藏谈判
四 民国时期“河湟事变”
五 青海建省
六 青藏玉树之争
七 兴修青藏公路宁玉段
八 九世班禅玉树圆寂
九 青海解放
十 十世班禅致电拥护中央
第三章 唐蕃古道青海段的历史人物
第一节 古代历史人物
一 无弋爰剑
二 赵充国
三 邓训
四 秃发乌孤
五 秃发利鹿孤
六 秃发傅檀
七 阿豺
八 文成公主
九 诺曷钵
十 宋云
十一 响厮哕
十二 胆巴
十三 宗喀巴
十四 李英
……
第四章 唐蕃古道青海段的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章 唐蕃古道青海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六章 唐蕃古道青海段的民俗
第七章 唐蕃古道青海段的民族历史变迁
第八章 唐蕃古道青海段的民族文化交流
第九章 唐蕃古道青海段的宗教传播与交流
第十章 唐蕃古道青海段的文化内涵与联合申遗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唐蕃古道是1300多年前
从唐朝都城长安(今陕西西
安)通往吐蕃都城逻些(今
西藏自治区拉萨)的官道,
是唐代以来中原去往青海、
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地
的必经之路,是民族交往、
政治互动、贸易往来、文化
交流、宗教传播和区域联系
的重要通道。吐蕃王朝和唐
王朝崛起与兴盛之前,沟通
中原内地与青藏高原的交通
道路主要有羌中道、吐谷浑
道和党项道等,它们都为唐
蕃古道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
础。公元7世纪初,吐蕃松
赞干布即赞普位后,迁都逻
些,在征服了苏毗、羊同、
党项等部落后,在青藏高原
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随
着吐蕃的崛起,唐朝与吐蕃
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
来日益密切,唐蕃古道也随
之进入兴盛期。松赞干布与
文成公主联姻后,唐蕃关系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唐蕃古道也随之定型,对唐
蕃关系的维系和发展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也为汉藏民族
的发展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被誉为沟通汉藏两族人民
友好联系的“黄金桥”。
唐蕃古道跨越陕西、甘
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全长3000余公里,其中
青海境内近1600公里,占
全程一半以上。唐蕃古道青
海段所经过的青海地区,东
接秦陇、西通西域、南交蜀
藏、北护甘凉,具有特殊的
地理环境、区位条件和历史
发展背景,区域历史文化发
展呈现出农牧文化共存、多
种宗教文化共生、多种制度
文化共举、民族风俗文化迥
异的独特样貌,具有多元交
汇、互补共融的特点,是唐
蕃古道青海段这一文化线路
孕育发展的独特历史文化背
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唐蕃古道青海段的发展变迁
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一是时空的延续性。自
古至今,人类社会对道路走
向的选择基本遵循着大致相
同的原则与需求。因此,道
路的选择与延续在时间和空
间上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延
续性。与唐蕃古道的其他路
段一样,唐蕃古道青海段并
不是在唐代时突然出现的,
而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生产生
活实践中相互往来、自然选
择的结果,在时空上同样具
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从时间的维度看,唐蕃古道
青海段是一条史前时期已初
具雏形、秦汉时得以开拓发
展、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空
前兴盛、宋元时复兴发展、
明清时仍在局部使用、至今
仍在延续和发挥重要作用的
交通线路,是一条在时间隧
道中不断延续发展和历久弥
新的重要通道。从空间维度
看,唐代以后,随着政治局
势和经济贸易活动的不断变
化,唐蕃古道青海段在不同
路段不断发生着变化,既有
对前代道路的沿袭利用,又
依据形势需要有新的开拓,
基本空间构成和走向大体得
到延续。
二是环境的艰苦性。唐
蕃古道由关中平原向西延伸
,途中渡过渭河、黄河、通
天河、澜沧江、怒江等大江
大河,翻越陇山、巴颜喀拉
山、昆仑山等高山峻岭,最
终到达被誉为“世界屋脊”的
青藏高原腹地,东西绵延数
千里,沿途的自然环境差异
很大。而唐蕃古道青海段所
经的青海地区,基本上处于
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
上的地区占全省面积的60。
93%,平均海拔远远超过同
纬度周边地区。由于地势较
高,古道沿线地区的气温比
同纬度的东部地区低得多,
空气稀薄,含氧量低。特别
是日月山以西的道路,途经
草原、戈壁、雪山、江河、
沼泽,穿行在高海拔地区,
高山大川密布,地形复杂,
道路险峻,气候多变,通行
的条件极为艰苦。可以毫不
夸张地说,唐蕃古道青海段
是世界上通行条件最为艰苦
的高原道路之一。
三是主体的多元性。唐
蕃古道青海段所经过的青海
地区,很早以来就是一个多
民族聚居的地区,羌人、月
氏、粟特、突厥、匈奴、党
项、回鹘、鲜卑、吐蕃等族
先后驻足于此,频繁迁徙,
交流交融,在元明清以来逐
渐形成了以汉、藏、回、土
、蒙古和撒拉等世居民族为
主的分布格局。在唐蕃古道
青海段形成发展的历程中,
古道沿线的各族人民始终是
古道的开拓者、维护者和使
用者,是古道最主要的使用
主体。尤其是历史上的吐谷
浑、确厮啰等地方政权,在
唐蕃古道青海段的发展中做
出过突出贡献,都曾充当过
中西陆路交通中介的重要角
色。古道沿线各民族文化在
相互冲撞和交融的过程中,
一方面在继承本民族文化传
统的基础上保持着自己独立
的文化品格,另一方面又在
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
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
文化,形成了各个民族之间
、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
尊重、和睦相处、广容博纳
与兼容并蓄的历史文化氛围
,从而使唐蕃古道青海段凸
显出多元的人文内涵和精神
魅力,维护和推进了各种文
化之间的友好共存、和谐发
展的历史文化主流进程,既
是一条承载多民族文化交流
互惠的文化运河,也是一条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快开
放发展的繁荣之路。
四是联通的国际性。唐
蕃古道是中原与青藏地区政
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和动
脉,同时它与泥婆罗道相贯
连,又是中国内地联系尼泊
尔、印度等南亚诸国的一条
重要国际通道,是中西文化
交流的干线之一。青海段作
为唐蕃古道最中间的一段,
不仅在唐蕃古道联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