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华为逻辑(精) |
分类 | |
作者 | 路云 |
出版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从任正非的创业故事和商业理念入手,全面展示了华为在三十多年见经历的的管理变革与创新,同时对其管理中的全面职业化管理、变革三阶段、内控管理、制度化管理、组织架构、企业家精神等成功之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本书注重实操性,华为的企业管理方法和经营故事,直击管理的痛点,为全球企业管理者、商务人士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指南与参考,是一本激活组织、解放管理者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路云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组织战略、运营管理咨询师,管理顾问。曾为国内多家知名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同时在多家企业管理研究机构担任顾问。多年来一直从事企业管理研究,并深入实地对生产制造企业进行专门的管理调研,对中国本土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有着多年研究经验。华为作为中国优秀的企业之一,一直是其重点关注的对象。 目录 一 是飞蛾扑火,还是浴火重生? 在刀尖上跳舞 一把手的“焦虑症” 失败这一天终会到来 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 延伸阅读:不懂战略退却的人,就不会战略进攻 二 生于忧患 走出军队,走出国企,走进社会 创业只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生存是第一要务 要有现钱在手上 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唱反调的“蓝军参谋部”和“心声社区” 延伸阅读:极端困难的外部条件,会把我们逼向世界第一 三 人才是最好的火炬手 人员流动,开创崭新局面 没犯过错的干部未必是好干部 没有人才增值就不会有资本增值 “高薪”打响人才争夺战 不用“终身契约”绑定人才 企业要培养适合自己的员工 延伸阅读:改革,就是必须用自身的风险 去换取无穷的战斗力 四 众人拾柴火焰高 从“狼性”到“人性” 拉来强者当“靠山” 真英雄是合作的英雄 大家信服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ESOP上马,公司人人有份 延伸阅读:任正非在干部管理研讨会上的讲话 五 通向灯塔的路,就在脚下 机遇等不得重重审查 不奋斗就没有出路 干部要敢于做主 均衡发展,破除“短板效应” 技术自立是唯一出路 延伸阅读:战场是最好的阅兵场 六 理念,是每个人的心中的灯塔 让“精神”统领“文化” 最宝贵的资源在头脑中 知识的信徒,命运的逆转 “灰度”哲学开创管理新思维 一个企业,一个王国 延伸阅读:万里长江水奔腾向海洋 七 需求指引着企业的前路 企业生存下来的唯一理由是客户 先实现客户的梦想 24℃服务理念 像经营产品一样经营客户关系 延伸阅读:任正非在全球合同场景师大会上的讲话 八 东南西北,全都要亮 探路海外市场 坚守俄罗斯 征服非洲与中东市场 突破亚欧分界 与美国的“恩怨纠葛” 延伸阅读:坚持多路径、多梯次、多场景化的研发路线 攻上“上甘岭”,实现5G战略领先 九 竞争的制高点 防守就是失败 舍得打炮弹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 给盟友分蛋糕 延伸阅读:敞开胸怀,解放思想,敢于吸收全世界最优秀人才 附录 任正非讲话精选 寂寞英雄是伟大的英雄 任正非在第四届持股员工代表会的讲话 我们要和时间赛跑 全面提升软件工程能力与实践,打造可信的高质量产品 江山代有才人出 在自我批判中进步 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序言 我们公司为什么要搞基 础研究?因为信息技术的发 展速度太快了,传统的产学 研模式,赶不上市场需求的 发展速度。因此我们自己也 进行了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 ,大多数是在应用理论的范 畴,只有少量的走在世界前 面去了。大学老师的研究是 为理想而奋斗,目标长远, 他们研究的是纯理论,是要 素研究。有如土耳其阿里坎 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十年 后变成5G的熊熊大火;也 如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科 学家彼得·乌菲姆采夫发表 的一篇钻石切面可以散射无 线电波的论文,二十年后美 国造出了隐身的F22;20世 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吴仲华 教授的三元流动理论对喷气 式发动机的等熵切面计算法 ,奠基了今天的航空发动机 产业;又例如现代化学的分 子科学进步,人类合成材料 可能由计算机进行分子编辑 来完成,这也是一个天翻地 覆的技术变化……高校的明 灯照耀着产业,大学老师的 纯研究,看得远、钻得深; 我们的研究实用度强,我们 之间的合作,你们给我们带 来方向,照亮了我们。我们 的基础研究是围绕商业目的 的,比较贴近近期的实用化 ,我们给你们带来客户需求 ,以及行业所面临的世界级 难题,知道这个方程的价值 与应用。相互都是有益的。 合作使我们早一些知晓世界 的发展动向,就缩短了商品 化的时间,我们能超前世界 ,就会获得更好的机会。 我们与大学的合作是无 私的,我们在全世界遵循美 国的拜杜法案的精神,基础 研究的合作成果归学校。你 们的成果可以像灯塔,既照 亮我们,也可以照亮别人, 是有利于我们、有益于学校 、有益于社会的。 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要松 耦合,不能强耦合。高校的 目的是为理想而奋斗,为好 奇而奋斗;企业是现实主义 的,有商业“铜臭”的,强耦 合是不会成功的。强耦合互 相制约,影响各自的进步。 强耦合你拖着我,我拽着你 ,你走不到那一步,我也走 不到另一步。因此,必须解 耦,以松散的合作方式。 灯塔的作用是明显的, 人类社会在自然科学上任何 一点发现和技术发明都会逐 步传播到世界,引起那儿的 变化的。古希腊、中国的春 秋时代,都曾出现过灿烂的 思想文明,点燃了人类哲学 、文化、创造之火,推动了 思想解放。但中间又熄灭了 一段时间。一千年前,欧洲 还是中世纪的黑暗;后来几 百年的文艺复兴重新燃起欧 洲文明之火,也不仅仅是火 车、轮船、蒸汽机,也不仅 仅是欧拉公式、拉格朗日方 程、傅里叶变换,也不仅仅 是莎士比亚、黑格尔、马克 思,它们像灯塔一样照亮了 整个世界。叶卡捷琳娜引进 了欧洲的音乐、绘画、哲学 ,松软俄罗斯农奴社会的土 壤,彼得大帝又引进了工程 、建造,俄罗斯崛起了,也 不仅仅是无线电、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托尔斯泰、普 希金。文明之火传到美国, 两百年前美国还是蛮荒之地 ,灯塔照亮了他们的创新, 特斯拉的交流电、飞机、汽 车,创新之火在美国大地上 熊熊燃烧;“硅谷八叛徒”在 餐厅的一张纸巾上创立了仙 童公司,仙童公司的分裂, 点燃整个世界半导体产业的 烈火。在灯塔的照耀下,整 个世界都加快了脚步,今天 技术与经济的繁荣与英欧美 日俄当年的技术灯塔作用是 分不开的。我们要尊重这些 国家,尊重做出贡献的先辈 。孔子都过去两千多年了, 我们还不是在尊孔吗?不管 这些专利保护是否已经过期 ,先贤是值得尊重的。我们 公司也曾想在突进无人区后 做些贡献,以回报社会对我 们的引导,也想点燃5G这 个灯塔,但刚刚擦燃火柴, 美国就一个大棒打下来,把 我们打昏了,开始还以为我 们合规系统出了什么问题, 在反思;结果第二棒、第三 棒、第四棒……打下来,我 们才明白美国的一些政治家 希望我们死。求生的欲望使 我们振奋起来,寻找自救的 道路。无论怎样,我们永远 不会忌恨美国,那只是一部 分政治家的冲动,不代表美 国企业、美国的学校、美国 社会。我们仍然要坚持自强 、开放的道路不变。你要真 正强大起来,就要向一切人 学习,包括自己的敌人。 人类社会的下一个文明 是什么?还会不会产生一个 类似汽车、信息产业这样的 产业?我说的“汽车”是泛指 ,包括飞机、轮船、火车、 拖拉机、自行车;“信息产 业”也不仅仅指电子工业、 电信互联网、人工智能。未 来技术世界的不可知,就如 一片黑暗中,需要灯塔。点 燃未来灯塔的责任无疑是要 落在高校上,教育要引领社 会前进。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认识它的艰难,应对这种 不确定性,除了给科研更多 一些自由、对失败更多一些 宽容外,应对不确定性的确 定可以从孩子们的教育抓起 ,中国的未来与振兴要靠孩 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多 办一些学校,实行差别教育 ,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就 会一年比一年有信心,一年 一年地逼近未来世界的大门 。二三十年后,他们正好为 崛起而冲锋陷阵,他们不是 拿着机关枪,而是拿着博士 的笔。我今天看见你们在这 个泡沫社会中,这么多人坐 着冷板凳,研究出这么多理 论与技术成果,出了这么多 优秀的人才,我很兴奋,相 信我们国家在二三十 导语 有理论,有方法,有例子,有数据,资料详实,通俗易懂,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案例。华为面对困难如何克服,一系列变革背后的内在逻辑,面对挑战的应变与对策。华为危机处理的方法论等。 作者以他独特而专业的视角和对经济管理模式的深刻认识,从专业角度对华为的创业经验、管理模式、人员管理架构等进行了剖析与总结,为处在创业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有效和可操作的实战经验。 华为作为中国企业,在面对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的时候,运用中国智慧来解决各种问题,更加符合中国人的经营之道,为广大中国创业者开拓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之路。 精彩页 一 是飞蛾扑火,还是浴火重生? 我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要英勇奋斗,我们不能像一只病猫,等待着,幻想特赦。 在刀尖上跳舞 我认为,我从年轻时候的困难到今天的困难,任何时候都存在困难,所以当前我没有认为特别困难。——任正非 如果说任正非不是一位“焦虑症患者”的话,那么,他至少也算得上是一个预言家。“萎缩和破产一定会到来”的论断让人记忆犹新,而“没有什么事物可逃脱衰退和死亡”也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规律,华为虽未走向衰败,但它也先后经历了几次冬季的蛰伏期。1998年,华为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成长为国内通信制造业霸主,甚至取代上海贝尔成为国内通信市场的领军企业。但此时,国内电信行业的局势却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电信市场的分拆。受电信市场分拆的影响,各地的电信部门都在进行组织调整和企业内部建设,因而网络建设工作也出现了停滞。面对这种局面,华为出现了自创业以来首次年增长率没有超过50%的状况。于是,任正非感受到了“寒意”。2000年,纳斯达克股灾成了全球电信产业下滑的导火索,而中国市场也未能幸免于难,华为自然也要受到牵连。另外,由于策略的失误还错失了小灵通和CDMA这两大业务,更加阻滞了华为的增长态势。 同年,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中阐述了“失败一定会到来”的观点,并预言“华为冬天”的到来。对于一个正处在上升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这一信息确实显得有些突兀,但任正非的猜测也不无道理。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头人,任正非当然也希望公司能够长期处于稳定发展中,太平的时间越长越好,但这却是事物发展规律所不允许的。结合当时的状况,任正非看到了一个自然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就要念着冬天的问题。我们可否抽一些时间,研讨一下如何迎接危机?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一些。(因为)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的道路。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做好不发展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 经济低迷将许多企业都带入了困境,但华为也借此寻找到了新的出路。此后,华为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海外,开始调整海外业务的进攻姿态。 2002年,华为的整体销售额虽然下降了17%,但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却增加了210%。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4年,华为的海外复合增长率为122%。至此,华为已经恢复元气,仅2004年这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460亿元,实现了新的突破。 然而,就在这大好形势下,任正非第二次宣告了“冬天”的到来。电信行业已经回暖,所以,这一次是华为自己的问题。华为同其旧部李一男所率领的港湾之间的竞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电信巨头也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华为,开始注意其动向。英国的《经济学家》曾评论道:“华为这样的中国公司的崛起将是外国跨国公司的灾难。”如此情形,那些跨国大公司又怎么可能坐以待毙?果不其然,不久之后,思科就与华为发生了知识产权纠纷。 华为最终还是挺过了冬日的严寒,继续上路前行。到了2009年,华为的收入从十年前的15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218亿美元,一跃成为仅次于爱立信的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