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关键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如何守住风险底线?不仅需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而且在研究方法要有所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在风险防范体系上能设计出可操作性对策建议。本书对国家金融安全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研究,在理论建构、实证解剖和政策设计方面进行了学术创新与方法突破。本书从“分析问题—评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入手,运用系统论方法,在理论上构建了“四种基本均衡(货币供求均衡、资金借贷均衡、资产均衡、国际收支均衡)与四类风险(货币风险、资产泡沫破灭风险、债务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的内在逻辑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本书系统地设计了国家金融风险预警与评估指标体系,运用这些指标体系对“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风险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与客观评估。对应上述风险,本书在政策体系上相应提出了微观、中观和宏观防范金融风险的可操作性对策建议,这些建议对决策部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董小君,经济学博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原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决策咨询部负责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经济学评审组专家,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国家金融安全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四大均衡及其内在关系 第二节 四大均衡与四大危机的内在关联 第三节 经济失衡到金融危机的微观机制 第四节 四大危机的宏观逻辑 第三章 货币风险的评估与预测 第一节 货币风险的综合评估 第二节 货币领域潜在风险分析 第三节 潜在货币风险预测 第四章 资产风险的评估与预测 第一节 房地产泡沫风险评估 第二节 股票市场泡沫风险评估 第三节 “十四五”期间房地产泡沫风险预测 第五章 债务风险的评估与预测 第一节 外债风险评估 第二节 国债风险综合评估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综合评估 第四节 “十四五”期间债务风险预测 第六章 银行风险的评估与预测 第一节 银行风险综合评估 第二节 银行面临的双重风险分析 第三节 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分析 第四节 “十四五”期间我国银行风险预测 第七章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金融风险 第一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的共性与特性 第二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金融风险内在联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家资产负债表四个部门的冲击 第四节 主要国家应对经验 第五节 应对不确定性的政策选择 第八章 国家金融安全防范体系设计:预警体系 第一节 建立国家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二节 国家金融安全预警体系框架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发达国家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经验借鉴 第四节 我国金融安全的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第九章 国家金融安全防范体系设计:微观机制 第一节 从美元指数波动识别外部性冲击风险 第二节 建立让美国独自承担美债风险的特殊机制 第三节 开征短期资本交易税 第四节 将资产价格稳定目标纳入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框架 第五节 建立科学的房地产政策框架和调控机制 第六节 以制度建设铲除地方债务风险土壤 第十章 国家金融安全防范体系设计:中观机制 第一节 形成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补短板”监管理念 第二节 健全国家金融安全网系统 第三节 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区域合作 第四节 建立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 第十一章 国家金融安全防范体系设计:宏观机制 第一节 加强金融治理 第二节 金融治理的全球经验 第三节 我国金融治理水平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新时代应加快推进我国金融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