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向静默如你本来(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印)室利·拉玛那·马哈希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室利·拉玛那·马哈希,通过他切身的经验与体会,讲述“真实”存在于我们体内,每个人都可以直接体会到它,它就是内在真实的我。
本书借由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拜访者的对谈,共六百二十多个问题,从冥想、导师、修习、瑜伽等多个角度,破除人们的偏见,以及各种因自我概念形成的枷锁、疑惑,帮助读者认识马哈希教导的全貌,同时认清自我,获得宁静。
作者简介
石宏,业余翻译,台湾大学毕业,现定居香港。2007年遇见斯瓦米韦达,拜大师门下学习瑜伽,现为喜马拉雅瑜伽禅修协会资深副总裁。译作包括:《夜行的鸟》《鼻尖上的觉知》《幸福修练》《让心中的狂躁歇息》《拙火瑜伽》《心灵瑜伽》《走向静默如你本来》。著有《去印度的幸福日记》。
目录
致谢词
顶礼 一代宗师——室利·拉玛那·马哈希
静默的圣哲
第一部 真我
第一章 什么是真我?
第二章 如何才能证悟真我?
第三章 智者如何感知世界?
第二部 参究与归伏
第四章 参究自我——理论
第五章 参究自我——实践
第六章 参究自我——误解
第七章 归伏
第三部 上师
第八章 上师
第九章 静默与萨桑
第四部 冥想与瑜伽
第十章 冥想与专注
第十一章 咒语与持咒
第十二章 世间生活
第十三章 瑜伽
第五部 亲验
第十四章 三摩地
第十五章 影像与神通
第十六章 问题与经验
第六部 理论
第十七章 创世理论与世界的“真实”
第十八章 神的本质
第十九章 苦难与道
第二十章 业、命运与自由意志
参考书目
注释
序言
顶礼
一代宗师——室利·拉
玛那·马哈希
一次难得的学习因缘
我的老师斯瓦米·韦达
形容室利·拉玛那·马哈希
是百年不世出的上师。斯
瓦米·韦达的上师斯瓦米·
拉玛年轻时四处参访得道
圣人,其中一位就是室利
·拉玛那·马哈希。在他的
半自传《大师在喜马拉雅
山》一书中,斯瓦米-拉
玛写道:
我在他道院期间,室
利·拉玛那·马哈希一直处
于静默中,他让一位著名
的弟子为大家授课,自己
就默默坐着。在他身边,
我发现一件非常特别的事
,是其他地方甚少遇到的
。他“静默的声音”遍布于
整个道院之中,永久不散
,若你能敞开心中的耳朵
就可以听到,仅仅坐在他
的附近,就足以解答心中
产生的一切疑问。有人说
,在圣人跟前就可以得到
如同三摩地一样的体验,
此言的确不虚!
其时(1949年)斯瓦
米·拉玛本身是一位备受
推崇的青年上师,已经受
封为五大宗庙领袖之一的
“商羯罗阿鬘梨”,在谒见
拉玛那回来之后,斯瓦米
·拉玛毅然放弃名位挂印
而去,重回喜马拉雅山中
修行。
如此一位人物自然会
让人对他极度好奇,我屡
屡在许多不同地方见到拉
玛那的相片,那是张让人
见过就难忘的面容。但是
,一直以来却没有机缘读
到他的专著,只有在别的
书中读到关于他教诲的吉
光片羽。2013年在印度
长住一段时间后,在台北
与时任橡实文化总编辑周
本骥相见,她提到正找人
翻译一本拉玛那的书,书
名是BeAsYouAre,问我
是否愿意帮忙校阅。当时
答以校阅太费工夫,不如
自己翻译来得干脆。不料
她立即说:“那就你自己
来吧!”即席之间只说可
以考虑,但仍未敢应承下
来。待回到香港家中在网
上下载了这本书后,刚读
完《导论》就决定接下这
份难得的学习机会。
有若现代禅宗祖师的
拉玛那
对于我来说,拉玛那
犹如一位现代的禅宗祖师
。他十六岁时自然开悟,
随即只身前往圣山阿如那
查拉山,终其一生未再离
去。拉玛那教人必须要有
上师,可是他自己却没有
跟过上师。有人拿这个问
题问他,他并不明确回答
,只回问怎知他没有上师
。禅宗六祖惠能本是一名
目不识丁的樵夫,却能够
初次听闻别人诵读《金刚
经》时,“一闻经语,心
即开悟”,所以连让他给
比下去的神秀大师都赞叹
他是“得无师之智”,用这
句话来形容拉玛那应该也
极为贴切。
对于前来问道之人,
拉玛那会说真我是唯一的
存在,真我之外空无余物
,所以一切都是真我,一
切都是“一”,“一”就是一
切,这是唯一、终极的真
理。根据本书英文编者大
卫·高德曼的介绍,拉玛
那口中的真我是和“上师”
“神”“本识”“本心”“超越第
四”“智者…‘存在一本识一
妙乐”“真实”“梵”等名词几
乎无所差别。我以为这个
真我就是禅宗祖师口中的
“自性”,在《坛经》中“
自性”也被称为“本体”“本
心”,也就是“般若”“真如”
“菩提…‘涅槃”“佛性”“法身
”,等等。惠能在五祖为
他解说《金刚经》而彻悟
之际叹道:“一切万法不
离自性”,和拉玛那的说
法何其相似。
上师用许多不同的名
字来称呼同一个东西,我
们读起来或许觉得混乱,
但是既然“那个”无所不在
,哪有地方、哪有东西不
是“那个”?所以,“干屎
橛”可以是那个,庄子也
说过“道在便溺”,但是这
终究是个方便,有如海在
每一滴海水中,然而一滴
海水并不是整个海。然而
我们往往栽在名词用语上
,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
还在名相上打转,抓住手
指不放,不去看手指所指
的月亮。
……
该如何维持长效呢?
那就要靠找到苦因。苦,
是来自因为有觉知的对象
。如果对象不存在,就不
会引生念头,那么苦就不
存在。随后的问题便是:
“要如何让对象消失?”所
有的经典和圣人都告诉我
们,对象是由心念所生,
它们没有实质的自体。若
自己好好地参究这件事,
来验证前面那句话,结论
会是:客观世界存在于主
观意识中。因此,真我是
唯一的“真实”,既充塞于
世界中,又含摄世界于其
中。既无二元的对立,就
不会生起心念来干扰你的
平静,这就是证悟真我。
真我是永恒的,证悟也是
永恒的。
所谓“心灵修行”,就
是每当妄念干扰一起,就
回摄于真我之中。这不是
在讲禅定或摧伏心智,而
是回溯到真我之内。
当心智的对象都消失
了,当一切我所执着的身
份、姓名、性别、年龄、
身体形象、感觉与观念都
消失了,剩下来的是什么
?六祖对门人说:“吾有
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
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
否?”神会立即说:“是诸
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六祖痛骂神会,告诉你
说没有名字,你偏要叫它
什么“本源佛性”。因为那
个是超越了心智的范围,
言语文字则是心智层面的
产物,怎么能够形容得了
它?那个就是在“不思善
、不思恶”心念不起之际
,蓦然见到的“本来面目”

脱稿于2013年
时值六祖惠能圆寂
1300周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