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竺可桢全集(第12卷)(精)
分类
作者 竺可桢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12卷,收录1950—1952年的竺可桢日记。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上虞人。科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10年公费留美入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夏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获博士学位。1927年任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3年,参与倡议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一生致力于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等的研究,卓有成就。撰写《远东台风的新分类》、《中国气候区域论》、《中国气流之运行》、《论新月令》、《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等论文和专著。
目录
第12卷  
前言
关于竺可桢日记
日记编例
第12卷说明
1950年
日记
  本年事要
  松松的成绩
  通讯录
  收支一览表
  杂记
1951年
日记
  本年事要
  杂记
  松松成绩
  读书笔记
1952年
日记
  杂记
  日记中记事摘要
  借出书籍
附录一  第12卷人名简释表
附录二  竺可桢家系人物表
附录三  张侠魂家系人物表
附录四  陈汲家系人物表
附录五  竺可桢日记中常见略语符号表
序言
第12卷说明
本卷收录1950—1952年
的竺可桢日记。
中国科学院建立之初,
百端待举,而当务之急是调
整和重组科研机构,重点又
在自然科学诸研究所。竺可
桢是当时唯一在岗负责自然
科学方面的副院长,又身兼
院计划局局长,因此成为院
领导层中承担院务最重者。
他与钱三强(副局长)紧密配
合,主持召开一系列座谈会
,广泛听取院内外各学科专
家的意见,经数月筹划,终
于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目标,
为中科院后来的稳步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竺可桢是开国时的全国
政协委员,后又当选全国科
普协会副主席。当初的中国
科学院,是政务院之下主管
全国科学行政的部门。因此
,出于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
事业发展需要而成立的各种
工作机构中,经常会出现他
的名字,且多半是必须投入
实际工作的职务。
1952年,在知识界相继
开展了包括“思想改造”在内
的一系列政治运动。日记中
记录了一批科学家反复检查
和接受集体“检讨”的过程。
与此相随,竺可桢在日记中
时而表露出对自己落后于政
治形势的自责与无奈.但他
仍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中
国的建设事业。
时代的交替给日记内容
带来的变化,也使日记编订
工作遇到一些新问题,编者
有必要做几点说明:
(1)自本卷起,日记中出
现记述政治运动的内容,不
可避免涉及一些人物的政治
、经济和生活方面的种种“
问题”。在有形无形的政治
压力下,无论是组织审查、
群众揭发还是个人交代,捕
风捉影、无限上纲者所在多
有,乃至形成一些冤假错案
。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出现的社会性问题,编者只
能坚持对日记内容的文字存
真,无法对所记内容的事实
做出逐一核查和澄清。
(2)时代变迁对词语流变
影响极大,由于年龄关系,
竺老接受新词语的速度较慢
。在本卷各年日记中,有依
然按旧时习惯将南京简称为
“京”,将“党委”记为“党部”
之类。另如将“阶级斗争”记
为“阶级争斗”,将“辩证法”
记为“辨证法”等。编者认为
,保留此类旧词或“错字病
词”,貌似不合一般的出版
规范,但从历史研究的特殊
角度,另有一番价值。因此
,不致发生歧义者,或是适
当予以保留,或是将订正词
语与之并置。
(3)从目前遗藏所见,尚
存作者生前日常随身携带的
一些小笔记本。竺可桢本人
有时称此为“袖珍日记本”,
其遗著的早期整理者称之为
“日记草稿本”。因所记多为
听取汇报、会议发言、领导
讲话、传达记录,杂有机构
人员名单、出行沿线时间地
点、通讯联系地址和电话等
,编者认为称之“记事本”为
妥。竺老在正式写日记时,
会或多或少地选用这些文字
,但取舍幅度较大。现存的
记事本,最早的自1950年
起,最后一本为1974年1月
,中间缺失较多。从本卷起
,编者将选择其中较有史料
价值者,根据时序编人各卷

(4)在号召向苏联学习的
过程中,知识界曾掀起突击
学习俄文的高潮。竺可桢时
已年过花甲,但仍求学若渴
,并迅速反映在日记之中。
或是与苏方人员接触.或是
阅读俄文书刊,日记中多记
有俄文词句或段落,有时是
英文与俄文混用.有时所书
俄文词出现拼写错误,甚或
同一词中有英文字母与俄文
字母相混。编者对此做了适
当订正,但在无法认定时则
保存原貌。对个别词语则正
误并置。
这三年日记皆为32开本
,每年各一册,保存完整。
1950年日记册封面和书脊
印有“大众日记”字样,1951
年日记册为三联书店
版“1951年学习日记”,1952
年日记册封面和书脊印字为
“学习日记”。各册前面均有
竺可桢亲笔署名。
本卷三年日记的编订工
作由樊谦、陈向文负责,俄
文部分由袁子恭专译。人名
简释表由樊洪业编制,略语
表和家系人物表由竺安编制
。全卷内容由陈学溶校审.
竺安侧重审定外文内容,并
参与通审。全卷由樊洪业通
审定稿。
本卷插页中1951年竺可
桢致李约瑟函,由剑桥大学
The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的East Asian
History of Science Library
馆长John P.C.Moffett先生
提供复印件,特此致谢。
本书依“存真”宗旨,力
求保存竺可桢文稿历史原貌
,有关编订规则之大要。详
见《日记编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