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主题是研究中国国民储蓄率下降问题,具体地说,我们从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储蓄行为联动性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国民储蓄率的演变规律,对中国国民储蓄率的下降趋势和可持续性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并进一步分析了应对国民储蓄率下降的政策选择。本书提出了应对国民储蓄率下降的政策建议,包括鼓励技术创新、改革国家—社会互动机制、发展金融市场、稳定居民收入预期等。 作者简介 杨天宇 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博士学历。研究方向:消费和储蓄理论、收入分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出版《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中国的收入分配与总消费:理论和实证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曾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本书的主题 二、本书的研究意义 三、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总体框架 四、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评论 一、消费/储蓄理论述评 二、中国储蓄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第三章 劳动报酬上涨与中国国民储蓄率的演变趋势 一、引言 二、2008年以来中国国民储蓄率下降的事实特征 三、中国国民储蓄率下降的劳动报酬假说 四、劳动报酬假说的实证检验 五、本章结论 第四章 中美可比储蓄率的真实差距分析 一、引言 二、概念界定与统计口径 三、中美可比储蓄率的测算结果分析 四、本章结论 第五章 中国国民储蓄率下降的金融风险 一、引言 二、国民储蓄率下降的金融风险:经常账户逆差的作用 三、国民储蓄率下降的金融风险:经济减速的作用 四、中国发生金融危机的现实可能性 五、本章结论 第六章 国民储蓄率下降、外债杠杆率与金融危机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假说 三、国民储蓄率下降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设计 四、国民储蓄率下降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实证结果 五、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含义 一、本书的主要结论 二、本书的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