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董作宾(1895-1963)是“甲骨四堂”之一,曾于1928-1934年间多次主持并参加中国考古学史上伟大的殷墟科学发掘。董作宾一生著作颇丰,曾于20世纪40年代初编撰《甲骨丛编(第一集)》,因故未刊,现藏国家图书馆。《甲骨丛编(第一集)》为纸捻毛装稿本,共四册。第一、二册为甲骨文摹写图版,第三、四册为释文及考释。书稿中共收録甲骨摹本1090幅(1005号),按五期编排,各期再按甲骨材质分“甲”“骨”二类。各类下以“专题”编排。董作宾拟运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的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对当时所见的全部甲骨文资料予以理董;考释部分先释文,再分专题考证,其间有多项对甲骨学的开创性研究。本书对原书稿进行整体影印,为甲骨学及学术史研究提供宝贵资料。 作者简介 董作宾,本名作仁,六岁入塾后改名作宾,字彦堂,号平庐。中外知名的甲骨学名家,也是联合国直接文化遗产:殷墟考古第一人,曾数度亲身参与民初的殷墟发掘,发现了大龟四版与贞人说,并将甲骨文分为五期,提出十个断代标准,构建殷历,以科学方法研究殷代的制度与地理,学术贡献卓著。与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合称“甲骨四堂”。 目录 前言(胡辉平) 甲骨丛编(第一集) 自序 编例 第一集目 殷虚书契菁华表 摹文 壹 甲 壹 骨 贰 甲 贰 骨 叁 甲 叁 骨 肆 甲 肆 骨 伍 甲 伍 骨 考释 考释凡例 考释简名对照表 考释壹 甲 考释壹 骨 考释贰 甲 考释贰 骨 考释叁 甲 考释叁 骨 考释肆 甲 考释肆 骨 考释伍 甲 考释伍 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