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刑事制裁的界限》一书由20世纪美国著名法学家赫伯特·L.帕克于1968年出版。该书被认为是对20世纪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特别是正当程序革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经典之作,帕克亦因此成为20世纪美国学术引用率最高的法学家之一。《刑事制裁的界限》认为,刑事制裁是权力在社会内部受控制地行使的范例。它提出了一系列难以为律师所解决的重大法律问题、难以为哲学家所解决的重大哲学问题以及难以为行为科学家所解决的行为科学问题。基于对刑事制裁合理性的反思,作者对刑事制裁的正当根据、程序制约及其运行界限等刑事制裁的基本原理问题进行了一体化的基础研究。 作者简介 梁根林,男,1964年生。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德刑法学者联合会中方召集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与刑事政策。主要著作有《刑罚结构论》《刑事政策:立场与范畴》《刑事法网:扩张与限缩》《刑事制裁:方式与选择》《刑法总论问题论要》等。 目录 导言:争点及其读者 第一编 原理 第一章 刑罚的困境 第二章 刑罚的意义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初步的界定 第三节 刑罚、处遇及其他制裁 第四节 修正的定义 第三章 刑罚的正当根据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报应 第三节 功利主义的预防:威慑 第四节 特别威慑或威吓 第五节 行为预防:剥夺能力 第六节 行为预防:社会复归 第七节 总结:预防的界限 第四章 走向一体化刑罚理论 第五章 罪责与行为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作为先决条件的行为 第三节 合法性原则 第四节 权能分配 第五节 模糊性、严格解释和预防性羁押 第六章 罪责与免责事由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免责事由的一般原理 第三节 紧急行为 第四节 表面的紧急行为:“错误”的定位 第五节 严格责任:否定“错误” 第六节 警惕精神失常的抗辩 第七章 证明与比例原则 第一节 证明标准 第二节 比例原则与惩罚 第二编 程序 第八章 刑事程序的两种模式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两种模式的价值基础 第九章 实践中的模式:从逮捕到指控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逮捕调查 第三节 “合法”逮捕后的羁押和审讯 第四节 电子监控 第五节 非法获取的证据 第六节 律师辩护的可得性 第十章 实践中的模式:从起诉到定罪量刑 第一节 起诉决定 第二节 审前羁押 第三节 认罪答辩 第十一章 实践中的模式:错误审查 第一节 上诉 第二节 附诉 第三节 后记:辩护律师可得性 第十二章 趋势及影响:一个尝试性的评价 第三编 界限 第十三章 界限问题的一种解决路径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选择问题 第三节 赔偿和规制:以酒后驾车为例 第四节 处遇:民事收容的情形 第五节 无为的选择 第六节 作为资源配置问题的界限 第十四章 寻找界限:法律与道德 第一节 不道德性: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节 不道德性:一个不充分条件 第三节 “对他人的危害” 第四节 刑罚的目的 第十五章 寻找界限:得与失 第一节 远近程度与琐碎与否 第二节 犯罪关税 第三节 警民关系的紧张状态 第四节 偶然性执法 第五节 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第六节 流水线司法 第七节 隐性功能 第十六章 标准的应用:道德犯罪 第一节 刑事制裁的最佳状态 第二节 性犯罪 第三节 重婚罪与乱伦罪:两种虚构的犯罪 第四节 淫秽之恶 第五节 卖淫:罪恶还是妨害 第十七章 标准的应用:各式各样的犯罪 第一节 对毒品和其他药物的管控 第二节 堕胎:运作中的犯罪关税 第三节 醉酒:“生病”的权利 第四节 赌博:实验的例子 第五节 作为罪犯的商人 第十八章 结论:手段和目的 书目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