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讲了很久很久的中国妖怪故事(2)(精)
分类
作者 张云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中国妖怪文化源远流长,妖怪数量众多,妖怪故事也尤为精彩。本书重新打捞5000年历史长河中散落的典籍,找寻被遗忘太久的中国传统妖怪,精心选取适合阅读的100个妖怪故事,并为每个妖怪配上独立的形象插图。故事从读者易于接受的角度考虑,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器物类和怪物类,重新丰富内容,润色加工,量身定制,以期为更多人打开一扇中国妖怪故事的缤纷之窗,窥见中国妖怪独有的有情天地。
作者简介
张云,男,1984年生,安徽灵璧人。作家、记者、编剧。自号“搜神馆主”,嗜妖如命,亦胆小怕鬼。喜野史笔记,爱民间奇谈,有游走江湖之心,作奇谈怪论之文。个人微博:http://weibo.com/andrei。
出版作品:《赤焰苍云》(2016)、《伽蓝秘录》(2016)、《双头怪佛杀人事件》(2018)、《猴神·大西国宝藏》(2019)、《中国妖怪故事(全集)》(2020)、《作妖》(2021)、《妖怪奇谭》(2021)。
民国妖怪志系列:《傒囊·三目之婴》(2017)、《山都·幽怨之铃》(2018)。
动物三部曲:《鲸背上的少年》(2018)、《白驯鹿的九叉犄角》(2019)、《大象马戏团》(2019)。
目录
统领篇
[第〇〇一号]白泽
[第〇〇二号]方相氏
动物篇
[第〇〇三号]阿紫
[第〇〇四号]蚕女
[第〇〇五号]白鹭女
[第〇〇六号]壁虱
[第〇〇七号]蜂翁
[第〇〇八号]姑获鸟
[第〇〇九号]猴妖
[第〇一〇号]鹄女
[第〇一一号]金华猫
[第〇一二号]狸妖
[第〇一三号]鸡妖
[第〇一四号]僧蝇
[第〇一五号]鹿娘
[第○一六号]猫犬
[第○一七号]桀瓠
[第○一八号]皮羽女
[第○一九号]蛴螬
[第○二○号]青衣蚱蜢
[第○二一号]鳝妖
[第○二二号]瘦腰郎君
[第○二三号]天女
[第○二四号]蜈蚣
[第○二五号]狷妖
[第○二六号]蟹妪
[第○二七号]冶鸟
植物篇
[第○二八号]白耳
[第○二九号]陂中板
[第○三○号]赤苋
[第○三一号]光化寺百合
[第○三二号]嘉陵江巨木
[第○三三号]胡桃
[第○三四号]护门草
[第○三五号]槐精
[第○三六号]贾诎
[第○三七号]彭侯
[第○三八号]青牛
[第○三九号]人木
[第○四○号]桃木精
[第○四一号]桐郎
[第○四二号]杏精
[第○四三号]藻兼
[第○四四号]草童
[第○四五号]云阳
[第○四六号]花魄
[第○四七号]大手
[第○四八号]橘中叟
[第○四九号]蟒树
[第○五○号]女树
器物篇
[第○五一号]笔童
[第○五二号]常开平遗枪
[第○五三号]成德器
[第○五四号]棋局
[第○五五号]斗鼎
[第○五六号]画精
[第○五七号]缆将军
[第○五八号]老面鬼
[第○五九号]裂娘
[第○六○号]履精
[第○六一号]门扇
[第○六二号]墨精
[第○六三号]泥马
[第○六四号]漆鼓槌
[第○六五号]新妇子
[第○六六号]石孩
[第○六七号]骰精
[第○六八号]枕勺
[第○六九号]帚精
[第○七○号]镜姬
[第○七一号]婆女
[第○七二号]梳女
[第○七三号]船灵
[第○七四号]亡人衣
怪物篇
[第○七五号]蚌夜叉
[第○七六号]厕怪
[第○七七号]蛊
[第○七八号]秤掀蛇
[第○七九号]东昌山怪
[第○八○号]耳中人
[第○八一号]风生兽
[第○八二号]乖龙
[第○八三号]虹怪
[第○八四号]井泉童子
[第○八五号]蛟
[第○八六号]菌人
[第○八七号]雷公
[第○八八号]端
[第○八九号]马皮婆
[第○九○号]貘獁
[第○九一号]木客
[第○九二号]南海大鱼
[第○九三号]皮脸怪
[第○九四号]太岁
[第○九五号]天狗
[第○九六号]玄鹿
[第○九七号]屏风窥
[第○九八号]夜游神
[第○九九号]云虫
[第一○○号]山臊
参考文献
序言
妖怪和妖怪文化在中国
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世
界很难找到一个国家像中国
这样,将关于妖怪的记载、
想象形成一种深厚的文化现
象,其延续时间之长、延伸
范围之广、文学作品之多,
举世罕见。
妖怪和妖怪文化是中华
文明中的璀璨奇葩,值得我
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那么,什么是妖怪呢?
我们的老祖宗将妖怪定
义为“反物为妖”“非常则怪”
。简单地说,生活中一些怪
异、反常的事物和现象由于
超越了当时人们的理解,无
法解释清楚,就被人们称为
妖怪。
所以,所谓的妖怪指的
是:根植于现实生活中,超
出人们正常认知的奇异、怪
诞的事物。
妖怪,包含妖、精、鬼
、怪四大类。
妖:人之假造为妖,此
类的共同特点是人所化成或
者是动物以人形呈现的,比
如狐妖、落头民等。
精:物之性灵为精,山
石、植物、动物(不以人的
形象出现的)、器物等所化
,如山蜘蛛、罔象等。
鬼:魂魄不散为鬼,以
幽灵、魂魄、亡象出现,比
如画皮、银伥等。
怪:物之异常为怪,对
人来说不熟悉、不了解的事
物,平常生活中几乎没见过
的事物;或者见过同类的事
物,但跟同类的事物有很大
差别的,如天狗、巴蛇等。
中国的妖怪、妖怪文化
历史悠久。有足够的考古证
据表明:早在石器时代,我
们的老祖宗就开始对妖怪有
了认知并进行了创造。可以
说,中国的妖怪历史和中国
人的历史是彼此相伴的,“
万年妖怪”之说一点儿都不
为过。
从先秦时代,中国人就
开始将妖怪和妖怪故事记录
在各种典籍里,此后历代产
生了《山海经》《白泽图》
《搜神记》《夷坚志》《聊
斋志异》《子不语》等无数
的经典作品,使得很多妖怪
家喻户晓。
中国的妖怪和妖怪文化
不仅深深影响了中国人,也
传播到周边国家,深受异国
友人的喜爱。比如,日本著
名的妖怪研究学者水木茂称
:“如果要考证日本妖怪的
起源,我相信至少有70%的
原型来自中国。除此之外的
20%来自印度,剩下10%
才是本土的妖怪。”由此可
见,中国的妖怪和妖怪文化
对日本的巨大影响。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
妖怪和妖怪文化还没有得到
足够的关注,很多人甚至将
我们老祖宗创造的中国妖怪
误认为是日本妖怪,这是十
分令人惋惜的。
笔者用十年时间,写成
《中国妖怪故事(全集)》
一书,在深入研究中国传统
古籍尤其是志怪的分类和定
义的基础上,厘清妖怪的内
涵,从浩瀚的历代典籍中捜
集、整理各种妖怪故事,重
新加工,翻译成白话文,其
间参考各种民间传说、地方
志等,确保故事来源的可靠
性与描写的生动性。该书记
录1080种中国妖怪,是目
前为止国内收录妖怪最多、
最全,篇幅最长、条例最清
楚的妖怪研究专著。
《中国妖怪故事(全集
)》出版以来,反响强烈,
深受读者喜爱,这让笔者感
到既欣喜又惶恐。
将中国妖怪、妖怪文化
发扬光大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中国的妖怪故事中,不仅
妖怪的形象充满想象力、故
事情节生动,而且蕴含着许
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值得珍
惜和深入挖掘。
长久以来,中国的妖怪
故事虽然丰富,但其中妖怪
的图像留存较少,甚为可惜
。有鉴于此,我们精心选取
100个妖怪故事,将其分为
动物、植物、器物和怪物四
类,加以润色加工,并严格
按照典籍记载,为妖怪画像
,推出《讲了很久很久的中
国妖怪故事》,以期能为大
众以及中国妖怪的爱好者们
打开一扇亲近中国妖怪故事
的缤纷之窗,为中国妖怪和
妖怪文化的普及和发展贡献
出绵薄之力。
《讲了很久很久的中国
妖怪故事》推出以来,广受
读者好评。在此基础上,我
们将陆续推出系列作品,带
着这份热忱和期待,继续讲
好中国妖怪故事。
中国妖怪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我们的老祖宗
创造了它们,它们的故乡在
中国。中国妖怪的故事我们
祖祖辈辈都在讲述,世世代
代都在流传。
那么,请打开这本书,
让我们一起开启精彩的认识
妖怪之旅吧。
导语
笔者用十年时间,写成《中国妖怪故事(全集)》一书,在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古籍尤其是志怪的分类和定义的基础上,厘清妖怪的内涵,从浩瀚的历代典籍中捜集、整理各种妖怪故事,重新加工,翻译成白话文,其间参考各种民间传说、地方志等,确保故事来源的可靠性与描写的生动性。该书记录1080种中国妖怪,是目前为止国内收录妖怪最多、最全,篇幅最长、条例最清楚的妖怪研究专著。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要考证日本妖怪的
起源,我相信至少有70%的
原型来自中国。
——妖怪博士水木茂
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
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
。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
——《搜神记》
从社会学、人类学、民
族学和心理学上看,全世界
恐怕很难找到一个国家像中
国这般,将关于妖怪的记载
、想象以及在生活中的映像
形成一种深厚的文化现象和
生活思维方式,其延续时间
之长、延伸范围之广、文学
作品之多,举世罕见。
——《中国妖怪故事(全
集)》
精彩页
统领篇
[第〇〇一号]白泽
传说黄帝巡行天下,在海滨遇到了一只异兽,名为白泽。它不仅能说话,而且向黄帝详细介绍了天下鬼神之事,还将自古以来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妖怪的详细情况告诉了黄帝。其中,不仅包括妖怪的名字,还有关于妖怪具体形象的描述,以及如何避免受到妖怪伤害的方法。黄帝命人将这些妖怪画成图册,以示天下,并且亲自写文章祭祀它们。
黄帝令人绘制的图册便是《白泽图》(又称《白泽精怪图》)。
那么,白泽到底长什么样呢?关于白泽的形象,向来说法不一。《三才图会》中,白泽是狮子身姿,头有两角,长着山羊胡子。在日本的图绘中,白泽的形象和《三才图会》中的大致相像,唯胁下生有三只眼睛。无论形象如何,它都是妖怪世界中极为神秘的存在。
因为白泽不仅知道天下所有妖怪的名字和形象,而且知道驱除它们的方法。所以,很早的时候,它就被当成驱妖的祥瑞来供奉。人们将画有白泽的图画挂在墙上或者贴在大门上以寄托美好愿望,还有做“白泽枕”的习俗。军队中,“白泽旗”是常见的旗帜。到了中古时期,人们对白泽更加尊崇,《白泽图》极为流行,人们一旦觉得自己遇到了妖怪,就会按照上面记载的方法加以驱除。
因为白泽,世人才得知天下妖怪的名字,所以白泽在妖怪中的地位极为特殊。
[第〇〇二号]方相氏
嫫母是黄帝的一位妃子,容貌丑陋,唐代《珊玉集?丑人篇》中对她的相貌有这样的描述:“锤额顺频,形粗色黑。”传说嫫母的额头如同纺锤,塌鼻紧蹙,体肥如箱,貌黑似漆,乃是“黄帝时极丑女也”。
嫫母虽相貌丑陋,但品德高尚。黄帝对她很是信任,将管理后宫的担子交给了她。
后来,黄帝巡行天下时,元妃嫘祖病逝。黄帝便命令嫫母负责祀事,监护灵柩,并且授以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来驱邪。所谓的方相氏,便是畏怕之貌的意思。
上古以降,方相氏均为官方设立,是宫廷傩祭中最重要的角色。《周礼?夏官司马第四?方相氏》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
自上古到汉、唐,大傩延绵不绝。汉朝“傩者……季春行于国中、仲秋行于宫禁,惟季冬谓之大傩则通上下行之也”(见《大学衍义补》)。唐时大傩场面更加宏大。《乐府杂录》载:“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逐疫也。右十二人,皆朱发,衣白画衣,各执麻鞭,辫麻为之,长数尺,振之声甚厉。”
古人认为,季春的时候,世间凶气催发,与民为厉,方相氏则为家家户户驱逐邪物。作乱人间的各种鬼怪见到方相氏凶威的面目,便会心生恐怖而逃走。戴着黄金面具,上生四目,披着熊皮,双手各执戈、盾,领着象征世间精怪的“百鬼”前行的方相氏,从上古的祭司逐渐演变成百姓心目中的“大妖怪”。唐时,宫廷大傩传入日本。方相氏前行、百鬼跟随的场景,则被日本人演化成了“百鬼夜行”。
P5-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