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辽夏金元时代的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上下)(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袁志伟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在10-14世纪中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对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辽夏金元等政权及其主要宗教思想,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通贯性研究。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辽夏金元时代的宗教思想文化进行了整体研究,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该时期各王朝的主体宗教思想与中原汉族之间文化认同的细节、路径与特点;从宗教学和历史学视角,系统考察了这一时期各主流宗教思想文化的具体内涵和理论特点,探讨了各种宗教形态、思想与辽夏金元社会的互动,及其与文化认同的关系。力图展现这一时期中国思想史、宗教史、民族史的全貌,揭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作者简介 袁志伟,1985年生,山西大同人,历史学博士。现任西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哲学系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宗教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出版《以民为本》《侯外庐学术思想研究》《李因笃评传》等学术专著(独著及合著),先后在《中国哲学史》《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及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等十余项。 目录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辽朝佛教思想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佛教与辽朝社会的时代课题 一、“崇佛”与“正统”:辽政权对佛儒思想文化的接受 二、“显密圆融”:辽朝佛教的兴盛及主要义学流派 三、辽朝的文化选择及其时代课题 第二节 辽朝华严学的内容与思想特点 一、辽朝的华严学匠及主要著作 二、石刻文献中所见的辽朝华严学僧及寺院 三、鲜演《华严经谈玄决择》的内容与思想 四、《释摩诃衍论》辽朝注疏的内容与思想 第三节 辽朝密宗及“显密圆融”思想 一、辽朝密宗的代表高僧及其著作 二、辽朝密宗思想的内容与特点 三、辽朝佛教思想的理论特点 第四节 佛教思想对辽朝社会的影响 一、佛教思想与辽朝统治者的政治诉求 二、佛教信仰与辽朝民众的社会生活 三、佛教思想与辽朝社会的关系 第五节 佛教思想对辽朝时代课题的解答 一、辽朝佛教文化与契丹民族的文明化 二、辽朝佛教思想与契丹民族的文化自觉 三、辽朝佛教思想与契丹民族的政治自觉 第二章 西夏佛教思想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西夏政权的时代课题与佛教文化发展历程 一、西夏政权及党项民族的时代课题 二、西夏佛教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西夏佛教思想的内容与理论特点 一、西夏的主要佛教义学流派 二、西夏华严思想的内容及理论特点 三、西夏藏传佛教思想的内容与特点 四、西夏佛教思想的理论特点 第三节 佛教思想与党项民族的世界观 一、佛教思想与党项民族的宇宙论 二、佛教思想与党项民族的才性论 三、党项民族世界观的特点 第四节 佛教与西夏民众的社会思想 一、净土信仰与党项民族精神归宿的重建 二、佛教对西夏社会道德伦理准则的影响 第五节 西夏佛学思想对时代课题的解答 一、佛教圆融思想与汉文化的引进与融合 二、西夏佛教思想的独立创新与文化主体地位 三、西夏佛教与党项民族的文化和政治自觉 第三章 金朝佛道教思想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金朝对辽宋宗教的继承与整合 一、佛道教与金朝社会的时代课题 二、文献所见辽朝佛教在金朝的传承与递嬗 三、文物所见辽宋佛教在金初的融合 第二节 金朝禅宗与万松行秀的“禅教圆融”思想 一、金朝禅宗的法脉传承 二、万松行秀的“禅教圆融”思想 三、金朝禅宗思想对金政权时代课题的回应 第三节 金朝全真教及其三教会通思想 一、金朝道教与全真教的创立 二、王重阳的三教会通思想 三、重阳弟子对三教会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四、全真教对金朝时代课题的回应 第四节 金朝儒家士大夫的三教观 一、金朝儒学的三教合一特点及其思想独特性 二、赵秉文的三教观 三、李纯甫的三教观 四、耶律楚材与元好问的三教观 五、金儒三教观对金朝时代课题的回应 第五节 佛道教思想对金朝时代课题的解答 一、宗教思想对金政权政治诉求的回应 二、宗教思想对金朝社会诉求的回应 三、宗教思想对金朝文化诉求的回应 第四章 回鹘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高昌回鹘国和喀喇汗朝的时代课题 一、回鹘西迁与高昌回鹘国、喀喇汗朝的建立 二、回鹘民族政权所面对的时代课题 第二节 佛教思想与高昌回鹘社会 一、佛教在高昌回鹘的传播发展 二、高昌回鹘佛教思想的内容与特点 三、佛教思想对高昌回鹘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 伊斯兰教思想与喀喇汗朝社会 一、喀喇汗朝的伊斯兰教与传世著作 二、喀喇汗朝的思想文化体系 三、《福乐智慧》所提供的时代课题解决思路 第五章 元朝宗教的多元统一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崇教抑禅”:元朝对汉地佛教的南北整合 一、元朝的时代课题与宗教政策 二、大蒙古国政权对北方佛教的继承与整合 三、元政权对南方佛教的管控与整合 第二节 “崇佛抑道”:元朝对汉地佛道教格局的调整 一、元朝全真教的流变 二、全真教与佛教的“佛道之争 三、“佛道之争”与汉地宗教格局的调整 第三节 “藏汉圆融”:元朝对汉藏佛教的管控与统 一、作为宗教统一和政权神圣性象征的元朝帝师 二、帝师制度对元朝佛教的融合与统一作用 三、宣政院制度及其对全国佛教的统一管控 第四节 宗教思想界对元朝时代课题的论证 一、佛教思想界对元朝统治者合法性的论证 二、宗教思想界对三教思想统一的论证 三、元朝“多元一体”宗教格局的建构及其意义 第六章 宗教思想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第一节 宗教思想文化与辽夏金元时代课题的解答 一、辽夏金元宗教思想是各民族巩固政权的文化支撑 二、宗教思想文化促进了辽夏金元时代少数民族的文明进步 三、宗教思想文化推动了各民族政权的社会与文化秩序重建 第二节 宗教思想与辽夏金元文化的“多 序言 《辽夏金元宋牧思想与 文化认同》是志伟研究佛教 哲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宋教思 想的阶段性总绪。 志伟在西北大学木科学 习期间,就有志于从事佛教 哲学和少数民族宗教史的研 究。后来在西北大学攻读中 国思想史硕士学位,其硕士 学位论文选题为《辽代华严 思想研究》,开始把注意力 聚焦在辽夏金元宗教思想史 研究。2011年我与他讨论 其博士论文选题时,确定以 10-12世纪中国西北地区的 少数民族宗教思想为研究对 象,初拟以《10-12世纪中 国西北的思想与社会》为题 ,研究契丹民族与辽朝佛教 、党项民族与西夏佛教、高 昌回鹘佛教和咯喇汗朝伊斯 兰教思想,以“宗教思想和 文化认同”作为研究和讨论 的主要线索。他经过两年的 辛勤写作,完成了二十余万 字的博士论文《10-12世纪 中国北方民族的佛教思想与 文化认同》。在西北大学任 教工作后,他按照在博士阶 段就已确定的研究计划,继 续对辽夏金元时代这一中国 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和文化融 合时期的宗教思想进行研究 。2018年他主持的国家社 科基金项目“10-13世纪中国 北方少数民族的宗教思想与 文化认同研究”获得立项, 以此为契机,终于初步完成 了对辽、西夏、金、元和高 昌回鹘、咯喇汗朝等10-14 世纪中国主要少数民族政权 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的研究 ,取得一系列学术成果。呈 现在大家面前的这部约八十 万字的学术专著就是其多年 研究的集成。 10-14世纪中国北方的契 丹、党项、女真、回鹘、蒙 古等民族相继建立了辽朝、 西夏、金朝、高昌回鹘、喀 喇汗朝和元朝等少数民族政 权,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等则是其主要宗教信仰。这 些民族政权的宗教思想与当 时各民族的社会存在之间存 在着互动的关系。从社会存 在对宗教思想的影响来说, 各民族的宗教思想在本质上 是对当时“社会与文化秩序 重建”这一时代课题的解答 ,即为“如何吸收先进文化 以促进本民族发展与社会进 步,并为民族政权的巩固提 供理论支持”这一时代课题 提供思想方案,这正是各民 族宗教思想发展演变的主要 社会背景。 志伟认为,自南北朝以 来,汉族政权的统治者和思 想家往往利用少数民族的“ 夷狄”身份否定其政权的合 理性,并以此彰显汉族政权 的正统,这在两宋时代表现 得尤其突出。而与强调“华 夷之别”的儒学相比,佛教 所宜扬的“人人皆有佛性”“ 人人皆可成佛”的佛性论、“ 众生平等”的业报和缘起论 ,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种 族和阶级的界限。在佛教信 仰者的视域下,汉族与少数 民族拥有共同的“众生”身份 ,以及作为佛教信徒(“居 士”与“僧尼”)修行佛法的 平等权利,因此其民族和阶 层差异也被相对淡化或消解 。此外,佛教哲学如华严学 所提倡的“圆融法界”“事理 无碍”等思想,则从哲学层 面为不同民族间矛盾对立的 消泯提供了理论依据,即从 “法界圆融”的平等角度来看 ,不同民族与文化的差异都 有其内在本质的统一性。佛 教及其思想文化更能为各少 数民族政权的稳定和民族认 同提供理论依据。这是自南 北朝以来佛教就受到少数民 族及其政权所接受的重要思 想原因,也是辽夏金元及高 昌回鹘等政权推崇佛教思想 的深层原因。因此,相比于 儒家的“纲常伦理”与“君臣 之义”,辽、西夏、元朝等 政权的统治者更愿意采用“ 佛法”教化和统治帝国的臣 民。究其原因,佛教所提倡 的众生平等和宏大世界观, 也在思想上突破了传统儒家 政治文化中“夷夏之辨”和华 夏中心论的界限,更有利于 论证少数民族君主对中原的 合法性统治,并且为政权的 对外扩张提供理论依据。 宗教思想文化是辽夏金 元时代各民族思想文化的主 体,契丹、党项、女真、回 鹘、蒙古等民族在吸收佛教 、伊斯兰教、道教思想文化 的基础上,建构了具有民族 个性、独立统一的思想文化 体系。这既是各民族政权文 化个性的表现,也为其民族 政权的巩固提供了理论支撑 。其中,辽朝建立了以华严 学为核心、以“显密圆融”即 华严和密宗结合为特点的统 一佛教思想体系,并在“重 教轻禅”“融禅入教”等方面 表现出与北宋思想界的对立 ;西夏则在华严与禅宗思想 结合、中原大乘佛教与藏传 佛教思想结合的基础上,建 构了汉藏融合的佛教思想体 系,并表现出与宋辽佛教界 的鲜明差异;金朝在继承辽 宋佛道教的基础上,构建了 以“三教圆融”为特点的佛教 体系和以全真教为代表的新 道教;高昌回鹘政权在继承 唐代佛教和藏传佛教文化、 建立综合性佛教思想的同时 ,也在心性思想及净土信仰 等方面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而喀喇汗朝思想界则围绕伊 斯兰教思想,建立了综合伊 斯兰和中原文化的独特思想 体系。元朝则在政治统一的 基础上,对上述民族政权的 宗教思想文化进行了新的综 合和重构,从而建构了以佛 教文化为核心,“三教合一” “汉藏圆融”的宗教文化格局 。 宗教思想对各民族政权 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现实政治方面,宗教思想 通过神化君主而为统治者的 合法性提供了论证,并通过 提倡忠君护国思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