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幼学琼林》,全名《幼学故事琼林》,一名《幼学须知》,或名《成语考》。“幼学”,界定它的受众是儿童,性质是蒙书。“琼林”,是比喻性说法,意为精华荟萃。“故事”,是从内容角度描述,说明该书所讲,是古时候的事情。“成语”,指习用的古语,是从语言修辞角度界定该书性质。《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蒙学经典之一。全书采用对偶句写成,便于吟诵,容易记忆。内容涉及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鸟兽花木、饮食器用等,丰富广博,包罗万象。 中国文化重传承,修辞追求凝练。古人写文章,注重成语典故的应用。了解典故的原始出处,其衍生意义,以及能正确地使用,《幼学琼林》便是满足这一学习功能的一部书。 目录 【全书目录】 卷一 天文 地舆 岁时 朝廷 文臣 武职 卷二 祖孙父子 兄弟 夫妇 叔侄 师生 朋友宾主 婚姻 女子 外戚 老寿幼诞 身体 衣服 卷三 人事 饮食 宫室 器用 珍宝 贫富 疾病死丧 卷四 文事 科第 制作 技艺 讼狱 释道鬼神 鸟兽 花木 导语 《幼学琼林》是一本蒙学书。在编纂之初,其宗旨便为开蒙学童之用。“幼学”一词,框定了接受对象为初入阶的学童。“琼林”,表明书中所收皆是精华。《幼学琼林》,又名《幼学故事琼林》《成语考》,意为此书所收为历史典故、习用古语等。《幼学琼林》启蒙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蒙童记住这些历史典故和习用语,故而《幼学琼林》具有积累词汇和写作素材的意义。全书采用对偶的方式,或交代词语使用的语境,或指明词语含义与用法,或交代词语所涉掌故,摆脱了枯燥的记忆方式;并且同类归纳,可以荟萃一类话题,比如“兄弟”篇,有兄弟情深,也有兄弟阋墙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让我们对所收词汇牢记心中。词藻丰富,告别写作时词不达意的苦恼,正如程邹本卷首序文中所说,编撰的宗旨之一,就是使“典籍先悉于胸中”,摆脱写作时候词穷的尴尬,能够“挥毫不窘于腕下”。 精彩页 【精彩篇章】 ……蓬莱、弱水,惟飞仙可渡⑤…… 【注释】 …… ⑤蓬莱、弱水,惟飞仙可渡:语本《太平广记(卷二十一)·神仙二十一·司马承祯》引《续仙传》:“又蜀女真谢自然泛海将诣蓬莱求师,船为风飘,到一山,见道人指言:‘天台山司马承祯,名在丹台,身居赤城,此真良师也。蓬莱隔弱水三十万里,非舟楫可行,非飞仙无以到。’自然乃回,求承祯受度,后白日上升而去。”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十三下亦载。又,旧题西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凤麟洲》:“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蓬莱,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弱水,古代神话传说中称险恶难渡的河海。由于不通舟楫,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 【译文】 ……“蓬莱”和“弱水”,只有仙人才可以飞渡;…… ……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①;…… 【注释】 ①椿萱并茂:比喻父母都健在。《庄子·逍遥游》谓大椿长寿,后世因以“椿”称父。《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唐·陆德明释文:“谖,本又作‘萱’。”谓北堂树萱,可以令人忘忧。古制,北堂为主妇之居室。后因以“萱堂”指母亲的居室,并借以指母亲。谖草,萱草。 后世因以萱称母。“椿”“萱”连用,代称父母。唐·牟融《送徐浩》诗:“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 【译文】 父母双双健在,喻为“椿萱并茂”; ……朋友相资,曰丽泽④。…… 【注释】 …… ④朋友相资,曰丽泽:语本《周易·兑卦》:“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三国魏·王弼注:“丽,犹连也。”朱子本义:“两泽相丽,互相滋益,朋友讲习,其象如此。”丽泽,原指两个沼泽相连,滋润万物,后来比喻朋友互相切磋,互相帮助。丽,相连。 【译文】 朋友彼此帮助、互惠互利,称为“丽泽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