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是偶然的错失,还是存在的命运?进而如何评价中国文化中的科学部分?中国人如何理解科学?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反思现代科学的理论预设和哲学前提,分析当代中国人的科学观,思考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问题。 作者简介 吴国盛,1964年9月生于湖北广济(今武穴),北京大学理学学士(1983)、哲学硕士(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98),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科学史系主任,清华科学博物馆馆长。 主要著作:《什么是科学》《时间的观念》《希腊空间概念》《技术哲学讲演录》《科学的历程》《吴国盛科学博物馆图志》 目录 第一章 现代中国人的“科学”概念及其由来 第一节 两种基本用法 第二节 科学:夷之长技 第三节 科学:来自日本的西方词汇 第四节 科学:替代性的意识形态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西方科学溯源:希腊理性科学 第一节 science辞源及其演变 第二节 “仁爱”与“自由”: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 第三节 “科学”作为希腊的“人文” 第四节 自由的学术:希腊科学的非实用性与演绎特征 第五节 希腊数学作为自由学术的典范 第六节 科学与礼学:希腊与中国的天文学 第七节 自然的发明与理性科学的诞生 第八节 小结 第三章 现代科学溯源之一: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第一节 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第二节 大学:自由学术的制度保障 一、大学是一个自治机构 二、大学提供基督教世界普适的学问标准 三、大学以讲授自由之艺为基本 四、大学以自由辩论为主要教学方式 第三节 经院哲学:中世纪的科学形态 第四节 唯名论革命为现代科学开辟道路 第四章 现代科学溯源之二:数理实验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第一节 求力意志:从求真的科学到求力的科学 一、从理性自由到意志自由 二、人类中心主义 三、征服自然 四、实验科学 第二节 世界图景化:自然数学化与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一、自然的数学化 二、空间化 三、时间化 四、机械化 第五章 西方另类科学传统:博物学 第一节 什么是博物学 第二节 西方现代博物学的兴衰 一、现代早期:从文艺复兴到16世纪的博物学 二、17世纪的博物学 三、18世纪的博物学 四、19世纪:博物学的黄金时代 第三节 博物学的当代意义 第四节 重建科学谱系 第六章 传统中国的科学 第一节 李约瑟难题 一、中国古代无科学 二、中国古代有科学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博物学 一、概念界定 二、李约瑟范式及其局限 三、以博物学眼光重建中国科学史:天地农医 结语 附录一 对批评的答复 附录二 地方性知识的哲学和社会学 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 序言 本书既从西方语境,又 从中国人对科学认识的实际 出发,思考与解释科学的本 性与本源,具有自己独到的 见解,并且深入浅出,易于 理解和接受,是我见到过的 最好、最适合当前国人阅读 的科学哲学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