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1840-1996)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记述了从1840年至1996年这150多年间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历程,这是一部弥补舞蹈历史学科空白的很重要的学术著作。
本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审视、分析、研究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宣传革命舞蹈艺术传统。
本书力求史料准确翔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语言既生动流畅又深入浅出,使本书不但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而且融知识性、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
目录
序言
绪论
一、从远古传来,向未来瘫去的民族民间舞蹈
二、戏曲与舞蹈从融合提高到分漉发展
三、新文化运动与学堂歌舞美育教育
四、艺术舞蹈重登历史舞台
五、世界舞蹈传人中华,中华舞蹈远播世界
第一编 近现代中国舞蹈(1840—1940)
第一章 在社会急剧变革申发展的中国舞蹈
第一节 传统舞蹈融入戏曲后的发展与流变
第二节 世纪之交,西方舞蹈的传人
第三节 20世纪初中国舞蹈的启蒙之光
第四节 20世纪早期歌舞团的出现
第五节 吴晓邦点燃新舞蹈艺术的火种
第六节 戴爱莲高举民族舞蹈的大旗
第二章 伴随着革命前进的舞蹈艺术
第一节 苏区歌舞中国舞蹈事业的革命性转折
第二节 活跃在长征路上的宜传队员
第三节 延安秧歌运动开启新一代舞风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舞蹈
第三章 黎明前夜的中国舞蹈
第一节 群众舞蹈蓬勃发展
第二节 彩绸飞舞迎天明,鼓声震天庆胜利
第三节 舞蹈之花众人栽
第二编 当代中国舞蹈(1949—1996)
第一章 舞蹈历史新纪元的起步(1949—1952)
第一节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的建立
第二节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欢舞高歌
第三节 舞蹈队伍的大发展和建国初期的舞蹈创作
第四节 全军第一届文艺会演
第五节 舞蹈艺术教育开始起步
第六节 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的出版和《舞蹈通讯》的创办
第二章 舞蹈事业的初步繁荣发展(1953—1957)
第一节 继承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传统,推动舞蹈事业的繁荣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和各种会演的举办
第二节 苏联舞蹈艺术对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北京舞蹈学校的建立
第四节 北京舞蹈学校的两届舞踏编导训练班
第五节 第一部中国大型民族舞剧《宝莲灯》的创作和演出
第六节 中国舞蹈艺术开始走向世界
第七节 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成立和舞踏研究工作的起步
第八节 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的建立及其创作和演出
第九节 舞蹈专业理论刊物的创办
第三章 在迂回和曲折中前进(1958—1962)
第一节 左倾冒进思潮影响了舞蹈事业的正常发展
第二节 北京舞蹈学校首演芭蕾舞剧名作(无益的谨慎)、(天鹅朔)、(海侠)、(吉赛尔)
第三节 日本松山树子芭蕾舞团和苏联莫斯科国家大剧院芭蕾舞团访华演出
第四节 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
第五节 北京舞蹈学校第二届舞蹈编导班毕业作品大型舞剧《鱼美入》
第六节 舞蹈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七节 建国10周年前后的舞蹈创作和演出
第八节 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和舞代会的召开
第九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和首都再次舞用演出及座谈活动
第十节 东方歌舞团的建立
第四章 舞蹈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理论和实践(1963—1965)
第一节 首都音乐舞蹈工作座谈会
第二节 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
第三节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
第五节 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
第五章 建国后第一代舞蹈编导家及杰出的组织工作者
第一节 在战斗中成长的部队舞蹈编导象
第二节 继承、发展和创新民族民间舞蹈的编导家
第三节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民族舞剧的舞蹈编导家
第四节 探索和创意中国芭蕾舞剧的舞蹈编导家
第五节 繁荣发展舞蹈事业的杰出组织工作者
第六章 十年浩劫,畸形流变(1966—1976)
第一节 “极左”思潮的极端发展和“四人帮”的文艺谬论
第二节 样板戏的畸形普及和芭蕾舞的一花独放
第三节 芭蕾舞剧新作《沂蒙颂》和《草原儿女》
第四节 严寒中报春的红梅
第五节 全国舞蹋(独舞、双入舞、三入舞)试演
第七章 三载复苏,再展风采(1977—1979)
第一节 拨乱反正,重展英姿,舞坛佳作再现风采
第二节 弘扬忧秀的民族舞蹭文化传绕批舞民族虚无主义
第三节 积极创作,歌颂领袖,缅怀英烈,张扬真理
第四节 为表现花鸟鱼虫的抒情舞正名促进题材、风格的多样化
第五节 中国舞协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国舞蹈家协会的建立
第六节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0周年献礼演出中的舞蹈作品
第七节 《丝路花雨》和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中的舞剧
第八章 走向繁荣发展的新时期(1980—1989)
第一节 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精品荟萃的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
第二节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乌兰牧骑式演出队会演、云南省民族舞蹈会演
第三节 少数民族舞蹈展新姿,多样的风格多样的美
第四节 亚洲地区保护和发展民间和传统舞蹈讨论会
第五节 全国现代题材舞蹈创作座谈会和全国舞蹈创作会议
第六节 新编古乐舞和大型歌舞的创演
第七节 音乐舞蹈史诗(中国
序言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
与舞蹈艺术结下了不解之
缘,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立之后,我在文化部
工作,由于业务的关系,
和舞蹈界的关系更为密切
。在我参与领导规划全国
音乐舞蹈团体,筹建北京
舞蹈学校,组建中国舞蹈
史研究组,组织全国性的
专业和业余的各种音乐舞
蹈会演、联合演出、献礼
演出、舞蹈比赛、舞蹈创
作会议、舞蹈培训班等活
动中,有幸结识了吴晓邦
、戴爱莲等老一辈的舞蹈
家,也和舞蹈界许多年轻
的同志合作共事,我和他
们成为了好朋友。
在我和舞蹈界的接触
中,我感到我国的舞蹈队
伍是一支充满生命活力、
具有旺盛创造力、焕发着
青春朝气的非常可爱的队
伍。半个多世纪以来,中
国的舞蹈艺术的迅猛发展
和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取得
的突出成绩,在激励、鼓
舞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斗志
、劳动热情和给予他们艺
术的审美愉悦、积极的娱
乐休息,以及促进身心健
康等方面起到了独特而巨
大的作用,这是与舞蹈界
同志们的积极努力和艰苦
奋斗分不开的。
当然,中国舞蹈艺术
前进的道路是不平坦的,
曾有过一段坎坷的路程。
建国后,虽然我们取得了
空前的巨大的成就,积累
了发展舞蹈艺术的极其宝
贵的成功经验,但不能否
认,也有使舞蹈遭到挫折
和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
验需要发扬,失败的教训
则需要记取,这也是写舞
蹈发展史的一个很主要的
目的。
《中国近现代当代舞
蹈发展史》记述了从
1840年至1996年这150多
年间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
历程,我认为这是一部弥
补舞蹈历史学科空白的很
重要的学术著作。作者们
告诉我,他们努力用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观点和方法,来审视、
分析、研究中国舞蹈艺术
在这一个半世纪间,在社
会急骤变革的情况下的发
展脉络,总结历史经验,
弘扬民族文化,宣传革命
舞蹈艺术传统。这对于今
后繁荣舞蹈创作,提高表
演水平,培养优秀人才,
促进理论研究,以及更好
地吸取外国舞蹈有益的经
验等,都会起到很好的参
考作用。在本书的写作方
法上,他们力求史料准确
翔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语言既生动流畅又深入
浅出,使这一段复杂多变
的舞蹈发展历史,不但具
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史料
价值,而且融知识性、学
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我
认为他们的这种做法很好
。这部著作中,还以足够
的篇幅记述了香港、台湾
舞蹈发展的历程和海外华
人、华裔舞蹈家们在宣扬
中华传统舞蹈文化,推动
世界舞蹈的发展中所做出
的努力与贡献,这也是一
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王克芬、隆荫培、徐
尔充、张世龄等同志,是
我所熟识的舞蹈工作者,
我亲眼看着他们从青年到
老年,从开始涉足研究工
作到取得卓越的成绩。如
今他们已经离休,还在发
挥余热,和一些年轻同志
如欧建平、江东等团结合
作,克服重重困难,完成
了这部著作,我祝贺他们
的成功。我希望这本书能
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1997.5.12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