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选译》(汉柬对照)节选《诗经》中最具代表性的100首,精确释析,精心翻译,汉柬对照,并配绘精美插图,为柬埔寨语人群阅读《诗经》提供一个优质读本,实现中华文化的良好传播。
《诗经选译》(汉柬对照)属《东方智慧丛书》之一种。《东方智慧丛书》为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项目“中华文化东盟多语种全媒体传播平台”的核心资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诗经选译(汉柬对照)(精)/东方智慧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诗经选译》(汉柬对照)节选《诗经》中最具代表性的100首,精确释析,精心翻译,汉柬对照,并配绘精美插图,为柬埔寨语人群阅读《诗经》提供一个优质读本,实现中华文化的良好传播。 《诗经选译》(汉柬对照)属《东方智慧丛书》之一种。《东方智慧丛书》为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项目“中华文化东盟多语种全媒体传播平台”的核心资源。 目录 1.关雎 2.卷耳 3.桃夭 4.汉广 5.汝坟 6.草虫 7.行露 8.摽有梅 9.江有汜 10.野有死麕 11.柏舟 12.绿衣 13.燕燕 14.击鼓 15.凯风 16.泉水 17.北风 18.新台 19.墙有茨 20.相鼠 21.载驰 22.考槃 23.硕人 24.氓 25.竹竿 26.河广 27.伯兮 28.木瓜 29.黍离 30.君子于役 31.兔爰 32.采葛 33.大车 34.缁衣 35.将仲子 36.女曰鸡鸣 37.狡童 38.褰裳 39.风雨 40.子衿 41.扬之水 42.出其东门 43.野有蔓草 44.溱洧 45.南山 46.载驱 47.硕鼠 48.绸缪 49.鸨羽 50.葛生 51.小戎 52.蒹葭 53.黄鸟 54.晨风 55.无衣 56.渭阳 57.衡门 58.月出 59.株林 60.隰有苌楚 61.鸤鸠 62.下泉 63.七月 64.鹿鸣 65.常棣 66.伐木 67.天保 68.采薇 69.杕杜 70.鸿雁 71.鹤鸣 72.白驹 73.斯干 74.十月之交 75.小旻 76.小弁 77.巧言 78.巷伯 79.谷风 80.蓼莪 81.大东 82.北山 83.小明 84.车舝 85.青蝇 86.角弓 87.采绿 88.隰桑 89.何草不黄 90.文王 91.旱麓 92.思齐 93.生民 94.公刘 95.板 96.荡 97.抑 98.桑柔 99.烝民 100.噫嘻 序言 总序 文化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至关重要。季羡 林先生曾指出,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 力之一,文化一旦产生,就必然交流,这种交流是任何 力量也阻挡不住的。由于文化交流,世界各民族的文化 才能互相补充,共同发展,才能形成今天世界上万紫千 红的文化繁荣现象。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亦然,并且具有得天独 厚的优势。首先,中国与东盟许多国家地理相接,山水 相连,不少民族之间普遍存在着跨居、通婚现象,这为 文化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地理与人文基础。其次,古代中 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起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国与 东盟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的交通条件。 中国与东盟诸多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民族进行思想 与文化对话,自然离不开翻译。翻译活动一般又分为口 译和笔译两类。有史记载的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口译活动 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但笔译活动则出现在明代,至今 已逾五百年的历史。 在过去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东盟国家大量地译介 了中国的文化作品,其中不少已经融入到本国的文化中 去。中国译介东盟国家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以文字为载 体的相互译介活动,更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中国 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推上了更高的层次。 2013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南宁举行的 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 ,中国与东盟携手开创了合作的“黄金十年”。他呼吁 中国与东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造新的“钻石十年”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 强调要对外介绍好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 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 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于是,把中华文化的经典译 介至东盟国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还蕴含 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所谓交流,自然包括“迎来送往”,《礼记》有言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 亦非礼也。”中国 与东盟国家一样,既翻译和引进外国的优秀文化,同时 也把本国文化的精髓部分推介出去。作为中国最具人文 思想的出版社之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构想《东方 智慧丛书》,并付诸实践,不仅是中国翻译学界、人文 学界的大事,更是中国与东盟进行良好沟通、增进相互 了解的必然选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作 为翻译工作的主要承担方,都是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 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东盟语言文字的翻译优势。三个 单位的合作将能够擦出更多的火花,向东盟国家更好地 传播中华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认为,“文化交流是新的 全球化现象”。 我们希望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与时代趋 势,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是为序。 刘志强 2015年1月25日 前言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产生的年 代,大约上起西周初年(公元前1046年),下至春秋中 叶(约公元前500年),历时五百多年。它产生的地域 主要在黄河流域,但远及江汉流域。 《诗经》的编撰结集,有采诗、献诗、删诗三种说 法。周代设有采诗的专官到民间采诗,目的是通过这些 诗了解施政的得失和各地的风俗;当时大量的民歌和贵 族的诗篇,就是依靠采诗献诗制度得以保存下来的;周 代有乐官,这些乐官不但保管诗,且负担教授诗、乐的 任务,诗都有乐调,诗乐不分,这些加工编辑工作,可 能就是由乐官太师完成的。 《诗经》收录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关于 它的分类标准,后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比较普遍 的看法是按音乐分类。古人所谓“风”,即指声调而言 ,有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不同地方的乐调。有大雅、 小雅。雅是秦地的乐调,周秦同地,这地方的乐调,被 称为中原正音。有商颂、周颂、鲁颂。颂即古代的“容 ”字,就是表演的意思。颂不但配合乐器,用朝廷声调 歌唱,而且是兼有扮演、舞蹈的艺术。古人将风、雅、 颂和《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并称为“诗之六义 ”。 《诗经》思想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风 诗,多为抒写人们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也有的反映 人民劳动生产,还有部分诗作表现反对剥削压迫、揭露 讽刺统治者丑行以及战争;雅诗中还有叙述周人开国的 诗篇,被后人称为“史诗”;颂诗都是歌功颂德的作品 ,它和雅诗中歌颂统治阶级和祭神祭祖的诗一样歌颂祖 先、神明。 《诗经》作为一部乐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 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艺术上也取得巨大的成就。首先是 它的现实主义精神,从各个方面描写了我国两周数百年 的社会现实生活。其次是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所谓“赋”,指的是一种铺陈直叙的表现方法。所谓“ 比”,即是比喻或比拟,用形象的事物打比方,使被比 喻的事物生动形象,真实感人。所谓“兴”,就是托物 起兴,先用他物起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 达的思想感情。再次是重章叠句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重章 导语 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首先它开辟了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将现实生活中的人间百态呈现于笔端;其次它创造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将复杂的情感或平铺直叙或婉转含蓄地表达出来;再次它运用重章复唱和四言形式,将诗歌规整的韵律美和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表现出来。在世界思想文化史上,《诗经》也独具魅力,它贡献了尊先祖、隆礼乐、崇道德、尚中和的中国文化特色。这些艺术成就和文化特征,理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为更多人继承和发扬,但是由于汉语、汉字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迄今为止,介绍给国外普通读者的外译本并不多。此次汉柬对照并插图本《诗经》,可以为使用柬埔寨语的读者带去较为浅显同时较为典型的《诗经》精华选本,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力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