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20世纪复调音乐》是作曲技术理论课教材,是对传统复调课内容的拓展与提高。因此,为适应教学的需要,尽量做到在那纷繁复杂的复调结构中,归纳出符合实际的逻辑规律,让学习者有可遵循。因此,每一章都有相应的作业要求。 《20世纪复调音乐》没有沿用以声部数目的增加作为循序渐进的步骤,这是因为,在多元化的风格与对位写作技术中,声部组合已不再限于传统对位结合中那单一模式了,也不像传统复调音乐那么有规则了。声部的数目已经不是严格限定的成分,而是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如,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的“微复调”(micropolyphony),其美学目的就是追求整体性音响色彩。微复调概念的创立者,匈牙利作曲家里盖蒂,在其管弦乐《大气层》中,最多声部的段落是六十四声部构成的音层微复调。俄罗斯作曲家杰尼索夫的管弦乐《绘画》中,有一个段落是用五十二件弦乐器,奏出了五十二个声部的旋律线。将这五十二个旋律纵向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音响宛如一阵轻风飞速而过,所有的线条都被融合在整体音响之中。 关于创新与传统的联系问题,《20世纪复调音乐》反复论证了任何创新现象,哪怕表面离开传统已经十分遥远,然而,其内涵与外延都与传统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有些甚至是直接来源于传统。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多调式半音体系复调结构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多调式半音体系的形成及风格特征 第三节 自然音综合音阶的构成 一、两种形式的小调音阶综合 二、同主音不同音列的调式综合 第四节 多调式半音体系的对位结构 一、双调式重叠的对位结构 二、多调式合成的自然音综合音阶对位结构 三、特殊调式重叠的对位结构 四、倒影法双调式对位结构 第五节 新的旋律半音体系对位 一、建立在民间音乐基础上的旋律半音体系对位 二、人工创造的旋律半音体系对位 第三章 双调性与多调性复调结构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自然音双调性对位结构 一、调式相同的双调性对位 二、调式不相同的双调性对位 第三节 自然音多调性对位结构 第四节 半音化双调性对位结构 一、不同调式的半音化双调性对位 二、模糊调式的半音化双调性对位 第五节 半音化多调性对位结构 第四章 全音音阶复调结构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全音音阶的基本特性 第三节 全音音阶复调结构 一、同一种全音音阶的复调结构 二、全音音阶与自然音阶的复调结构 三、两种全音音阶的复调结构 第五章 非序列无调性音乐的复调结构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早期无调性音乐的复调结构 第三节 无主题音乐中的复调结构 第四节 无调性复调音乐体裁 一、无调性复调音乐主题 二、无调性复调音乐形式 第六章 20世纪复调节奏创新概述 第七章 节奏主题与节奏复调形式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节奏主题 第三节 节奏复调形式 一、运用主导节奏的陈述与展开和自由发展的旋律相结合构成复调音乐形式 二、由非旋律的节奏主题的陈述与展开构成复调音乐形式 三、由非旋律性节奏主题与旋律性主题共同构成多重卡农 第八章 非小节体系复调结构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严格时值比例的非小节体系复调结构 第三节 偶然节奏的非小节体系复调结构 第九章 复节拍复调结构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双层节拍复调结构 第三节 多层节拍复调结构 第四节 横向可动复节拍复调结构 第十章 节奏序列复调结构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节奏序列的基本构成 一、以小节为单位的节奏序列 二、以节奏型为单位的节奏序列 第三节 比例时值节奏序列 第十一章 微复调结构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超多声部微复调结构 一、对比结构的超多声部微复调 二、模仿结构的超多声部微复调 第三节 复调音层构成微复调结构 第十二章 复风格复调结构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复风格纵向对比复调结构 第三节 复风格纵横向拼贴式复调结构 第十三章 20世纪赋格的演进与变异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巴托克赋格的创新特征 第三节 欣德米特作曲理论与《调性游戏》 一、作曲基本材料 二、和声理论体系 三、新的调性理论 四、旋律 五、《调性游戏》分析 第四节 卢托斯拉夫斯基赋格的变异性 一、赋格外部形态的变异 二、赋格主题旋律等陈述方式的变异 三、赋格结构成分功能的变异 第五节 谢德林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 一、赋格的形式结构 二、赋格的调式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