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珠三角处在改革开放前沿,那些在经济发展当中带有趋势性、规律性的经济现象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会最先发生和波及这里。无论是早期的“民工荒”现象,还是近些年的“机器换人”,我们都在珠三角地区首先感受到了国内外经济变化对劳动力市场与产业结构带来的深刻影响及其连锁反应。本报告从全球和香港产业转移、国内劳动力市场制度转型两方面分析珠三角劳动力市场的动态演化过程,依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理论,从个人供给行为和产业需求角度分析珠三角劳动力总量、结构和制度环境问题,揭示了珠三角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低水平均衡形成的市场机理,以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为突破点,提出打破珠三角低人力资本和低产业结构“双锁定”的思路。本报告对珠三角未来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也为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 作者简介 陈广汉,经济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两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首批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其他学术性兼职:全国港浏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会发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等。 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港澳珠三角经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谭崇台主编,合著)、《刘易斯的经济思想研究》、《增长与分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选择》、《港澳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与制度创新》、《香港回归后的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产业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研究——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路径和趋势》、《珠三角区域发展报告》等。其中《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于1995年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刘易斯的经济思想研究》和《港澳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与制度创新》先后两次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优秀成果二等奖,《澳门经济增长的总需求分析(1982-1997)》获首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目录 一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研究的理论起点 (三)本书的研究对象、概念和假设 (四)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简要评述 三 珠三角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 (一)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趋势 (二)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 本章小结 四 人力资本结构发展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 (一)珠三角就业与产业结构匹配程度的演变 (二)人力资本结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关关系 本章小结 五 劳动力市场雇用关系的演化及影响因素 (一)引言 (二)我国雇用关系构成演化的背景和已有研究成果 (三)数据说明和描述统计 (四)雇用关系构成的变动趋势 (五)雇用关系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六 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研究 (一)城镇与外来劳动力工资差异分解及其变化 (二)户籍歧视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视角 (三)城镇就业市场上劳动力工资扭曲程度测度 本章小结 七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