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史通论(上中下)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日)内藤湖南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选自《内藤湖南全集》(日本筑摩书房,1970年版)的第五卷、第八卷、第十卷。由译者编为三卷:上卷含《中国上古史》,中卷含《中国中古的文化》《中国近世史》,下卷含《清朝史通论》《清朝衰亡论》。 作者简介 内藤湖南,1866年8月27日-1934年6月26日,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后以“湖南”之号行于世,出生于陆奥国马毛内村(今秋田县鹿角市)。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 明治十八年(1885年)毕业于秋田师范学校,担任小学训导主任,执行校长。明治二十年(1887年)进入东京。明治四十年(1907年)入京都大学文学部,任史学系东洋史学讲座讲师。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为京都大学教授。四十三年(1910年)获博士学位,并任京都大学东洋史学讲座教授二十年,与同事狩野直喜、桑原隲藏组成“京都学派”。大正十五年(1926年)退休,为帝国学士院院士。昭和九年(1934年)6月26日,内藤湖南去世,终年68岁,葬于京都东山的法然院。 内藤湖南在中国历史的宏观方面,有两大见解:一系空间上的“文化中心移动说”;一系时间上的“唐宋变革说”。内藤湖南在中国学方面,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从对中国稀见古籍史料的搜求、考证、编辑、出版,到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划分,对中国文化发展趋势的论证,对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的分析、评论,以及在中国史学史、美术史、目录学、敦煌学、满蒙史地等领域,也都卓有建树。 目录 出版说明 再版前言 编者前言 日本内藤湖南先生在中国史学上之贡献 致中国读者 中国上古史 绪言 第一章 三皇五帝 中国民族的历史觉悟和传说、记录的编纂 传说的形成 关于盘古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说 五帝说 第二章 尧舜 对尧舜二典的批判 尧舜传说的构成 古代的地理知识 尧舜传说中出现的人物 洪水的传说 第三章 夏殷时代 夏代 夏殷革命说 殷代的史实 殷代的社会状态 殷代灭亡的原因 殷周革命的性质,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 第四章 西周时代 周的祖先 武王的事迹 《洪范》的问世 周公的事迹 官职及姓氏 关于制礼作乐之说 成康昭穆时代 从共王到西周末期 第五章 春秋时代 《春秋》之经、传的形成 齐桓、晋文的霸业与楚的崛起 …… 中国中古的文化 中国近世史 清朝史通论 清朝衰亡论 序言 众所周知,日本内藤湖 南先生为日本史学界著名的 中国史专家。我在1984年 访日时,虽然内藤先生早已 去世,但当年秋季去京都出 席一次学术集会时,有幸与 内藤先生高足宫崎市定先生 晤面,也有幸与内藤先生再 传弟子谷川道雄先生相见, 可称幸会。归国后,又从恩 师周一良先生处得知内藤先 生业绩,倍感钦敬。八十年 代,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举行 的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上, 又一次与来华的谷川先生见 面。由于在会议讨论的发言 中,涉及到内藤先生,因而 谷川道雄先生提议,在日方 支持下,是否可以在中国出 版内藤先生的中国史著作, 以填补这一学术空白。谷川 先生当场提议,由我身担其 任。我不好推辞,于是,邀 集中方有关翻译人员,在大 家共同努力下,经过数年的 工作,终于在2004年,名 为《中国史通论》上下两卷 宣告问世。这是内藤先生的 中国史著作首次在中国出版 ,能为介绍内藤先生大著在 中国面世做一点工作,也感 到不胜欣幸。 1994年我赴日本东京大 学学术交流;1998年开始 在早稻田大学讲授“中日交 流史”课程,长达十年之久 。由于长时间不在国内,因 而,对内藤著作出版后国内 学界的反应,不甚了解。离 别国内十数年之久,有一次 回到北大,在图书馆的人文 社科阅览室浏览,无意中见 到内藤的《中国史通论》一 书,摆在书架上十分醒目的 位置。并且发现,此书似乎 已经被许多人翻阅,书角非 常零乱不堪。当时,我感到 十分意外。去年,原出版社 听说我回国了,找上门来, 表示此书早已脱销,要准备 再版。后因双方条件未谈妥 ,只有作罢。但,我对于这 样“冷僻”的书,居然脱销, 北大校内这样多的人竞相阅 读,有些始料未及。 通过对内藤先生此书的 选编及翻译工作,使我对于 内藤先生的中国史研究,有 一些粗浅的体会。 内藤先生认为,“通观中 国文化发展的总体,宛如一 棵树,由根生干,而及于叶 一样,确实形成为一种文化 的自然发展的系统,有如构 成一部世界史。”他还指出 ,“中国历史发展本身即是 各时代文化的发展。”“各时 代文化发展的不同内容及形 式,显示出阶段性,成为划 分时代的依据。”根据这一 观点,内藤将中国历史划分 为下列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上古”,即 远古到后汉中叶。 第二时期,“中古”,三 国至唐中期,特点为贵族政 治。 第三时期,“近世”,即 唐宋之交,贵族政治没落, 君主独裁政治兴起。——此 即“唐宋变革说”。近世成为 变化转折点。关于内藤的这 一观点,在初版《编者前言 》中,已经详述,不再重复 。 除了“唐宋变革说”之外 ,内藤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即文化中心移动说,内藤认 为: 上古时期,秦汉统一时 代,文化中心由内部向外发 展。文化向四方扩散,异族 侵入时代。 中古时期。由三国分裂 到唐代大一统,世界性文化 形成时期,此时是文化中心 由四面岸上反射过来的时代 。 近世时期,宋代以后, 独裁君主权力确立时期。文 化由岸上超越,向外部溢出 的形势。宋元统一文化,不 断向岸上反作用,不断反复 时代。统一→分裂→一再统 一……不断反复,可称为“ 循环说”,或“波动说”。内 藤主张,中国文明自上古以 来(至汉代)以黄河文明为 主。自三国以后,中心逐步 南移。内藤在1894年,已 发表文章,主张以物质文明 为特征的欧洲文明,经过四 五百年的发展,已经开始暴 露其弊点。(内藤《日本的 天职与学者》,1894)内 藤主张:“印度以其神秘的 特性,中国以其礼义的特性 、日本以其趣味的特性,或 足以对西欧之欠缺,予以弥 补,以至于世界开化之大成 ,或为天之明命欤?”(《 重赠渡美僧言》,《内藤湖 南全集》第一卷,347页) 内藤在同年发表文章说 :“我对于欧美现代文明有 着与过去一般人的完全不同 的看法。不单是中国,即使 我们日本人都有一种错误的 看法,即以富强为国家唯一 的目的,而我认为,国家之 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和保护文 化。”(《东洋文化史研究 》之《回归中国》,《内藤 湖南全集》第八卷,178页 ) 除在本书初版的《编者 前言》及上面介绍的内藤史 学的一些主张之外,还需要 特别介绍一下内藤湖南本人 1934年去世以后,八十余 年中其弟子们的一些言论, 作为内藤史学的新动向,奉 献于中国读者之前。 近年来,有内藤门下弟 子表示:欧洲诸国近三四百 年来,物质文明趋于极盛, 其短处亦自然显露。而东方 各国,例如印度文化具有神 秘的特性,中国文化具有礼 义的特性,日本具有趣味的 特性,俱可以补足西欧之缺 欠。以促进世界开放之大业 。这情况,促使内藤门人认 识到,中国在大陆立国,有 自己的文化,而日本则以海 岛立国,其文化皆出自假借 。他们认识到:“东洋诸国 ,中国最大,凡事必须以中 国为主。”(大谷敏夫《湖 南的中国文化论与政治论》 ,见《内藤湖南的世界—— 亚洲再生的思想》,内藤湖 南研究会,2001)这些论 调,反映近年来在中日关系 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