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仁慈的木雕师杰佩托从好友那里得到一块木头,他将木偶雕刻成一个会说话、会吃饭、会跳舞、会翻跟头的木偶——匹诺曹。匹诺曹有着好吃懒做、逃避学习、撒谎成性的天性,他一说谎鼻子就会变长。 他喜欢耍小聪明,分不清是非善恶,不听大人的劝告。他因贪玩而逃学,因贪心而受骗,还因逃避学习变成了驴子。最后,他掉进一只大鲸鱼的腹中……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父亲用爱感动他,小仙女用仁慈教化他,在吃尽了苦头之后,匹诺曹渐渐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从一个偷奸耍滑、撒谎成性的小赖皮,一步一步变成一个善良勇敢、勤奋好学的好孩子,他终于从一个木偶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孩儿。 作者简介 张璘,男,1966年3月生,博土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现任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主要出版物有《文学传统与文学翻译的互动》《近代画家》(第一、二、三卷)《建筑的七盏明灯》《培根论人生》《激发潜能100》《国际市场营销学(第十、十一、十二版)》《戴木帽的女孩》《离家出走的少年》《开开心心学英语》《芝麻与百合》《奥兹仙境》《衣衫褴褛的迪克》《鹅妈妈的故事》《莎士比亚经典故事集》《尼罗河源头何处》《西部还没有牛仔》《木偶奇遇记》《淡紫色童话书》《投资自我》。 目录 导读 第一章 木匠樱桃师傅发现一块会像孩子一样又哭又笑的木头 第二章 樱桃师傅把木头送给了好朋友杰佩托,后者把它做成一个会跳舞、击剑、翻跟头的木偶 第三章 杰佩托回家后,立刻动手做他的木偶,并给木偶取名叫匹诺曹。木偶的第一个恶作剧 第四章 匹诺曹与一只蟋蟀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坏孩子总是不听劝 第五章 匹诺曹的肚子饿了,他找只鸡蛋来煎着吃,没想到煎蛋却从窗户飞走了 第六章 匹诺曹把脚放在火盆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时,两只脚都烧焦了 第七章 杰佩托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早饭给了匹诺曹 第八章 杰佩托又给匹诺曹做了一双脚,还卖掉了自己的上衣,给匹诺曹买课本 第九章 匹诺曹卖了课本去看木偶戏 第十章 木偶们认出了他们的兄弟匹诺曹,当他们闹得正欢时,木偶艺人食火出来了,匹诺曹差点送命 第十一章 食火打了喷嚏,饶恕了匹诺曹。匹诺曹又救了他的朋友哈勒昆 第十二章 食火给了匹诺曹五枚金币,让他带给爸爸。匹诺曹遇到了狐狸和猫,跟他们走了 第十三章 “红虾”旅店 第十四章 匹诺曹不听蟋蟀的劝告,落入强盗之手 第十五章 强盗追赶匹诺曹,追上后,把他吊在一棵大橡树上 第十六章 可爱的蓝头发小姑娘让人带回可怜的匹诺曹,把他放到床上,又请来三位大夫,看看他是死是活 第十七章 匹诺曹吃了糖,却不想喝药。抬棺材的人来了,他赶紧喝药,病好了。后来他又说谎,结果受到了惩罚,鼻子变长了 第十八章 匹诺曹又碰上了狐狸和猫,跟随他们去奇迹田种金币 第十九章 匹诺曹的金币让人偷走了,他因此而受罚,坐了四个月的牢 第二十章 从监狱出来后,匹诺曹要回仙女家。在路上,他遇到了一条蛇,又让夹子给夹住了 第二十一章 匹诺曹被农夫捉住了,农夫让他当看家狗,看守鸡舍 第二十二章 匹诺曹发现了小偷,他的忠于职守换来了自由 第二十三章 匹诺曹得知可爱的蓝头发小姑娘的死讯,痛哭流泪。他遇到了一只鸽子,鸽子把他带到海边。他跳到海里,去救父亲 第二十四章 匹诺曹来到了蜜蜂岛,又见到了仙女 第二十五章 匹诺曹向仙女保证要好好学习。他已不愿再做木偶,而想成为一个好孩子 第二十六章 匹诺曹跟同学一起去海边看鲨鱼 第二十七章 匹诺曹与同学们大战一场,一个同学受了伤,匹诺曹被捕 第二十八章 匹诺曹差点儿像鱼一样让人给油炸 第二十九章 匹诺曹回到了仙女的家,仙女答应第二天让他变成一个男孩,从此不再是木偶。匹诺曹举行一场盛大的咖啡牛奶派对,庆祝变成真人这件大事 第三十章 匹诺曹并没有变成真正的孩子,却跟他的朋友灯芯跑到玩具国去了 第三十一章 五个月的玩耍之后,一天早晨,匹诺曹醒来后,发现有一份惊奇在等着他 第三十二章 匹诺曹的耳朵变成了驴耳朵,不久他就变成一头真正的驴,开始像驴一样嘶叫 第三十三章 匹诺曹变成了驴,被一个马戏团老板买走了。他摔瘸以后,又被卖了,买主想用他的皮做鼓面 第三十四章 匹诺曹被扔进了海里,让鱼给吃了,又变成一个木偶。他在往岸上游时,让鲨鱼给吞了 第三十五章 匹诺曹在大鲨鱼的肚子里遇到了谁?阅读这一章,孩子们,你们就知道了 第三十六章 匹诺曹不再是个木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 译后记 主编简介 序言 张璘 《木偶奇遇记》是意大 利作家卡洛·科洛迪(1826 ~1890)的著名童话作品 。科洛迪本名卡洛·洛伦齐 尼,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乡下,父亲是个厨师,母亲 是个女佣。科洛迪其实是他 母亲出生和长大的一个镇的 名字,被他用作了笔名。科 洛迪小时候很调皮,好奇心 强,就像他创造的木偶一样 。他在教会学校毕业后,给 各地报纸写稿,积极参加意 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并志愿 参加了1848年的意大利民 族解放战争。此外,他还与 人一起出版过讽刺杂志,写 过短篇小说、随笔、评论。 1861年意大利同意后,他 离开了新闻界。1870年以 后,他成了戏剧审查员和杂 志编辑,不过他很快就迷上 了儿童文学。他精通法文, 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 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 关于《木偶奇遇记》的 成书,说法不一。有的说, 科洛迪一生贫困,《木偶奇 遇记》是他为了偿还债务而 仓促写成的。事实并非如此 。科洛迪翻译童话的经历让 他起了写作童话的念头,写 了几本以“小手杖”为主角的 童话。他有一个朋友在罗马 编儿童杂志,有一次这个朋 友收到科洛迪寄去的一部手 稿,手稿中附了一张条子说 ,“这点傻玩意儿能用就用 ,不过你要是用的话,就多 给我点稿费,好让我有个好 借口继续写下去”。后来, 这部手稿从1881年7月7日 开始在《儿童报》上连载, 这也是书中各章长短大致相 同的原因。故事刊出后,轰 动一时,为了扩大读者的范 围,佛罗伦萨的出版商波基 在1883年把故事整理成册 ,重新刊印,于是有了《木 偶奇遇记》这本书。书籍出 版后,在意大利风行一时, 印数达百万。不过巨大的销 量并没有给科洛迪带来财富 ,他总共才获得几千里拉的 报酬。 《木偶奇遇记》全书共 三十六章,讲述的是一个没 有头脑、毫无主见的木偶逐 渐成长,逐渐转变成一个懂 事的孩子的过程。在故事的 开头,木匠樱桃师傅发现了 一块奇怪的木头,会像孩子 一样又哭又笑。木匠的好朋 友杰佩托把木头要回去,做 成一个会跳舞击剑的木偶, 起名叫匹诺曹,指望他挣钱 养活自己。这个匹诺曹可不 是等闲之辈,从一出生开始 ,就惹来无穷麻烦。他刚学 会走路,就离家出走,却害 得他的父亲杰佩托进入监狱 ,同时也害了他自己,导致 没人给他做饭吃。他饿极了 ,想煎只鸡蛋吃,鸡蛋却飞 走了。夜里饥寒交迫,他把 脚放在火盆上烤火,结果把 两只脚都烧焦了。父亲回家 后,给他做了双新脚,又卖 了自己的衣服,给他买了课 本,让他去上学,他却把课 本卖了,买票去看木偶戏。 木偶们发现了匹诺曹,舞台 上乱作一团。木偶艺人要惩 罚不听话的木偶,匹诺曹挺 身而出,得到木偶艺人的赏 识,送给他五枚金币。他轻 信狐狸和猫的谎言,不仅亏 了钱,还落入强盗之手,被 吊在树上。仙女救了他,让 他吃药治伤,他却只想吃糖 ,不想吃药。他说谎,受到 仙女的惩罚,一说谎,鼻子 就长长,等到说真话时,才 会变回原样。离开仙女家后 ,他又遇到了那两个骗子, 听信他们的鬼话,把剩余的 金币埋在田里,结果金币被 偷走了,自己却坐了四个月 的牢。出狱后,他因为饥饿 难忍,偷农夫田里的东西而 被农夫抓住,让他像狗一样 看守鸡舍。他在抓住了偷鸡 贼后,获得了自由。他返回 仙女家,却听到了仙女的死 讯,不禁失声恸哭。同时, 他得知父亲因为他离家出走 而去寻找他。鸽子把他带到 海边,他看见父亲的小船在 波涛中起伏,便跳到海里去 救父亲。海浪把他带到蜜蜂 岛,他在岛上又见到了仙女 ,向仙女保证要做个好孩子 。他因为用功而遭到同学嫉 恨,在海边和同学干架,被 捕,逃跑,遇险。他回到了 仙女家,仙女答应第二天让 他变成真正的男孩。第二天 ,他并没有变成真正的男孩 ,因为他受朋友引诱,去了 玩具国,在那里疯玩了几个 月后,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 变成了一头驴。他先是被卖 给了马戏团,腿摔瘸了后, 新的买主想用他的皮做鼓。 之后又经过一番磨难之后, 匹诺曹终于幡然悔悟,决心 做个好孩子,听仙女的话, 孝顺父亲。最后,他如愿以 偿,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 。 匹诺曹虽然是个木偶, 但是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也 同样会发生在其他男孩身上 ,他就如同我们调皮的小兄 弟,我们为他欢笑而欢笑, 为他哭泣而哭泣,恨他时恨 不得揍他一顿,怜悯时恨不 得以身替代。他天真无邪, 头脑简单,自制力差,偏偏 又自以为是,结果一错再错 ,吃了不少苦头;他缺乏主 见,没有恒心,屡屡立下良 好志愿却总又半途而废;他 心地善良,同情弱者,孝敬 父亲,并且终于幡然悔悟, 告别过去,勤勤恳恳,踏踏 实实,在仙女的帮助下成了 真正的人。匹诺曹生活的世 界就像我们生活的世界一样 ,既有狐狸、猫、矮胖子这 样的“坏人”,但是更多的是 像杰佩托、蓝头发仙女、蟋 蟀、鸽子、金枪鱼等这样的 “好人”,而从匹诺曹身上, 我们更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所以,我们读起来特别亲切 。匹诺曹从一个任性、淘气 、懒惰、爱说谎、不关心他 人、不爱学习、整天只想着 玩的木偶,变成一个懂礼 导语 送给孩子的成长礼物——用故事代替说教,培养孩子的好品格。 迪士尼国际金奖动画电影经典原著 适合6-12岁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故事。 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曾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动画、戏剧等,影响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儿童。 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教会孩子忠诚、勇敢、爱与责任。 它可读性极强,被誉为“意大利儿童读物的杰作”,不但故事离奇,饶有趣味,而且还饱含教育、讽喻意义。 知名插画师三乖手绘封面图,唯美精装,可读可藏。 后记 接到翻译《木偶奇遇记 》的翻译任务后,颇为犹豫 。《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 作家兼记者卡洛·科洛迪的 著名童话作品,译者本人不 懂意大利语,倘若接受任务 ,只能从英译本转译。转译 在上个世纪初颇为盛行,而 今已经被译界摈弃。此外, 《木偶奇遇记》已经有多个 中译本,有必要再增加一个 也许并不高明的译本吗? 接,还是不接,这是个 问题。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 最后还是决定了接受翻译《 木偶奇遇记》的任务。虽说 任溶溶等前辈已经为《木偶 奇遇记》提供了优秀的译本 ,但是时代不同了,我们所 使用的汉语也有了变化,一 些旧的说法被淘汰,新的表 达方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 穷,因此时代呼唤新的译本 不断出现。除此之外,文学 和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提供了 理论依据。过去,人们认为 阅读就是要读懂作者的原意 ,翻译就是要通过另一种文 字把作者的原意如实表达出 来。但是阐释学、接受美学 、解构主义等理论却告诉我 们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作者 一个人说了算,作品的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读者来 实现的,罗兰·巴特甚至认 为“作者死了”。读者之所以 能够读懂,是因为读者的“ 前见”,也就是读者所拥有 的知识。每一个读者的知识 都和别人不同,因此阅读同 一作品时,每个人所得到的 也是不同的。我们不宜夸大 这种不同,但是不同就是不 同,译者进行翻译时,也只 能将他的独特理解再现出来 ,于是不同的译本就出现了 。既然“作者死了”,那么死 一个(原作者)是死,死两 个(原作者和英文译者)也是 死,如今轮到这个读者了, 也让我像流星一样,有过片 刻的灿烂之后而死去。 在重译过程中,一个不 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原有的译 本,尤其是优秀的译本。许 钧教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 曾感叹说,有时候绞尽脑汁 想出来的译文,结果却和原 有的译文一样。这样的情况 令人很尴尬,因为明明是自 己想出来的译文,却惹上了 抄袭的嫌疑。这让参考原有 译本的译者更加尴尬,因为 原文的有些表达很简单,倘 若在翻译过程中,刻意避免 原有译本的译法,就有可能 使得译文变得很古怪。因此 ,我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 任溶溶先生的译作及一个未 署名的中译本的电子版本, 而且并不因为避讳而使每个 字、每句话都与原有译本不 同。我虽然参考了,但是我 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本书是 我的译文,是我从英译本转 译的译文。 英译本很质朴,尤其是 在对话部分,没有太多的形 容词、副词。在译文中,我 也尽量保持这种质朴的风格 ,不添加不必要的形容词、 副词,而是让小读者自己体 会。另外,英译本中也保留 了很多幽默风趣的语言,在 汉译时,我也努力再现这种 风趣的语言。比如,第十六 章中乌鸦医生和猫头鹰医生 在给匹诺曹诊断时,说: "To my mind this Marionette is dead and gone; but if, by anyevil chance, he were not, then that would be a sure sign that he isstill alive!" "I am sorry, "said the Owl, "to have to contradict the Crow,my famous friend and colleague. To my mind this Marionette isalive;but if, by any evil chance, he were not, then that would bea sure sign that he is wholly dead !" 在翻译时,我也用冬烘 式的语言,把其中的幽默表 现出来。 “依愚之见,木偶已经死 亡,不过倘若不幸未死,则 完全可以肯定此人一命未绝 。” “鄙人很遗憾,”猫头鹰 说,“不过对闻名四海的朋 友兼同事乌鸦的意见,鄙人 不敢苟同。鄙人以为木偶仍 然活着。不过倘若不幸不活 ,则完全可以肯定此人一命 已绝。” 当然,这种尝试是否成 功,还有赖于读者进行判断 。限于译者的水平,英译本 的一些精彩之处无法在中文 本中表现出来,在此向读者 表示歉意。 精彩页 [第一章] 几百年前,曾经有…… “一位国王!”我的小读者们脱口而出。 不,孩子们,你们错了。从前,曾经有一块木头。这块木头不是很贵重的那种。一点都不值钱。仅仅是一块普普通通的柴火,冬天里用来烤火,使房间温暖舒适的一大块坚硬的木头。 我也不晓得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不过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这块木头发现自己来到了老木匠的铺子里。老木匠的真名叫做安东尼奥,不过人人却都叫他樱桃师傅,因为他的鼻尖又圆又红,亮光闪闪,看上去就像一颗熟透了的樱桃。 樱桃师傅看到这块木头后,满心欢喜。他高兴地搓着双手,嘟囔道: “来得真巧。我要用它来做桌子腿。” 他操起斧子,准备剥去树皮,加工起来。就在他刚要动手时,他听到一个细小的声音,恳求道: “请小心点!别砍得太狠!” 于是樱桃师傅就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一只手高高地举起来。他的脸上是多么惊讶啊!他那张滑稽的脸更加滑稽了。一双受到惊吓的眼睛四下张望,想找出那细小的声音从哪里来,但是却什么人都没有看到。他朝桌子底下看看……没有人!他朝壁橱里面瞅瞅……没有人!他到刨花堆里找找……没有人!他打开门,在街上张望……还是没有人! “啊,我明白了!”他挠了挠头发,笑着说,“很显然,我只是想象自己听到了那个细小的声音吧!好了,好了,还是继续干活吧!” 他用力砍了一下那块木头。 “哎呀!你弄疼我了!”那个微弱的声音哀号道。 樱桃师傅一下子呆了,眼珠子都快掉了下来,嘴巴张得老大,舌头伸得老长。等到他回过神来,他颤颤抖抖地结巴着说:“这周围可什么人都没有啊,那声音究竟从哪来的?难道是这块木头,学会了像孩子一样哭泣叫喊?我真不敢相信。瞧,一块普普通通的柴火,只能用来烧炉子,没啥特别的。唉呀,难道说有什么藏在里头?要是这样的话,那可不妙。我得帮帮他!” 说完,他双手操起木头,拼命敲打起来。他把木头往地上摔,往墙上扔,甚至往天花板上抛。 他想听那个细小的声音呻吟哭泣。他等了两分钟……什么也没有;五分钟……什么也没有;十分钟……还是什么也没有! “啊,我明白了!”他大着胆子,用手挠了挠头,笑着说道。“很显然,我只是想象自己听到了那个细小的声音!好了,好了,还是继续干活吧!” 可怜的家伙被吓得半死,为了给自己壮胆,他想唱一首欢快的歌。 他把斧子放到一边,拿起刨子,打算把木头刨平刨光。就在他来回推动刨子时,他听到了那个同样的细小的声音。这一回,它傻笑起来,说道: “住手!啊,快住手!哈,哈,哈!你在我的肚子上挠痒痒呢!” 这一回,可怜的樱桃师傅就像挨了枪一样,倒了下去。等到他张开眼睛,他发现自己正坐在地上。 他的脸唰地变了色,甚至连红色的鼻头也吓得变紫了。 [第二章] 就在这时候,他听到响亮的敲门声。 “请进,”樱桃师傅说,自己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话音刚落,门开了,走进一个精神抖擞的小老头儿。老头儿的名字叫杰佩托,可是街坊邻居家的男孩子都叫他“波伦迪纳”,意思是玉米糊,原来他老是带着假发,黄色的假发套和玉米颜色一样。杰佩托是个火暴脾气,谁要是叫他玉米糊,准倒霉!一听到有人叫他“波伦迪纳”,他立刻就会暴跳如雷,跟野兽一样,谁也安抚不了他。 “你好啊,安东尼奥师傅,”杰佩托说,“你坐在地上干吗呢?” “我在教蚂蚁算算术呢。” “祝你玩儿得愉快!” “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杰佩托老兄?” “‘腿风’!对了,安东尼奥师傅,我来找你帮个忙儿。” “听你吩咐。”樱桃师傅边说边爬起来。 “今天早上,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说来听听。” “我想做个漂亮的木偶,一个很棒的木偶,一个会跳舞、会击剑、会翻跟头的木偶。我要带着这个木偶周游世界,挣钱买面包吃,买酒喝。你觉得这主意怎么样?” “好主意,‘波伦迪纳’!”又是那个细小的声音喊道,谁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一听到有人管他叫‘波伦迪纳’,杰佩托师傅的脸顿时就变了色,像个红辣椒。他转过身来,冲着木匠怒气冲冲地说: “你干吗要侮辱我?” “谁侮辱你了?” “你管我叫‘波伦迪纳’!” “我没叫。” “我想你还以为是我自己叫的呢!不过我晓得就是你叫的。” “没叫!” “叫了!” “没叫!” “叫了!” 两人越吵越厉害,竟然动起手来,到最后又是抓,又是咬,还互扇耳光。一番打斗之后,樱桃师傅手里抓着杰佩托的黄发套,杰佩托则发现自己的嘴里咬着的是樱桃师傅的卷发套。 “把我的发套还给我!”樱桃师傅气呼呼地叫道。 “你把我的也还给我,我们就讲和。” 两个小老头各自戴好发套,握了握手,发誓今生今世永远做好朋友。 “我说杰佩托师傅,”为了表示善意,木匠师傅开口说,“你想要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