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数智赋能--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价值逻辑与实现机制/管理学精品系列/中经管理文库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欧春尧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颠覆性创新是指企业面向利基市场需求引入新的技术、产品或商业模式,不断变革生产流程、商业模式和价值网络等环节,由此逐步侵入主流市场并破坏在位者价值基础,为现有技术范式、产业格局和社会生活等带来巨大颠覆与深远影响的过程。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智能技术群落逐项落地与聚变赋能,不断促进后发企业等创新主体技术范式变迁和价值创造模式变革,以催生颠覆性创新,数据治理、数智赋能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焦点。
本书系统整理了颠覆性创新及价值创造等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出“技术应用-价值创造-优势获取”这一逻辑主线,揭示了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优势获取过程,重点探讨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逻辑及实现过程等问题。本书不仅有助于丰富和扩展本土情境下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为企业及政府颠覆性创新管理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也符合正确认识和培育发展颠覆性创新、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权的现实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欧春尧(1992.11-),男,贵州黔西人,管理学博士,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在《科学学研究》、《软科学》、《科技进步与对策》、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3部。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等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工程院高端智库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及政企委托项目等10余项。
目录
第1章 颠覆性创新的价值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理论与实践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颠覆性创新文献检索与整理过程
2.1.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2 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现状梳理
2.1.3 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热点分析
2.1.4 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展望
2.2 颠覆性创新相关概念界定
2.2.1 后发企业
2.2.2 颠覆性创新
2.2.3 价值创造
2.3 颠覆性创新的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转型与颠覆性创新演化
2.3.2 创新生态位与颠覆性技术跃迁
2.3.3 基于价值创新的颠覆性创新扩散
2.4 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2.4.1 颠覆性创新的本源与发展
2.4.2 颠覆性创新的类型与特征
2.4.3 颠覆性创新的产生与演化
2.4.4 颠覆性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2.5 数智赋能下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研究综述
2.5.1 价值创造的内涵特征
2.5.2 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理论解释
2.5.3 后发企业价值创造与颠覆性创新
2.5.4 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构成维度
2.6 研究现状述评与研究机会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智赋能下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实践价值
3.1 数智赋能的基本逻辑
3.1.1 数智赋能的时代背景
3.1.2 数智赋能转型的内涵特征
3.2 数智赋能下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特征与路径
3.2.1 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发展情境与作用边界
3.2.2 数智赋能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路径分析
3.3 数智赋能下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产生演化的跨案例分析
3.3.1 案例背景
3.3.2 研究设计与案例选择
3.3.3 数智赋能下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应用过程探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智赋能下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逻辑与过程模型“价值形成-价值聚合-价值扩散”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目的与框架设计
4.1.2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4.1.3 资料收集与信效度分析
4.2 案例描述
4.2.1 物联网的内涵特征
4.2.2 物联网的技术层次
4.2.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向
4.3 案例分析
4.3.1 基于颠覆性技术应用的物联网企业价值主张分析
4.3.2 基于颠覆性创新的物联网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分析
4.3.3 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与优势获取的过程模型
4.4 研究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形成机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5.2.1 概念界定
5.2.2 研究思路
5.2.3 研究方法
5.2.4 案例选择
5.2.5 数据收集与分析
5.3 分析过程
5.3.1 开放式编码
5.3.2 轴心式编码
5.3.3 选择式编码
5.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5.4 理论模型与案例分析
5.4.1 技术范式转变:累积-识别-跃迁-防范
5.4.2 组织动态演化:战略创新-结构创新-能力拓展
5.4.3 价值网络创新:价值主张-价值跃变-价值实现
5.5 研究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fsQCA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聚合路径
6.1 引言
6.2 模型构建
6.2.1 颠覆性创新前因条件
6.2.2 颠覆性创新影响因素
6.2.3 组态模型构建
6.3 研究设计
6.3.1 研究方法
6.3.2 样本选择
6.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4 变量赋值标准
6.3.5 编码信度检验
6.4 分析过程
6.4.1 必要性分析
6.4.2 组态分析
6.5 研究结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系统仿真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扩散效应
7.1 理论模型与仿真方法
7.1.1 理论模型
7.1.2 仿真方法适用性分析
7.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7.2.1 价值扩散对颠覆性创新优势影响机制的仿真模型
7.2.2 因果关系图及主要反馈
7.2.3 模型假设与系统流图
7.3 方程构建与有效性检验
7.3.1 方程构建
7.3.2 有效性检验
7.4 系统仿真分析
7.4.1 系统运行结果
7.4.2 关键变量动态仿真分析
7.5 系统运行仿真结果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案例比较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实现机制
8.1 保护空间驱动后发企业颠覆性技术产业化的路径探索:基于NEwater的案例分析
8.1.1 理论基础
8.1.2 研究设计
8.1.3 案例描述与分析
8.1.4 研究发现
8.1.5 本节小结
8.2 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与演化路径:基于明阳智能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8.2.1 研究背景
8.2.2 研究现状
8.2.3 研究设计
8.2.4 模型阐释与研究发现
序言
颠覆性创新是指企业面
向利基市场需求引入新的技
术、产品或商业模式,不断
变革生产流程、商业模式和
价值网络等环节,由此逐步
侵入主流市场并破坏在位者
价值基础,给现有技术范式
、产业格局和社会生活等带
来巨大颠覆与深远影响的过
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蓬
勃兴起,以绿色、智能、泛
在为特征的智能技术群落逐
项落地与聚变赋能,不断促
进后发企业等创新主体技术
范式变迁和价值创造模式变
革以催生颠覆性创新,引起
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
随着主流产品价值基础和在
位企业竞争优势被逐步破坏
,颠覆性创新对现有产业技
术体系与发展格局造成“归
零效应”,为后发企业应对
不确定情境下的诸多挑战创
造了新的机遇,也对其提升
价值优势并实现跨越式发展
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探讨
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
造逻辑及实现机制等问题,
不仅有助于丰富和扩展本土
情境下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
,为企业及政府颠覆性创新
管理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理
论依据,而且符合我国正确
认识和培育发展颠覆性创新
、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占据战
略主动权的现实需求,具有
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本书以颠覆性创新为理
论基础,基于价值创造视角
,紧密围绕“后发企业颠覆
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
与实现机制”这一核心问题
,主要遵循理论研究、模型
构建、案例分析等研究步骤
,面向本土后发企业展开研
究。首先,本书系统梳理了
颠覆性创新及价值创造等相
关研究成果,对所存在的理
论“缺口”进行探讨,在此基
础上选取物联网企业作为案
例研究对象,梳理出“技术
应用-价值创造-优势获取”
这一逻辑主线,揭示了后发
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
内在逻辑与优势获取过程,
形成整体概念模型;其次,
基于扎根理论方法对后发企
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形成机制
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
,围绕技术范式转变、组织
动态演化和价值网络创新等
归纳出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
的价值形成机制;再次,基
于组态方法对后发企业颠覆
性创新价值要素的聚合路径
进行探讨,采用fsQCA分析
不同维度影响因素对颠覆性
创新价值聚合的综合影响及
组态作用;最后,基于系统
动力学对后发企业价值扩散
效应与颠覆性创新优势演化
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重
点探讨并检验价值扩散效应
中市场机会识别、企业创新
意愿与价值网络重构等主要
参数变化对颠覆性创新的影
响机制和作用程度,进一步
解构价值扩散与优势演化的
关系。
结合理论分析和案例研
究结果,本书主要结论如下
:①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
值创造是在系统内部和外部
诸多要素相互作用下,不断
创新企业内部价值主张、价
值聚合和价值扩散的整个价
值创造链条的动态过程,后
发企业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
以及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持
续发挥颠覆性技术价值潜力
来推动企业创造价值并获取
优势;②后发企业颠覆性创
新价值形成的关键在于促进
技术范式转变与组织结构创
新,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赋
能以及市场化应用优势,加
快实现价值网络创新;③技
术演化、组织变革和环境变
化等相关因素会对后发企业
颠覆性创新价值聚合产生组
态影响,根据后发企业在技
术创新、组织管理及环境应
对等能力上的差异,采取更
为合理的组态策略更有利于
颠覆性创新的演化扩散;④
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扩
散是一个由技术、组织和环
境等方面关键变量所构成的
复杂系统,市场机会识别、
企业创新意愿与价值网络重
构等是影响颠覆性创新价值
扩散与优势演化的重要因素
,对于后发企业而言,加快
实现价值共创或构建创新生
态系统是推进颠覆性创新产
生演化的重要方式。
本书对后发企业颠覆性
创新价值创造过程进行理论
分析,探讨后发企业获取颠
覆性创新价值优势、实现跨
越式发展的逻辑与过程,从
新视角印证了部分文献对于
颠覆性创新演化扩散的主要
观点,体现了更为丰富的内
涵与外延,你补了本土情境
下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与优
势形成方面研究的不足,增
加了颠覆性创新理论体系的
系统性和深度。在实践上,
由于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
具有超前性与典型性并处于
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的关键
阶段,本书重点开展本土情
境下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和
案例验证,丰富了颠覆性创
新的概念内涵,对相关行业
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在笔者的博士论
文《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
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过
程研究》基础上修改完善而
来的。在从事相关课题研究
及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笔者
得到了博导张光宇教授的深
入指导,导师严谨的治学态
度、深厚的理论素养、高远
的学术情怀使我受益匪浅;
还得到了广东工业大学管理
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创新理
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领导
老师的帮助。在后期文稿形
成、完善及工作协调过程中
,笔者得到了硕导宁凌教授
的大力支持,以及杜军教授
、张玉强教授、张艺教授、
高秀丽副教授、周珊珊副教
授、刘亮老师、龙志军老师
、曹阳春博士的关心与帮助
,同时还有广东海洋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