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巴以社会,人们就会联想到巴以冲突。那么,真实的巴以社会是什么样的?
本书作者基于15个月的田野调查,深入“在边界上”的耶路撒冷社会,于橄榄山上、城门之间、隔离墙下,将巴以冲突放回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世界去考察,描述并揭示出家族、宗教与国家在“耶路撒冷以东”的本来面貌,以及持续经历治理化的复杂过程,最终还原出一个客观、真实、饱满的耶路撒冷与巴以边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耶路撒冷以东(一部巴以边界的民族志)(精)/日新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赵萱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一提到巴以社会,人们就会联想到巴以冲突。那么,真实的巴以社会是什么样的? 本书作者基于15个月的田野调查,深入“在边界上”的耶路撒冷社会,于橄榄山上、城门之间、隔离墙下,将巴以冲突放回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世界去考察,描述并揭示出家族、宗教与国家在“耶路撒冷以东”的本来面貌,以及持续经历治理化的复杂过程,最终还原出一个客观、真实、饱满的耶路撒冷与巴以边界。 作者简介 赵萱,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批判边界研究、政治人类学、海外民族志,曾在以色列、突尼斯、保加利亚,中国新疆、云南等地从事田野调查,关注生命政治、跨界流动等议题,著有《常人之境:中国西北边地口岸人的口述》等作品。 目录 绪论:一路向东 一 破题:“以东” (一)“以东”的神圣叙事:东西方世界的中心与流放的他者 (二)“以东”的民族-国家进程:战争、领土与边界 (三)“以东”的治理之维:流动边界之下的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人 二 书写:告别地缘政治 (一)重建历史观:从地缘政治到生命政治 (二)耶路撒冷以东:一部“地缘-生命政治”的民族志 第一章 橄榄山上 一 家族的诞生 (一)进入田野:当伊斯兰遭遇家族 (二)重思两性关系:女性早婚与近亲结婚 二 话语翻转: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的家族叙事 (一)拜节:伊斯兰的亲属关系实践 (二)面纱与女性:信仰还是潮流? 三 民族国家与家族社会 (一)作为“装置”的阿拉伯家族 (二)冲突与共生:巴勒斯坦家族与以色列国家写于橄榄山上 第二章 城门之间 一 圣地秩序与世界想象 (一)橄榄山:圣地与领土的缩影 (二)“第三对眼”:朝圣者、民族国家与世界社会 二 “民族国家之外”的遗产存续 (一)“领土化”:耶路撒冷一般性表述的悖论 (二)耶路撒冷老城的空间实践:宗教遗产的日常呈现 三 文明与国家 (一)文明研究的两条路径 (二)圣殿山:从国家的遗产到遗产的文明写于城门之间 第三章 隔离墙下 一 分割与缝合:巴以关系的重建与生产 (一)分割的城市:领土的不可承受之重 (二)政治与生活:成为地方性知识的耶路撒冷 二 何以为敌?超越领土性 (一)新领土观:作为实践过程的领土/土地争夺 (二)“插着国旗的房屋”与“非法”的土地交易 三 地缘-生命政治下的巴勒斯坦人生 (一)巴以冲突的地缘-生命政治框架 (二)在边界上:“好人”亚金的故事 写于隔离墙下 结语:生命、人口与自我 参考文献 后记 专家推荐意见一 专家推荐意见二 序言 癸卯年初,北京大学阿 拉伯语系的吴冰冰教授转给 我一部书稿,并请我为其做 一篇推荐序。老朋友的委托 ,自然是却之不恭。但当我 拿到书稿,看到是北大阿语 系当年毕业的学生赵萱博士 所完成的关于巴以问题的人 类学博士论文,其中的分量 和立意都颇为不轻和不易, 这一下就引起我的极大兴趣 。作为一名与中东打了半个 世纪交道的外交人,我非常 乐意分享个人的一些体会, 这是一种荣幸,也责无旁贷 。 2011年5月,我作为中国 中东问题特使访问巴勒斯坦 ,并与当时巴勒斯坦民族权 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会谈,就 推动巴以和平进程问题深入 交换了看法。2012年2月, 我又访问了以色列,并分别 与当时的以色列副总理兼外 交部长利伯曼和以巴和谈特 使莫尔霍会谈,核心内容同 样是关于巴以和平进程。 2012年10月,我再次会见 了阿巴斯主席以及以色列副 总理兼情报部长梅里尔多等 高层外交代表,希望继续促 成和创造巴以和谈的有利氛 围。而正是在我频繁穿梭于 巴以之间的那段时间,赵萱 正扎根在巴以边界地区东耶 路撒冷的社区里从事着辛勤 的长时段田野调查,我很欣 喜今天终于能够阅读他的成 果与成长。 中东地处亚非欧交界之 处,地缘政治形势与历史问 题纷紧复杂,他众说纷纭, 而巴以问题是足以影响整个 中东乃至牵动世界的全局性 问题。今天,有人可能会说 ,巴以问题的重要性已经被 冲淡。但现实告诉人们,尽 管中东的问题很多,但巴以 问题可请牵一发动全身,无 法被冲淡,更不应该被边缘 化。中国始终坚持认为巴以 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支 持巴勒斯坦正义事业是推动 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体现 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去年年底,习近平总书 记在沙特的利雅得会见巴勒 斯坦总统阿巴斯时明确表示 ,中巴友好深入人心,国际 社会应该把巴勒斯坦问题置 于国际议程优先位置,积极 推动重启巴以和谈,而中国 也将继续为推动巴勒斯坦问 题早日得到公正持久解决而 不懈努力。 从上述的出发点来看, 赵萱的这部书稿无疑是意义 重大的,它代表了中国学者 积极深入参与巴以问题知识 生产与中东地区学术研究的 一项重要成果。据我所知, 赵萱是中国第一位在中东地 区开展长时间田野调查的人 类学者,本书也是第一部由 中国学者完成的关于中东问 题的民族志作品,这充分体 现了中国新一代社会科学工 作者无畏的勇气与卓越的能 力,而他的这部作品也光荣 地入选了商务印书馆的“日 新文库”。 通常而言,人们所认知 的巴以社会充满冲突与暴力 ,集中反映了中东世界各方 势力角力的地缘政治气质, 但赵萱在书稿的写作与编排 上却成功为我们贡献了另外 一幅生动的巴以社会日常生 活画卷,并别出心裁地通过 地缘政治与生命政治的结合 视角书写和理解当代的巴以 关系。 在第一章家族的描写中 ,赵萱大胆地提出家族作为 另一条认识阿拉伯社会的进 路,并将其与不绝于耳的宗 教、民族因素相联系。这让 我们得以将广泛的衍生于东 方的知识相串联,并作联想 ,从而获得巨大的启发与比 较价值。尤其是,他所谈到 的阿拉伯家族作为以色列治 理巴勒斯坦人的政治制度与 历史结构,更是提醒我们在 国家与社会的纵向关系上建 立巴以关系,区别于国与国 之间的横向互动。 而在第二章中,赵萱进 一步处理了三大宗教的议题 ,将我们不断拉回到耶路撒 冷三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去。 三大宗教群体在耶路撒冷的 关系不仅有紧张,更存在交 往与交融,也让我们看到了 巴以社会实现历史性和解的 可能与机遇,耶路撒冷也将 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提 供有益的经验。同时,鲜活 的日常生活描写让人真实地 感受到耶路撒冷社会独一无 二的魅力。 在第三章中,赵萱通过 对于巴以领土问题、耶路撒 冷地位问题、犹太人定居点 问题、隔离墙修建问题等现 实地缘政治问题的探讨,直 面巴以冲突的现状,将以色 列的政治技术与巴勒斯坦人 的社会回应作为论述主线, 其中有关嵌入式定居点的分 析与巴勒斯坦人房屋的个案 尤为精彩,呈现出巴以关系 在地方社会层面上的复杂性 与互动过程,提供了极为珍 贵的材料与思路。 总的来说,赵萱的这部 作品是中文学界在巴以问题 研究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不 论是在理论研究、案例呈现 还是结构安排上均属上乘, 也将成为今天正在推动的区 域国别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 范本。 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赵萱在文本编排和写作上的 用心,“耶路撒冷以东”、“ 橄榄山上”、“城门之间”、“ 隔离墙下”等等字眼,在通 读全书后,全都是充满历史 隐喻与语义内涵的设计,能 够在如此复杂的问题和庞杂 的材料面前驾驭出优美精彩 的文字,更显难能可贵,这 也使得本书兼具有学术研究 与通识读物的复合价值。 上世纪70年代,我便已 加入外交工作一线,中国在 中东地区所取得的无数外交 成就历历在目。自“一带一 路”倡议提出以来,中东在 中国对外关系中的地位更加 突显,中国进一步参与到中 东事务中并发挥重要作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