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浙江大学盛晓明教授与部分弟子的论文集,集中展现了盛晓明教授三十余年的哲学研究与教育成果。全书共分为五部分:先验哲学、科学实践哲学、后常规科学、科学的社会研究以及技术哲学与认知科学哲学。论题涵盖康德哲学、地方性知识、库恩、学院科学、后常规科学、社会建构论、延展认知等,可供广大哲学研究者与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盛晓明,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1956年生于浙江温岭,1978年至1985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5年至2022年任教于浙江大学,2023年退休。曾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等。长期致力于先验哲学、科学哲学、科技伦理、科学实践哲学研究,著有《古今西方哲学教程》(1989年,主编)、《话语规则与知识基础——语用学维度》(2000年)等,发表论文六十余篇,指导研究生四十余位。 目录 编者前言 盛晓明教授哲思之路(访谈) 第一部分 先验哲学 第一章 康德的“先验演绎”与“自相关”问题——评布伯纳与罗蒂的争论 第二章 哈贝马斯的重构理论及其方法 第三章 “先验语用学”与基础论辩 第四章 客观性的三重根 第二部分 科学实践哲学 第五章 对库恩的两种解读 第六章 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第七章 从本体—历史的观点看 第八章 实践的科学观 第九章 认识论批判与能动存在论 第三部分 后常规科学 第十章 后学院科学及其规范性问题 第十一章 常规科学及其规范性问题——从“小生境”的观点看 第十二章 库恩与“后常规科学” 第十三章 专家与公众之间——“后常规科学”决策模式的转变 第四部分 科学的社会研究 第十四章 从科学的社会研究到科学的文化研究 第十五章 巴黎学派与实验室研究 第十六章 社会建构论的三个思想渊源 第十七章 从共生产视角看中国干细胞治理 第五部分 技术哲学与认知科学哲学 第十八章 技术哲学两种经验转向及其问题 第十九章 从分布式认知到文化认知 第二十章 认知科学研究的实践进路——具身的和延展的 第二十一章 预测心智的“预测”概念 第二十二章 平等原则的不平等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