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四编:第一编为“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教育启示”(第一至第四章),第二编为“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的教育启示”(第五至第九章),第三编为“中华古典美学思想的教育启示”(第十至第十一章),第四编为“中华近现代美学思想的教育启示”(第十二至第十五章)。 本书作为一本教材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独立思考能力。为方便读者把握每章的脉络,本书设计了“本章要点”“重要概念”“学习目标”等栏目;为引发进一步思考,每章都给出了若干思考题;同时,在注释和“延伸阅读”栏目中给出了进一步阅读的线索。除正文中的思考题外,这里为各章另加两道思考题:(1)请为本章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2)阅读相关经典美学文本,谈谈您所获得的教育启示。 目录 导言:向美而行 一、我国教育美学研究述评 二、教育学与美学的交融:本书旨趣与主要内容 三、致谢 第一编 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教育启示 第一章 让教育像磁石: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教育意蕴 一、教育吸引力之根本:美的理念之永续传承 二、教育吸引力之载体:美的阶梯 三、教育吸引力之中介:教育者传递磁力 第二章 在和谐中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和谐:从主观神秘到科学的比例秩序 二、艺术与现实的和谐:摹仿说与自主学习 三、真理与情绪的和谐:修辞术与审美陶冶 四、节奏与情感的和谐:音乐与净化心灵 五、反思:在和谐中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第三章 在审美中从人性自然向自由提升:康德美学思想的教育意蕴 一、审美与教育旨在联结人性自然与自由 二、审美显现人性自然向自由提升的进程 三、审美在教育中发展与完善的方式 第四章 在与美游戏中实现人性和谐完满:透过席勒美育思想再探审美素养 一、审美素养的要旨:基于感性与理性和谐发展的完满人性 二、审美素养的表现样态:“活的形象” 三、审美素养的实现路径:与美“游戏” 第二编 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的教育启示 第五章 教育让儿童日常生活走向美:杜威美学思想的探析与启示 一、“走向美”的可能:“美”就在生活之中 二、“走向美”的桥梁:“一个经验” 三、“走向美”的方法:艺术创作方法的教学运用 四、“走向美”的目的:让儿童艺术化地生活 第六章 让儿童与世界美好相遇:海德格尔“美的沉思”的教育学审视 一、美作为无蔽真理的现身方式 二、回到儿童与世界的共在基础 三、本源之美在教育世界的绽出方式 第七章 与真理照面:伽达默尔诠释学美学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教育的目的:让学生与真理照面 二、教育的应有品格:游戏精神 三、教育过程:理解作为视域融合 第八章 使学生具身地投人世界:梅洛一庞蒂美学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科学、艺术与生活世界 二、具身存在:教育培养整全的人 三、创造与转化:教育使学生学会重新“看”世界 第九章 自我创造:福柯生存美学的教育意蕴 一、自我:有待创造的艺术品 二、自我创造:自我的作品化与去作品化 三、“说真话式”教育:师生的共在与远离 四、“自我创造”与“诚者自成”作为中西教育的理想表达 第三编 中华古典美学思想的教育启示 第十章 成就生命之大美:道家美学思想的教育意蕴 一、大美作为道的可感形式 二、大美天地的审美之维 三、教育以有限的“教”蕴含无限的道 四、教育成就完整而丰富的人 五、教育应无为而无不为 第十一章 涵泳“游于艺”的人生:儒家美学思想的教育意蕴 一、养仁心:立美之根基,过艺之人生 二、长处乐:以安仁处仁,获美之感受 三、致中和:借艺之形态,游美之历程 第四编 中华近现代美学思想的教育启示 第十二章 志在真理而慰藉生命:王国维美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缘由:美育作为教育救国的落脚点 二、目的:美育以人生为起点和归宿 三、方式:以不懈的修养追求美 四、境界:从领悟个体生命到洞察宇宙人生 第十三章 以美化人: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一、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 二、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 三、美化社会组织之秩序 第十四章 以情趣为核心通达理想人格: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以人生艺术化为宗旨的美育追求 二、以“人格理想”为指向的美育价值 三、日常生活情趣化 第十五章 立美教育:实践美学的教育启示 一、立美教育的理论基石 二、一阶统一:用合规律性的方式掌握规律 三、二阶统一:用合规律性的言行服务社会、完善自身 四、在对必然的把握中感受自由 结语 从素朴审美力到生活艺术家:欣赏与创造教育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