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房地产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通过设计并表范围影响企业合并财务报表数据的现象为切入点,梳理了国际上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中关于并表范围确定标准及我国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中关于并表范围确定标准的历史沿革,分析了现行准则下严格控制标准的特点以及合并财务报表本身的特征,运用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 本书基于现行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放大效应的存在,分析了企业并表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企业对合并财务报表并表范围的操控行为的存在性;同时,本书从高管薪酬、债务融资成本的角度检验了合并财务报表放大效应的经济后果,丰富了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及其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 作者简介 闫丽娟,山东滨州人,女,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讲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国有资本收益、内部审计。获得第十届(2021年)杨纪琬奖学金优秀会计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奖,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并在CSSCI、SCI和SSCI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方法 1.4.2 结构图 1.4.3 结构安排 1.5 研究创新 2 制度背景与文献述评 2.1 制度背景 2.1.1 并表范围确定标准的变迁与评价 2.1.2 重要利益相关者对合并财务报表地位的认可 2.2 文献述评 2.2.1 合并报表并表动机研究 2.2.2 合并报表有用性研究 2.2.3 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信息有用性比较研究 2.2.4 不同合并方法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2.2.5 对已有文献研究的述评 2.3 本章小结 3 理论分析与实务状况 3.1 理论分析 3.1.1 所有权理论 3.1.2 实体理论 3.1.3 母公司理论 3.1.4 财务报表目标与合并报表的放大效应 3.1.5 合并报表本身的特征与合并报表的放大效应 3.1.6 两套财务报表比较的逻辑基础 3.2 实务状况 3.3 本章小结 4 合并报表的并表范围操控 4.1 引言 4.2 理论推导与研究假设 4.3 研究设计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假设检验 4.5 稳健性检验 4.5.1 改变企业做大动机度量方式:董事长或总经理变更 4.5.2 改变企业做大动机度量方式:并表使企业排名提升的幅度 4.5.3 改变企业做大动机度量方式:资产或收入增长率 4.6 进一步分析 4.6.1 资产负债率与是否并表 4.6.2 销售净利率与是否并表 4.7 本章小结 5 合并报表放大效应与高管薪酬 5.1 引言 5.2 理论推导与研究假设 5.3 合并报表放大效应指标构建 5.4 研究设计 5.5 样本描述和实证结果 5.5.1 描述性统计 5.5.2 相关系数分析 5.5.3 假设检验 5.6 稳健性检验 5.6.1 改变合并报表放大率度量方式:净利润放大率和利润总额放大率 5.6.2 改变合并报表放大率度量方式:少数股东比例资产和收入 5.6.3 固定效应检验 5.7 进一步分析 5.7.1 合并报表放大效应与超额高管薪酬 5.7.2 合并报表放大效应与代理成本 5.7.3 合并报表放大效应与股利支付、资本支出 5.7.4 高管持股的调节作用 5.8 本章小结 6 合并报表放大效应与债务融资成本 6.1 引言 6.2 理论推导与研究假设 6.3 研究设计 6.4 样本描述和实证结果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相关系数分析 6.4.3 假设检验 6.5 稳健性检验 6.5.1 改变合并报表放大率度量方式:总资产放大率 6.5.2 改变债务融资成本度量方式 6.5.3 固定效应检验 6.6 进一步分析 6.6.1 合并报表放大效应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路径研究企业信息风险 6.6.2 四大审计的调节作用 6.7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合并报表会计准则优化建议 7.2.1 引入比例合并法合并报表 7.2.2 合并利润表的净利润口径回归“母公司理论” 7.2.3 考核评价指标避免过分依赖合并报表数据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